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敦浩1972年出生于臺北,2006年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列賓美術學院碩士畢業,其大型創作《新移民》獲得圣彼得堡第三大博物館(即皇家美術學院收藏館)的收藏,他是第一位獲得列賓美術學院*教授資格的臺灣畫家。
鐘敦浩的創作理念由體察生活環境而來,透過精確的寫生功力,將人物和風景瞬間的神態變化,呈現于畫布之中。純凈而優雅的作品蘊含了豐沛的感情與生命力,他是臺灣難得一見的新銳留俄藝術家。
鐘敦浩2006年回臺后創辦“鐘敦浩畫室”,邊創作邊從事油畫教學,在臺灣地區以教授俄羅斯“學院派”畫風著稱。鐘敦浩的教學理念之一就是興趣。他認為興趣是可以改變生活的一門藝術。學生們因興趣而相聚,因興趣而堅持,因興趣而對創作有所啟發,畫出個人風格,畫出自我風采。
最早知道鐘敦浩,是在一個十分偶然的機會。朋友寥寥數語,說著這位在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學畫七年的臺灣青年畫家,酷愛畫畫,學成回到臺灣后在各地開了幾間畫室,還帶了不少的學生,那時對他也只是一些零散模糊的印象。后來,他第一次到廣州,我早早在機場等著,目不轉睛地留意著出閘的旅客。他從不使用移動電話、電腦、相機,啟程前的通聯中,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并不是一個有特點的人,穿著也很隨意,終年喜歡穿著短褲。
當他出現在閘口進入我視線的時刻,一如他之前的描述那般毫不起眼的打扮:白色棒球帽,白色圓領文化衫,淺褐色短褲,白色運動鞋,腰間別著一個黑色的弧形腰包。稱一聲“鐘老師”,果真是他。這也可以算是我與他之間的一種緣分吧。
鐘敦浩作品《老虎嘴》
鐘敦浩是臺灣第一位在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完成了七年學業至研究生畢業的學術型畫家,七年之中,目標明確,能夠在異域沉下一顆年輕的心,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對藝術的追求中,專業與刻苦精神的付出為他換來堅實的基礎。
在創作中,他強調寫生的重要性。鐘敦浩以寫實為主的作品總是源于生活。他常提到,畫家作畫,要懷揣一顆嚴謹沉穩的心,不能一味地表達自身的主觀意識,對于現實生活的再現,要將其客觀地展現在大眾面前,是一個畫家應該要做到的。而在寫實的基礎上,他的作品卻總有著層出不窮的變化與嘗試。
談起畢業后,重返俄羅斯的回憶,他為在寒冷的一月仍未結冰的水面而悵惘若失。我察覺到,他內心感情異常豐富,這就是上天賜予他作為藝術家獨有的敏感的天賦,因此,他能感覺旁人全然不覺的細節,善于發現景物中別致的一角,也能巧妙地洞察到每個人內心的情感,把握住關鍵,總是能夠恰如其分的用手中的畫筆將他想要反映的真實展現出來。看似平實的內容,卻有著隨性跳躍,豐富多變的風格,敢于創新與開拓的表達。
我本身并不是懂畫之人,他的畫作比起許多已然成名的大師作品,或許并不為人所熟知。但當談及到每一幅作品創作的目的和故事,都感覺出他扎實的基礎,嚴謹的態度,滿腔的熱忱,以及勇于立新的精神,他具備了成為藝術大家的各種條件。
鐘敦浩作品《春天來臨前的最后一場雪》
并不是每個藝術家都能夠勇于面對自己的短處,鐘敦浩多年以來都以學習西方繪畫為主,然而他卻在學成歸來以后,多次到大陸寫生創作,希望以自己的所學,將西畫的技法與東方的風情相結合,嘗試各種不同風格的創作。大陸江南的周莊、宏村,臺灣的太魯閣、墾丁,這些別具東方韻味的地方都留下了畫家的足跡。
我也寄望著他作為臺灣年輕一代的專業畫家,他的油畫作品,越過海峽,遍及兩岸,以此成為兩岸青年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交流的話題,使得彼此間的聯系更為緊密。
*俄羅斯圣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俄語:Академия художеств,全名是:油畫、雕塑與建筑藝術研究學院),是俄羅斯美術教育的最高學府,也是世界著名的四大美術學院之一,主要培養大師級的美術人才。
作者:鐘敦浩
轉載:Art of Tun-Hao Chu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