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羽雀鳥的翎毛間藏著四季流轉,蓮瓣舒展的弧度里凝著千年禪意。”5月22日,由光籽藝術空間主辦的年度傳統藝術展——“《心納萬境》朱崧沉浸式工筆藝術展”在新華365海派創意園的藝術空間揭幕。
《心納萬境》藝術展展覽現場
展覽突破傳統工筆畫展陳模式,以“藝術即道場”為策展理念,打造四重遞進式沉浸體驗,“重拾與萬物對話的本能”為內核,開啟東方美學的當代靈性詮釋。
展覽現場
策展人映婳女士獨具創意,她希望展覽能成為一場“由眼入心”的儀式。她對此解釋說:“在這里,工筆不僅是技法,更是修行,工筆的筆鋒,是心性的軌跡。我們以《心納萬境》為引,在光籽藝術空間重構東方美學的靈性維度。”
著名鑒賞家、畫家、上海博物館研究員勞繼雄對朱崧的畫作進行點評
東華大學博士生導師沈蕾教授介紹
海派青年畫家朱崧介紹
策展人映婳女士介紹
展覽現場共設了四重境,一重境為“入境”,展現的是一場“今與古的時空對話”,入口處有8米環形空間,一邊是宋代畫家的花鳥,一邊是朱崧的現代花鳥,讓宋元山水的留白化作流動的云氣,工筆禽鳥在虛擬時空中振翅重生;二重境為“入心”,觀眾將在不同香韻中開啟"嗅-視-聽"聯覺體驗。觀眾可以在宋畫下動手體驗宋代點茶,并聞香聽琴靜心,進入觀畫即修心的儀式;三重境為“納心”,采用“一人一畫”觀賞制,每幅作品前設置定制蒲團,當觀眾靜坐滿10分鐘,便能深深感知到隱藏于畫框內的精微筆觸;而在四重境“萬境”之中,藝術家創新地將全形拓技藝融入創作,現場特設觀后互動區,觀眾可用特制宣紙拓印裝置藝術或體驗宋畫白描,帶走專屬的“心靈拓片”>
觀眾可以在宋畫下動手體驗宋代點茶
這個富有創意的展覽通過每日限流50人、禁用手機、冥想式觀畫動線等設計,重構“觀看”展覽的本質——“這不是一場藝術展,而是一次針對現代人感官麻木的針灸治療。”
有觀眾在參觀后認為:“藝術家以筆為舟,載我們溯游千年。那些工謹至極的雀羽翎毛,并非對自然的簡單摹寫,而是將莊子‘天地與我并生’的哲思凝于筆端。一瓣牡丹的四十層渲染,暗合《華嚴經》‘一花一世界’的禪機;全形拓印的青銅器輪廓與工筆花鳥疊映,恰似《周易》陰陽相生的當代注解。”
《心納萬境》藝術展展覽現場
展中一切,皆非終點,當每位觀者離開展廳時,衣襟染香、掌心藏墨,那便是“萬境生于心”的開始。
據開幕日的相關數據顯示,87%的觀眾在《納心》展區靜坐超20分鐘,遠超美術館平均的觀展時長。心理學研究者指出,這種“深度凝視”能有效緩解信息焦慮,重啟被碎片化馴化的認知模式,展覽以“強制慢下來”的策展哲學,成為一劑溫柔的文化“處方”。
“《心納萬境》——朱崧沉浸式工筆藝術展”:展覽地址在長寧區新華路FICS新華365園區7號樓,展覽將持續到7月12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