俗話說:“過了小暑,就是伏”,意思就是說在大部分的年頭,一般小暑過后沒多久,就會迎來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就是在小暑后的第十天,也就是7月15日,農歷的六月初十。
農諺說:“夏至三庚數頭伏,每一庚日為一伏”,意思就是說從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入三伏,每隔一個庚日,也就是每隔十日為一伏,一共三伏,也就是三十天,但是今年三伏天卻比較特殊,是加長版的四十天,因為今年的中伏是“閏中伏”,長達二十天,這也就意味著今年的最熱的時節較往年要久一些。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而每當到了三伏天的時候,人體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就會出現各種不適,古時認知有限,人們就認為這種酷熱引起的不適是因為鬼怪在作祟,所以就會在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也就是入伏這天進行“伏祭”。而伏最初的意思也就是俯首于地作尊敬之意。
通過古人對三伏天氣的忌憚,我們也能了解到三伏天對人體的影響有多大,我們這邊上了年紀的人就說“入伏有五怕”,是哪五怕呢? 無論多忙都建議了解下。
一、怕暴曬
三伏天是一年中溫度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這時的陽光熾熱而強烈,輻射性非常的強,在這個時節如果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的話,強烈的紫外線照射不但會導致皮膚曬黑、曬傷,還會增加皮膚患病的概率,而且還會因出汗導致人體的水分大量流失,從而增加中暑的風險。
除此,如果三伏天酷熱暴曬但又缺少雨水的話,那么就會大概率導致干旱的情況發生,而三伏時節正是農作物快速生長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充足的水分滋潤灌溉,就會影響作物的生長和收成。
所以在三伏天時,人們不但要做好降暑防曬的工作,還要合理安排時間,避免午后高溫時段外出,盡量減少長時間的戶外暴曬。同時對于農民來說,還要及時關注天氣狀況,合理安排好灌溉農田的時間以及其它農事活動,以確保農作物的生長需求得到有效滿足。
二、怕貪涼
在炎熱的天氣里,如果能吹個空調風扇,同時喝上一大杯冰鎮飲料,或是再吃上一塊冰鎮的西瓜,是不是想想都覺得很“爽”。但是再酷夏時節,適當的涼爽可以降溫防暑,但凡事過猶不及,如果過度貪涼就會適得其反,反而會造成身體的損傷。
在飲食上,如果大量的食用冷飲、西瓜等寒涼的食物,就會容易刺激到胃腸道,從而引起胃腸功能的紊亂,就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為健康埋下隱患。
在起居上,如果長時間處于低溫的環境中,例如吹空調、電扇,或是直接睡在地板上,都可能會使寒濕入體,導致關節炎癥及肌肉疼痛,甚至還有可能會引發感冒、發燒等疾病
所以盛夏時節,大家在享受清涼的同時,一定也要把握好尺度,切勿因貪一時之涼,導致后繼身體出現問題,從而遭受長期的疼痛。
三、怕無汗
三伏天是一年中溫度最高、陽氣最盛的一段時間。正常情況下,這個時節人體的新陳代謝會加快,而出汗就是人體調節體溫、排出體內代謝廢物和毒素的重要方式。
但是在現代生活中,很多人都是長期處于空調房的密閉環境中,出行都是乘坐交通工具,別說運動了,就連走路的時間都非常少,而長期這樣的生活就會導致沒有什么出汗的機會。但是長期無汗的話,體內代謝的廢物和毒素就無法及時排出,久而久之,就會影響身體機能,從而造成免疫力低下,影響身體的健康。
因此,在三伏天,保持適度的出汗對身體是比較好的。但同時也要注意,出汗后要及時補充水分,以防脫水導致體內陽氣外散、傷津以及損害心臟。
四、怕濕邪
三伏天里,降雨會比較頻繁,這樣空氣中的濕氣就會加大,再加上炎熱的天氣,日常的生活環境就會比較濕熱。長期在這種氣候和環境中,濕邪就會很容易侵入并積聚在身體內,時間長了就會導致身體出現困倦、乏力以及食欲不振、肢體關節酸痛沉重等癥狀。
如何減少身體的濕氣呢?
首先在三伏天里,一定要注意經常開窗通風,避免長時間處于潮濕的環境中,被褥要經常更換和晾曬,還要規律作息,保證充實的睡眠。
其次在飲食上,要盡量減少食用生冷、油膩、辛辣、甜膩等食物,以防脾胃受損,導致水濕內生,同時在適當的食用一些祛濕的食物,如薏米、紅豆、山藥等,增強脾胃功能,加速濕氣的排出。
除此,還要保持適當運動,如慢跑、瑜伽、游泳等,有助于促進氣血的運行,促進汗液排出,有助于祛濕。
五、怕苦夏
進入三伏天后,人們經常會感到食欲不振、身體乏力、精神不振,甚至還會出現體重減輕的現象,這種情況就是俗稱的“苦夏”,而且從“苦”字中就能感覺到高溫高濕對人們身體帶來的不適感,因此這也是三伏天人們最怕的事情。
“苦夏”發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夏季炎熱潮濕,人體的人體新陳代謝加快,能量消耗較大,而身體積聚的濕氣影響了人體脾胃功能,導致食欲不振,再加上睡眠不足,就會很容易出現精神萎靡、體力下降等情況。
關于三伏天苦夏的情況,我國民間就有:“大暑小暑,有米懶煮”的說法,意思就是說天氣太熱了,人們的食欲降低、胃口不佳,而且肢體困重,家里就算由米,也不想去煮。
如何應對苦夏呢?首先就是要注意合理膳食,除了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還要多吃應季新鮮的水果,保證營養的均衡。與此同時,還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盡可能增加午休的時間。除此,還要適當的進行運動,例如晨跑、游泳、瑜伽等,一是有助于身體濕氣排出,二是可以增加體制。
今年的三伏天是超長版本,有四十天,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防曬,同時還要少吃一些寒涼的食物,在早晚天氣涼爽的時候多開窗通風,并且適當作一些運動,做到健健康康過三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