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毅為堂兄曹九齡六十壽辰題字
曹毅為堂兄曹九齡花甲微文,吳香白書寫
曹毅,(1903-1984)字仲仁,又名曹仕弘,湖南零陵人,曹九齡族兄。廈門大學異業,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3期步兵隊畢業,參加北伐。歷任第一軍連長.迫擊炮隊隊長,營副,營長,團政治指導員團長及中隊長等職。1925年在廣東華陽圩負傷,左上胳膊骨被子彈打碎,左手失去部分行動自由。
1935年任貴州省保安處上校科長, 1937年代理貴州任織金縣縣長。期間結識紅軍留貴州開展武裝斗爭的贛南省蘇維埃政府國民經濟部部長,共產黨員歐陽崇庭,并委任歐陽崇庭為三塘區區長,讓歐陽崇庭以區長身份作掩護,秘密從事革命活動。1941年1月,歐陽崇庭被國民黨水城縣保警隊逮捕殺害。
曹毅1938年6月后,調軍事委員會畢業生調查處學生科任少將科長。1940年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第三處少將侍從副官,中訓團人事組少將副組長,中訓團辦公廳人事組組長,中訓團20期學員,中訓團二期高級班畢業。
1944年9月因在貴州任職期間,重用共產黨人歐陽崇之事被人檢舉受處分,行政院院長蔣介石親批永不錄用。
1947年,中訓團教育長黃杰向行政院呈文稱:曹士弘(曹毅)服務本團有年,學識優良,成績卓著,自受處分后仍能效忠黨國,堅忠自矢,值茲建國需材,請準不咎既往,予以自新,撤銷永不錄用處分,使得重效黨國等情。1947年5月15日,行政院院長張群批準拆消曹仕弘(曹毅)永不錄用處分。
1949年去臺灣,在臺灣大學教書,臺灣大學教授,教授“三民主義”,1984年在臺北去世。
曹九齡(1882-1958),四川宜賓人,1895年,十三歲時開始學習經商,先后開辦宜賓華英藥房,同德藥房。并將云貴川三省的中草藥銷售到武漢,上海等長江沿線大城市,又將西藥帶回宜賓,在宜賓線子市的華英藥房銷售,后又在宜賓下北街開辦宜賓第一家西藥房,號稱宜賓西藥銷售第一人。
清朝未期,由于業務關系,曹九齡長年往來于長江沿線各大城市之間,長江中下游重慶至上海間輪船的通航,曹九齡感受到了輪船通航的方便,安全,快捷。當時長江上游宜賓到重慶還是木船運輸,曹九齡滿載西藥的木船,在南溪險灘翻船,飽嘗木船運輸的辛酸。為效仿長江下游輪船通航之便,曹九齡獨斥巨資購買了長江上游第一艘輪船“元濟”輪,開通敘府至重慶航線。成為川江上游近代航運的開拓者,川江航運元老。
1936年,曹九齡為發展宜賓的航運業,牽頭召集宜賓工商界人士發起成立了四川合眾輪船公司,并擔任合眾輪船公司總經理。
合眾輪船公司成立后,第一艘輪船長虹輪剛開始營運不久,抗日戰爭即爆發。 長虹輪隨即接受政府調遣,全面服務抗戰軍運,冒著日機轟炸,搶運政府公物,軍事物資,軍用器材,機器設備,轉移人員。
1938年11月,宜昌還有十幾萬噸物資急待搶運,在長江進入枯水期前,必須搶運完畢,政府組織以民生公司輪船為主的川江所有輪船開展宜昌冬季大搶運,合眾輪船公司長虹輪,協康輪參加了被稱作挽救中國命運的宜昌大搶運。
1939年底,合眾輪船公司與軍政部兵工署簽訂了敘渝縣軍用物資運輸承包合同,承擔了川江軍隊調防,傷兵轉運,大量軍用物資器材 ,軍糧和后勤物資的運輸,成為川江抗戰主力運輸公司,為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