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設計吐司,城市建造家授權轉載
巴黎奧運可持續
NEWS
2024年7月26日,第三十三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法國巴黎盛大開幕。
而除了絢麗的開幕式,在龐大的奧運經濟背后,奧運的可持續發展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時尚之都巴黎,可謂將“可持續”發展貫徹到底,讓“低碳減排”的生活方式成為世界時尚!
自申辦以來,2024年巴黎奧運會一直堅信,面對氣候變化,大型體育賽事必須承擔起責任。
本屆奧運,也向全世界人民展示著“節能新時尚”。
01
目標碳減排至150萬噸
史上最環保的奧運會
氣候變化及其后果正在影響體育運動。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研究,在+2°C時,法國人每年可能會失去多達24天的運動,因為溫度將高于32°C。
因此,除了致力于組織更負責任的奧運會外,2024年巴黎奧運會還希望為體育和賽事世界的生態轉型做出貢獻。
與往屆夏季奧運會相比,巴黎奧運的可持續目標是將碳足跡將夏季奧運會和殘奧會的碳足跡減少至 2012 年倫敦和 2016 年里約奧運平均水平的一半,即35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值得留意的是,隨著歐盟近年在減碳措辭方面的嚴格要求,本屆奧運會并沒有采用“碳中和奧運會”這一表述,而是改為“讓本屆奧運會的碳足跡相比往屆減半”,避免不必要的“漂綠”爭議。
巴黎奧運官網公布了《2024年負責任活動指南》等多份文件
02
減碳新模式
從賽后匯報到賽前計劃
以往,大型體育賽事都是習慣賽后碳足跡和抵消行動,而本屆巴黎奧運會最大的不同是在奧運會前就定義減少碳影響的目標和戰略。
在計算排放量時,2024年巴黎奧運會選擇將賽事的所有直接和間接排放考慮在內,涵蓋項目的整個范圍(碳影響、生物多樣性、循環經濟、能源、餐飲、數字化、臨時建筑、創新和變革管理)尤其包括觀眾的流動。
關于減碳路徑,巴黎奧運會稱之為“ARO法”,即避免(Avoid)不必要的排放、采取減排措施(Reduce)、最后對無法避免和削減的碳排放再進行抵消(Offset)。
2024年巴黎奧運會將這一出發點,從申辦開始到賽事組織的整個籌備周期中,引導人們做出更低碳的選擇。
“奧運會生態轉型委員會”的9名專家來自生物多樣性、氣候、能源、餐飲、循環經濟、數字技術、建筑、復原力和社會責任領域,由Gilles Boeuf擔任委員會主席。
早在2017年1月,包括2024年巴黎奧運會在內的近80個體育賽事組織者(聯合會、職業聯盟和俱樂部、私人組織者)簽署了由體育部和世界自然基金會法國分會發起的15項生態責任承諾憲章,邁出了第一步。
03
為體育賽事開發的碳足跡工具
Coach Climat évènements
為了實現碳減排的宏愿,在法國體育部、奧運會和殘奧會以及法國國家奧林匹克和體育委員會(CNOSF)的支持下,2024年巴黎奧運會開發了一個幫助法國體育賽事減少碳足跡的在線工具——Coach Climat évènements(氣候事件教練)。
首先,使用者需要將其活動的信息進行填寫,涉及10個主要類別:餐飲、住宿、旅游、基礎設施和能源、體育器材、物流、場地設計、促銷品、數字和廢物。然后,工具會估計體育賽事的碳足跡及其分布情況,使使用者能夠確定最大的排放項目。
就像體育教練一樣,該工具建立了一個個性化的計劃,其中包含減少賽事碳足跡的100個具體行動。例如,“選擇一個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到達的地方”、“提供包括更多植物在內的餐飲服務”或“在沒有發電機的情況下獲得電力”。
04
保護遺址及自然生態環境
新建場館僅有3座
建筑建造的過程素來是碳排放的大戶,為將新建資源減到最少,本屆奧運會全新修建的場館只有三個——舉辦羽毛球與藝術體操比賽的拉夏貝爾門體育館,舉辦花樣游泳、水球以及跳水三個項目比賽的水上運動中心,以及位于巴黎東北郊區的勒布爾歇運動攀巖中心。
即95%的比賽項目將在現有場館以及臨時場館舉行。
水上運動中心由荷蘭VenhoevenCS公司與法國Ateliers 2/3/4/事務所共同設計。木結構、凹形曲線功能性屋頂、地面泳池、再生塑料制成的座位成為這座低碳建筑的亮點。據說這座建筑也是法國推動所有新建公共建筑使用50%木材或其他生物材料的項目。圖片來自《安邸》
國際自行車運動聯盟主席拉帕蒂安說,巴黎奧運會期間,整個巴黎就是一座“開放的博物館”,觀眾們能夠最貼近地感受巴黎之美。在協和廣場、榮軍院、埃菲爾鐵塔等景點,搭建的臨時場館將讓運動員們獲得頗具新鮮感的參賽體驗。
在國家高爾夫球場,存在許多珍稀物種與其重要的棲息地 :草地,濕地,森林。位于這些區域交界處的2024年巴黎奧運會臨時設施將移得足夠遠,以保護環境。部分地區還進行了標記,以避免踩踏。
馬賽港是帆船項目的理想比賽場地,改造重點是其可達性和水質。地中海擁有豐富的生態系統,棲息著鳥類和海洋動物,因此比賽將區域設置在海草床之外,并且使用了 重力浮標代替錨定浮標,盡可能不損壞海床。
榮軍院于1687 年在路易十四時期建造,是退伍軍人的軍事醫院和養老院。改造后,這里是2024 年奧運射箭和殘疾人射箭賽事的舉辦地。
埃菲爾鐵塔下的廣場也成為了體育賽事的臨時競技場。
除了新建場地,即便是臨時場地,奧運會組委會也要求承建商通過整合生態設計標準進行開發:使用可重復使用或低碳材料,如木材、綠化空間、自然通風等。
本屆奧運會,用于觀眾區的基礎設施中有40%是用木頭建造的(木材是一種可持續低碳材料),這在奧運會歷史上是第一次。比如,信息亭、茶點攤、商店、由木頭和帆布制成的觀眾席......
05
最有爭議性的奧運村
宿舍“沒空調”?
讓運動員們睡“紙板床”?
除了運動場館的建造,奧運村建設情況也備受關注。
巴黎奧運村位于圣但尼、塞納河畔圣旺和圣但尼島之間,預計在奧運會期間將接待約14000名運動員和工作人員,殘奧會期間將接待約9000名運動員和工作人員。
奧運開始前,首先映入人們眼簾的是“奧運村里不裝空調”的新聞。
全球氣候變暖,今年全球多地夏日氣溫飆升突破新高,夏季奧運會舉辦期間法國的氣溫受到關注。圖片來自網絡。
對此,負責奧運村建設的建筑負責人尼古拉斯·費朗德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如果房屋安裝空調,就無法遵守碳排放平衡的承諾。
難道為了碳排放就不顧運動員的體驗?其實不然。奧運村的設計與建設中使用了很多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以保證節能減排同時兼顧運動員良好的體驗感,如:
巴黎奧運村的建設參照的是現在歐洲環保建筑的標準,在建筑設計上讓建筑結構便于自然通風;
建筑物使用隔熱絕緣材料;
室外鋪設的淺色地磚可增強光反射,避免熱島效應;
建筑內部鋪設管道,作為溫度調節系統,在天氣熱的時候從地底抽冷水循環調節溫度(也就是引入奧運村旁邊的塞納河水來為建筑進行降溫,所以也有人稱之為“地冷”)。
根據法國專業部門的測評,使用了同樣技術且建筑外表嚴重暴露在日照下的建筑,在室外最高溫度為39℃的情況下,室內溫度最高為28℃,如果使用風扇,體表感知溫度會降低到25°C。也就是說宿舍內能比外界涼快6℃-10℃。
而巴黎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八月份的平均氣溫通常在18°C到25°C。也就是說,在新的建造技術下,奧運村全年至少99%的時間室內溫度不會超過28度。
因此,尼古拉斯拍著胸脯保證“運動員在奧運村絕對不會感到熱”并非虛言。
與傳統操作相比,材料的再利用、低碳混凝土的使用以及結構和立面上的木材使用,在建筑物的整個生命周期內將碳足跡減少了 47%。
自日本東京奧運會開始,主打“環保可回收”理念的奧運村“紙板床”就備受爭議。
今年巴黎奧運會依然使用了同款床——來自日本的愛維福(Airweave)制造的紙板床。
不少運動員看了直呼想念北京冬奧會的按摩床墊,還有人對床進行了“極限折騰”,視頻一發上網迅速引起了網友的同情。
據說紙板床是運動員入村后“最愛”測試的單品
其實這款床沒有網傳的這么糟糕。為了適配奧運運動員的身體要求,Airweave在床架的模塊加長、床墊的模塊改變上做了大量的研究。
這款紙板床標準長度為2米×0.9米,可根據需要額外延長;最高承重達250公斤;床架完全是由紙板支撐,紙板可回收;床墊不含乳膠,由聚乙烯纖維制成。
Airweave創始人高岡本州從哈佛畢業后接管了叔父的魚線制造廠,他對魚線的材料聚乙烯纖維進行了反復的實驗和測試,發現使用這種材料所制造的寢具可以改善睡眠質量。后又經過數年的改良,制造出了3D立體纖維的獨創寢具芯材airfiber。這種材質制成的床墊有透氣、可水洗、支撐性好等優點。
不同于一整塊的床墊,鋪在紙板床上的床墊由大小相同的3塊床墊拼成,床墊正反面有不同的軟硬程度,運動員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調整承托肩部、腰部和腿部的床墊。
比如,身材勻稱的跳水運動員,3塊床墊都翻到標準硬度就可以;寬肩的游泳運動員,可以把最上面的床墊翻到軟的一面,不至于睡覺硌著肩膀;脂包肌的橄欖球運動員,建議中間承托腰部的床墊翻到最硬那面,睡著會舒服一些。
同時,我們翻閱資料發現,其實這種臨時性的紙板床早就在日本用于抗震救災,比如 2014 年廣島山體滑坡、2016 年熊本地震等災害救援中都分發了類似的紙板床。
因此對于奧運會這種短期使用,紙板床也被奧委會視為更可持續的選擇。據悉在奧運會后,這些紙板做的床架將被回收處理。而可清洗的床墊和枕頭,也將會在奧運會后捐贈給慈善機構重復使用。
運動員村圖片來源:SOLIDEO
組委會承諾,比賽結束后,所有臨時安裝的材料和結構將被再利用或回收,包括建筑。比如,為2024年巴黎奧運會參賽運動員量身打造的奧運村集齊了住房、體育館、綠地公園、商店和其他服務設施。未來這里將被改造為真正的社區,到2025年,奧運村將被改造成住宅和辦公區,可容納6000名居民和6000名上班族。
06
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與使用柴油發電機的傳統大型體育賽事模式相比,80%的碳排放量與能源有關。本屆奧運會巴黎在電力建設上付出了不少努力。
在能源利用方面,奧運會期間將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其主要來源于法國的六個風電場和兩個光伏站,以及運動場館、奧運村屋頂的光伏發電。
在現有的體育場館以及臨時場地中,由于使用了 LED 技術,安裝或更換的照明將減少能源消耗。電氣設備也將僅限于必需品:更少的插座、更少的打印機、更小的屏幕......在奧運會的規模上看,這些微小的變化正在變得重要。
在奧運會期間,在奧運村部署的兩個創新設施將滿足運動員的部分電力消耗:汽車站近1,000㎡的光伏燈罩將為國際代表團的接待和信息中心提供自用自用;塞納河上一個400平方米的浮動移動太陽能發電廠將產生相當于該村約30套三居室公寓的消耗量。
07
可持續交通
考慮到范圍3的碳排放,即涉及到工作人員、觀眾的出行活動,巴黎的城市交通環境也進行了改造。
有超過八成的奧運場館,位于奧運村10公里范圍內,最大限度減少運動員的出行時間;
在交通用車方面,優先使用電動、混合動力和氫動力汽車車隊;
法蘭西島大區新建了長達415公里的奧運自行車道,以實現“100%可騎行”的目標。
巴黎還配備了4.6萬臺共享自行車,部署了2.7萬個自行車停車位,其中1萬個車位和部分自行車道將永久保留,作為奧運遺產長期為節能降碳添能助力。
08
低碳食物愿景
“如果把牛視作一個國家的話,它們將是全球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一公斤牛里脊肉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152公斤,相當于從丹麥開車去巴黎的碳排放,而種植蔬菜的碳排放小的多(數據來自2021年2月初丹麥綠色智庫(CONCITO))。
奧運不僅是一場體育的聚會,更是一次對可持續生活方式和健康飲食理念的全球推廣。據巴黎奧組委估計,在整個奧運期間,他們將提供約1300萬份餐食。
遵循低碳“飲食愿景”,組委會在比賽現場向觀眾銷售的食品中,素食選項至少占60%(舉辦足球賽事的體育場供應的素食餐食的比例為40%)。同時,至少四分之一農產品均來自法國本土,特別是巴黎方圓250公里以內的地區。這一舉措不僅減少了長途運輸帶來的碳排放,還保障了食材的品質與新鮮度。
奧組委鼓勵觀眾及運動員使用自帶杯及可重復使用的餐具,以減少一次性塑料對環境的污染。
09
部署更負責任的數字環境
數字活動占奧運會總碳足跡的近7%,包括計算機、電視、打印、網站和應用程序......數字技術存在于奧運會組織的各個層面。
2024年巴黎奧運會通過優化設備數量、采購和預測設備的第二次壽命來減少數字技術對氣候的影響。
超過70%的設備是租賃的
電視:音量降低28%
使用32 英寸屏幕,而不是 55 英寸的
購買的設備100%將具有第二次使用壽命(翻新或重復使用)
通過整合良好的生態設計實踐開發的。減輕圖像的重量或選擇支持靜態內容而不是動畫內容是減少數字影響的解決方案之一,同時為所有用戶提供高質量的體驗。
10
其他努力
為了減少奧運會的影響,2024 年巴黎奧組委列出了每一件必要的物品,并圍繞它們制定了一項循環采購戰略。
“我們必須在整個活動的幾乎每一處尋找減少環境影響的方法,” 巴黎奧運會環境卓越主管 Georgina Grenon 說。
我們需要提供給比賽的 600 萬件物品中,有 90% 已經獲得了第二次生命。這意味著不能回收,它將被再次使用。
獎牌由 100% 回收金屬制成,其中的六邊形用埃菲爾鐵塔的一部分制成。 圖片來源:Reuters
奧運期間,運動員服裝都是由不同贊助商贊助,這些高性能服裝大多是用聚酯和尼龍等合成面料制作,但弊端是這種面料由石油制成,不能大規模回收,一旦被丟棄,甚至一旦被洗過,會在全球生態系統中留下持久的微塑料足跡,這一問題現如今仍未有最佳的解決方案。
編輯評論
Editor's Comments
2024年巴黎奧運會在一片爭議聲中拉開帷幕,大型運動賽事可持續創新雖然面臨巨大的挑戰,但長遠來看這種可持續的行為將對整個城市的方式將帶來積極影響,留下諸如改善公共空間、社區建設、城市發展、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積極影響。
讓我們拭目以待,不單在這場體育盛會中共同見證奧運健兒于賽場上奮力拼搏的激情瞬間,更期望能夠喚起全球人們保護環境、攜手守護地球的堅定決心。
本文作者 | Sunday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感謝設計吐司的原創授權!
轉載請聯系DESIGN TRUTH!
推薦關注哦~
| 約稿合作 |
| 往期走訪回顧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