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開幕式的部分嘉賓合影
5月24日上午,一場匯聚青年藝術新生力量、探索藝術未來圖景的視覺盛宴——“藝述未來?當代青年藝術提名展”在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啟幕。此次展覽由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指導,粵港澳大灣區美術家聯盟、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聯合主辦,《美術縱橫》雜志承辦,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等多家機構協辦,以極具前瞻性的視角,為當代青年藝術發展搭建起全新平臺。
展覽現場
在全球化經濟格局深度調整的當下,藝術領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從創作生產機制到價值評判體系都面臨著全新挑戰與機遇。為精準捕捉新時代全國青年藝術家的創作風貌,挖掘并培育藝術領域的新生力量,主辦方精心籌備了這場意義非凡的展覽。
展覽現場
展覽自啟動作品征集以來,便吸引了眾多青年藝術家踴躍參與,共收到作品投稿圖片1200余份。歷經層層嚴格篩選,主辦方先從投稿作品中初選出300件進入線下圖片評審環節,隨后由5位權威評委秉持公開、公正、公平原則,通過無記名投票方式,選出150件作品進入入展終評。最終,僅有50件作品脫穎而出,得以在展覽中精彩呈現。整個評審過程全程錄像、拍照并進行現場報道,不僅確保了評審的透明性,更為構建健康良性的展覽生態與評審機制樹立了典范,極大增強了社會各界對展覽的價值認可。
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的一大亮點,在于其創新性地構建了“傳統、當代、未來”的對話矩陣,以及“老中青”藝術家傳幫帶的互動機制。主辦方特邀17位在全國具有深厚學術影響力和代表性的藝術家,攜其經典力作與50位青年藝術家的創新作品同臺展出。新老藝術佳作珠璧交輝,不僅實現了藝術理念的跨時代碰撞,更切實形成了助推青年藝術發展的完整生態鏈,為青年藝術家提供了難得的學習與交流契機。
展覽現場
開幕首日,一場精彩紛呈的開幕學術交流會在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B1報告廳同步舉行,吸引了藝術界、媒體界、企業界專業人士及藝術愛好者近300人齊聚一堂,共襄藝術盛舉。
展覽現場
粵港澳大灣區美術家聯盟主席汪曉曙與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院長羅奇先后致辭,他們對青年藝術家寄予厚望,鼓勵青年一代在傳承傳統藝術精髓的基礎上勇于創新。參展藝術家代表楊麗麗則深情分享了自己的創作心路歷程,展現出青年藝術家對藝術的執著追求與獨特思考,引發了在場觀眾的強烈共鳴。
學術對話現場
學術交流會由活動策展人、澳門城市大學博士生導師陳國輝博士擔任學術主持。陳國輝博士與廣州美術學院嶺南美術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員莊程恒、中山大學藝術學院助理教授馮嘉安、中山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馮原圍繞“多維重構:當代青年藝術創作的突圍與策略”這一主題展開了深入的學術對話。專家們從藝術理論、創作實踐、社會影響等不同角度,全面剖析了當代青年藝術創作的現狀與未來發展方向,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思想的饕餮盛宴。
展覽現場
對話結束后,陳國輝博士還親自為觀眾進行展覽作品導賞,以專業且生動的講解,引領觀眾深入了解參展作品的創作理念與藝術價值,讓觀眾得以沉浸式感受青年藝術的魅力。
展覽現場
“藝述未來”當代青年藝術提名展,不僅僅是一場匯聚藝術佳作的展覽,更是無數青年創作者以獨特藝術思維重構現實的生動體現。當青年藝術家們將畫筆與情感深度交融,將油彩注入時代氣息,觀眾在展覽中看到的,不僅是藝術形式的創新裂變,更是青年藝術家在新時代背景下對自身藝術主體性的深度探索與重新確認。
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不僅致力于成為檢驗全國青年藝術創作水平的重要學術平臺,更期望化作一面折射青年思想光譜的人文棱鏡,為未來藝術發展編織出充滿希望與意義的全新圖景。
展覽現場
據悉,本次展覽展期將持續至6月17日,展出地點位于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16、17號廳。展覽面向公眾免費開放,開放時間為每日10:00-18:30(18:00停止入館),逢周一閉館。在此期間,期待更多藝術愛好者走進廣州藝術博物院,近距離感受青年藝術的蓬勃生機與無限魅力,共赴這場精彩絕倫的藝術之旅。
部分展覽作品欣賞
林藍《倔強》21 cm×21cm 紙本設色 2010 年
汪曉曙《陽光燦爛的日子》160 cm×180cm 布面油畫 2023年
楊曉陽《無題》68 cm×68cm 紙本水墨 2025年
羅奇《幾百年從未變化的鼓聲,敲醒你的回程》213 cm×106cm 布上油畫 2024年
劉建《捷克小鎮》138 cm×69cm 紙本設色 2025年
劉文偉《捉泥魚·中國非遺》190 cm×230cm 油畫 2024年
劉穎悟《靜謐時光》120 cm×90cm 布面油畫 2021 年
鐘瑞軍《竹鹿同春》180 cm×97cm 紙本設色 2024年
謝楚余《情暖中環》260 cm×200cm 布面油畫 2022年
劉可《等候 1》布面綜合材料 180 cm×165cm 2021 年
賴智豪《崛起》69 cm×69cm 紙本水墨 2024年
高茜《玉鏡臺》45 cm×130cm 紙本設色 2015 年
陳林《綠翠瑞彰圖》47.5 cm×159cm 紙本設色 2024年
段江華《靜靜的乾坤灣》120 cm×160cm 布面油畫 2017年
安江川《三驅》70 cm×14 cm×70cm 雕塑 2024 年
蔣珮珊 蓮蓬系列《《蓮生》180 cm×200cm 綜合材料 2023 年
賴婧《古典拾遺圖系列》50 cm×40 cm×3 版畫 2018 年
劉亦唐《織夢未來紀》60 cm×60cm 木版畫 2024 年
宋健《豪情壯志頌祖國》140 cm×140cm 漆畫 2022年
王文華《鋼鐵交響曲.集裝箱港口的時代脈動1》171 cm×127cm 布面油畫 2024年
楊麗麗《生命之歌》180cm×180cm 布面油畫 2025 年
張立琴《星星的孩子》180 cm×268 cm×208cm 雕塑裝置 2025年
張培陽《光風霽月》120 cm×140cm 漆畫 2024年
創于2014,相伴已成為習慣
平臺已進駐網易、搜狐、今日頭條同步更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