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年前,李佳琦是淘寶的超頭部主播。現在,李佳琦還是淘寶超頭部主播。
6年前,淘寶直播的負責人是陳鐳,此后,俞峰、程道放相繼上位。
而從7月初程道放官宣離職至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個“一號位”,先是迎來淘天用戶平臺事業部負責人吳嘉,現在又換成天貓負責人家洛。
稱得上是,鐵打的大主播,流水的大主帥。
商場如戰場,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頻換“一號位”。
淘寶直播頻繁換帥或許有多重原因,穿透到最后,最關鍵的一定是業績壓力。
快手電商2023年GMV為1.2萬億,是淘寶直播的近1.5倍,如今快手還在以35%的年增速狂飆。
對比之下,淘寶直播的達播和店播都遠低于預期。
比如達播方面,唯一超頭李佳琦,數據下滑明顯。
青眼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618的首場直播,李佳琦直播間的美妝類GMV與去年相比跌幅為46%。
業內預測,2024年,快手電商GMV將拉高到淘寶直播的2倍。
作為電商帶貨鼻祖,淘寶直播2016年上線,2018年GMV高達1000億,那時候抖快還不成氣候。
2020年,淘寶直播GMV超4000億,尚能壓過快手一截。
這才短短幾年,不管是GMV總量還是增速,抖快都穩定領先于淘寶直播,而且差距越拉越大。
從行業第一淪落到第三,從沒有對手到追不上對手,淘寶直播到底做錯了什么?
2
要探究這個問題,還得看對手做對了什么。
艾瑞咨詢《2023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直播電商成交額為4.9萬億,增速35%。
高增速意味著,天花板遠未到來。
近年來,行業存在一種觀點,認為直播電商已經式微,“增速變慢”“流量見頂”,最終會“回歸貨架”。
對此,快手沒有戰略猶豫。
以快手電商邁入“萬億”的2023年為例,其電商直播內容時長同比增長40%,電商短視頻曝光占比同比增長75%。
快手持續加大內容場投入,增長的流量最終轉化成增長的銷量,GMV直抵萬億,帶動總營收突破千億。
而淘天集團去年營收930億,同比僅增長:
4%。
沒有新增長點帶動,阿里系雖然穩坐電商交易規模第一,但營收增速疲態盡顯。
再看快手,最新一季度財報顯示,快手總營收294億,同比增長16.6%,其中,快手電商GMV同比增長28.2%達2881億元。
而受電商業務的推動,快手的其他服務收入(含電商分傭)同比增長了:
47.6%。
已經連續兩個季度超過40%。
淘寶直播完全掉隊,或許受了“直播電商流量見頂、回歸貨架”這些論調的干擾,導致戰略輕視。
快手、抖音是內容電商,淘天和京東是貨架電商,彼此擅長的恰恰是彼此不擅長的。
面對激烈競爭,企業要么固守擅長的,要么補齊不擅長的。
從最近幾年表現來看,淘天似乎選擇了前者。有一個細節可以印證:
2020年前,阿里財報會重點強調直播GMV,2021年3月份之后,這一數據就從財報上消失了。
2021財年,阿里系中國零售市場GMV7.5萬億,其中淘寶直播GMV超4000億,對阿里大盤的貢獻度約5.33%。
近3年來,淘寶直播GMV貢獻度只提升了5個百分點左右。
和淘天不同,快手一手抓內容電商,穩住自己的擅長的,同時,在補短板上沒有戰略猶豫,變革夠快夠堅決。
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快手放開“泛貨架”場景的流量入口,12 月商城 tab 頁全量開放,今年第一季度,快手電商泛貨架GMV占比已超20%,成為新增長點。
從兩大平臺業績分化的表現來看,“回歸貨架”等觀點更像是:
脫離了商業基本面的雜音。
目前,抖快都在發力“貨架”,但不等于電商盡頭是“回歸貨架”。
這些內容電商平臺是把貨架當“飛輪”用。
拿貨架承接直播或短視頻帶貨的溢出,從而實現全域經營,內容與貨架雙向循環,推動營銷服務收入飛速增長。
3
除了戰略猶豫和戰略輕視,淘寶直播可能還輸在了戰術打法上。
說到底,電商平臺做的是賣流量的生意,不管是打低價牌還是打內容牌,最終拼的是流量變銷量。
淘寶直播的低價戰術,護城河不高,容易卷入價格戰,最終拖耗平臺。
抖快及小紅書超頭的直播間,帶貨邏輯是強內容屬性而非全網最低。
比如抖音董宇輝帶貨,銷售之余還有情感鏈接、知識分享、生活方式引導;
快手大碼主播“初九妹”,通過穿搭示范,讓胖女孩展現自信美;
小紅書的董潔,品味貫穿于選品和直播間布置。
相比之下,大家能記住的淘寶直播,更多是:
OMG,買它。
這屬于用低價硬控消費者。
可持續的內容場不是一味卷低價,而是通過豐富消費場景,撬動需求。
此外,淘寶依賴頭部主播的打法,容易造勢,也容易被反噬。
像張大奕、雪梨、薇婭、李佳琦,這幾個淘寶超頭先后陷入風波,平臺流量與口碑雙重受損。
大主播依賴癥還會擠壓中小主播的生存空間,造成生態失衡。
不過,從去年底開始,淘寶似乎戰略覺醒了。
淘天圍繞內容電商頻繁“動刀”,尤其是直播電商領域。
去年12月,淘寶直播與逛逛團隊合并,組建淘寶內容電商事業部,推動直播、短視頻等內容與電商深度交融。
今年3月,淘寶成立直播電商公司,試圖培養更多中腰部主播。
今年618,淘寶直播宣傳力度、扶持力度均超過往。
在三月份的2024淘寶內容電商盛典上,平臺宣布今年將在內容電商領域新增100億現金投入,總投入遠超過往。
還在“一號位”上的程道放立下Flag:
淘寶內容電商新財年GMV同比增長80%
淘寶內部去年強調的還是,DAU比GMV更重要。
畫風突變,開始追求GMV,并且定下“增長80%”的激進目標,很明顯:
阿里系也意識到了內容電商的重要性。
阿里之外,京東4月官宣拿出10億現金、10億流量補貼,加碼布局內容消費市場。
就連主打低價的拼多多,也在重拾直播業務。
一個個貨架電商漏夜趕直播,還有人認為“直播電商見頂”“貨架才是歸宿”。
說難聽點,這好比晚清遺老遺少說火車是奇技淫巧。
4
不管是貨架電商擁抱內容,還是內容電商擁抱貨架,都說明了未來的電商之爭,不在于貨架,也不在于內容,而在于:
誰更像綜合電商。
怎么理解?
貨架電商的出現,改變了消費者心智,網購沖擊線下。
直播、短視頻、圖文帶貨等內容電商的出現,也改變了消費者心智,“種草拔草”沖擊貨架搜索。
過去很多人在抖音、快手看直播,看完跑去淘寶、拼多多下單,現在隨著抖快等內容電商做大做強,供應鏈和貨架豐富度開始追趕淘天,消費者用不著切換app“拔草”。
當內容電商能滿足“玩樂購”一條龍需求時,大家裝一個app也就夠了。
到那時,內容電商進化成綜合電商,沖擊的就不只是淘寶直播的GMV,而是阿里系的貨架份額。
阿里系如今意識到抖快的沖擊,開始發力內容場,這是好事。
只不過,面臨的挑戰很大。
貨架電商要拿自己不擅長的,去博內容電商擅長的,壓力可想而知。
同時,淘寶直播擅長的低價打法,在拼多多猛攻下,也陷入可持續的困境。
再說最直觀業績體現,經過半年多調整,淘天今年第一季度GMV同比也只有兩位數增長。
同期,快手同比增長近30個百分點,拼多多沒有公布GMV數據,營收同比增長130%。意味著,淘天的市場份額不斷降低。
左有京東、多多,右有抖音、快手,四面楚歌的淘天:
急需淘寶直播殺出來。
這些挑戰,接下來都將集中在“新主帥”家洛身上。
這位淘寶直播的新掌門,既要完成直播GMV對抖快的追趕,還得通過淘寶直播的防守反擊,抵擋抖快沖擊淘天貨架份額。
留給他的挑戰很多,給他留的時間不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