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所有數據,僅限于奧運男籃,不涉及奧運女籃。
在前晚的一場奧運男籃比賽中,首戰輸給美國隊的塞爾維亞隊將所有的郁悶之氣全部傾灑在對手波多黎各身上,他們攻防兩端火力全開,將對手得分限制在66分的同時,還凈勝了41分。66分、41分也是本屆奧運會迄今為止一支球隊的單場最低得分和最大單場凈負(勝)分。不過,要是將這兩個數字放到奧運會的歷史數據庫中,它們只能算平平無奇藉藉無名。
雖然男籃小組賽僅僅戰罷第二輪,未來的賽事中還有很多未知的事情,不過基于現代籃球的發展趨勢,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奧運男籃史上一些驚人的紀錄,不會在本屆賽事乃至可以預見的未來若干屆賽事中被打破。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奧運男籃史上有哪些你所不知道的紀錄。
8——最低單場得分
當今天的球迷們對克雷-湯普森的單節37分、上場29分鐘轟下60分、卡梅羅-安東尼14分鐘轟下37分、科比-布萊恩特三節轟下62分比對手全隊還多……這種瘋狂逆天的個人得分表演如數家珍的時候,他們一定很難想象,一支國家隊在被譽為世界籃球最高級別國際賽事的奧運會——而且是決賽上整場只得到8分。這個尷尬紀錄的創造者,正是本屆奧運會位居前三的熱門加拿大隊。他們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決賽中,以8-19不敵美國隊。8分,這是奧運會史上一支球隊最低的單場得分。考慮到當時還沒有24秒規則,我們也不必過于苛求。如果放到今天,這個紀錄被打破的難度,恐怕僅次于一個首發球員單場僅得1分。
不過,加拿大隊并不孤單,倒數第二、第三……低的得分也都來自同一屆奧運會。下圖列出了奧運會單場得分最低的前10名:
27——最低單場總得分
眼尖的球迷一定已經發現了,加拿大單場8分的比賽,對手得分也不好看。而兩隊得分之和僅有27分,也是奧運史上最低的單場得分總和。這個分數比我們熟知的NBA單場總得分還低了10分。考慮到后者的發生時間比這場奧運會足足晚了14年,這個27分看起來倒也不那么扎眼。
156——最高單場得分
這個紀錄并不遙遠。2012年倫敦奧運會,美國隊以156-73狂勝尼日利亞隊83分。156分也是迄今為止奧運會最高的單場得分。前面提到的安東尼14分鐘砍下37分,就是發生在這場比賽中。另外,單場凈勝83分,可以排到奧運會單場分差的第3位。
100——最大單場分差
沒錯,就是這么巧合,奧運會單場最大分差與NBA個人單場最高得分是一個顯得很刻意的數字,而且前者還發生過2次,并且是在同一屆比賽中。締造這個紀錄的三個主角都是亞洲球隊,倒霉的伊拉克隊不幸成為兩次慘案的對象,而另兩個主角,恐怕也難有機會再現昔日的榮光了:
1948年倫敦奧運會,韓國120-20伊拉克;
1948年倫敦奧運會,中華民國125-25伊拉克。
80.17——單屆最大場均凈負分(23.5-103.67)
如果這是一道填空題,經過前面的學習,相信聰明的同學已經猜對答案了。除了前述兩場凈負100分的比賽,1948年的伊拉克隊在當屆另外四場分別凈負82、78、72、49分,6戰皆墨(另有一場因故被判0-2負,不納入統計),場均凈負80.17分,比第二名1980年的印度隊(-52.83分)還要高出27.34分,這個紀錄基本上是后無來者了。
53.5——單屆最大場均凈勝分(99.125-45.625)
如果要評選奧運會史上最強的球隊,1992年的夢一隊絕對是不二之選。不過如果只是從數據上分析,他們的位置并不保險。早在36年前的墨爾本奧運會上,夢一隊的前輩們就曾以場均凈勝53.5分的成績豪取8連勝,勝場與1992年一樣多,場均凈勝分多出接近10分(53.5:43.75),場均失分不到場均得分的一半,這個統治力只怕也難以復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