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朋友問過沙特站還是這兩站的決賽,我的大致意思是這樣:
孫穎莎這段時間的反手能力威脅增加了很多,加了很多直接進攻。
站在陳夢角度,孫穎莎反手現在火力很強了,所以要從中間打起。避免反手對斜線,先限制對手發力。
當時還說,這種調整在頂尖高手對抗中屬于常規操作,沒什么驚世駭俗的。每次兩個人交手都會考慮自己的優缺點,對手上一次的戰術,然后做出調整。世界頂尖級別的選手,自然有自己的應變。
我當時感覺如果到了奧運會遇上,這個比賽場面上應該很不同。沙特站孫穎莎沒什么可證明的,陳夢動力很大;到了奧運會決賽,兩邊的動機都拉滿。
結果這場球看下來,比我預期的更像沙特站決賽。
當時有朋友問我孫穎莎可以怎么調整,我當時也是壯著膽子猜了幾條:對手第一下上旋上手都是中間,所以可針對性的用正手直接發力,或者反手挪過來直接抽也行,總之強迫對手改變落點。
再一個思路是摳一下前三板。這場球孫穎莎給陳夢的半出臺偏多,給了陳夢上旋第一下去中間的機會。如果控制得嚴密一點,讓對手很難舒服拉起來,也是一種思路。這種選擇屬于把水攪渾,破壞對手但是自己也不舒服。
奧運會決賽很多情況,包括總體的戰術,和沙特站都有點類似。
總體來說,陳夢摳的更細,相持中總是爭取第一下上手憋住孫穎莎中間。一個挺重要的一點是,陳夢反手半臺友誼下掰對手中間;就是孫穎莎回到陳夢中間,陳夢能挺有質量的掰孫穎莎中間,然后下一板直線壓回孫穎莎正手——這球孫穎莎沒有,而且反手給直線也沒有。
雖然這場球陳夢看起來相持段上風,但是她其實很忌憚直接和孫穎莎的反手半臺對抗。她要么想辦法給中間,要么發力拼一下反手,把孫穎莎頂下去,然后調動中間。
孫穎莎的反手能力確實非常強的,但是對比對手,很多環節顯得偏簡單了:反手斜線很強勢,但是中間位置始終沒什么太好的辦法;發球環節前幾局太平穩,后半段發的長球和反手小三角半出臺,對手都有準備。
換個角度說:原本孫穎莎打的一個鋒銳和靈氣,球有膽量和變化,結果決賽變成主打一個實力,反倒沒有什么變化。
另一個角度:孫穎莎對陳夢有點類似當年的馬龍對樊振東。如果都在馬龍的范圍里,那么樊振東很難打;但是樊振東有能力打到馬龍的范圍之外,沒打出來。
一些具體的比賽環節:
全場比分孫穎莎48-57陳夢,這個分差比觀感上要大。發球環節28-32,發球環節失分25-20。技術統計上說,發球環節得分比對手少,失分比對手多,呈現出的問題是整體其前三板環節有些問題。輸掉的局次中,第二局發球輪失分5-2,第三局5-2,第五局5-2,第六局5-2——自己發球環節輸掉太多了。
費德勒說過,即便最好的選手能贏下大多數的比賽,但是每一分拿下的概率也只有54%左右。綜合來說,一般自己發球輪次如果有略超過55%,接發球輪次稍超過45%,就是贏球了。這場球孫穎莎離這個標尺有差距。
到具體技術環節看,孫穎莎的發球相對缺乏變化,一個側旋發到底,長球基本都是中間。這種情況容易讓對手有追分的機會,因為起碼前幾板基本知道對手的選擇。
體現在技術統計里:全場比賽孫穎莎沒有追平過分差,陳夢雖然也很少,但是第五局和第六局最大的追平分差是2和3。
局分上的轉折來自于第五局,但是真正的轉折來自于第四局末段:
孫穎莎10-5領先,陳夢站正手位發到中間(順便說,這種發球變化孫穎莎就沒有);10-6,孫穎莎發側旋到陳夢正手位(基本都這個落點,有個高拋變化但是陳夢很適應),陳夢一推,孫穎莎靠到反手陳夢一板正手大直線。10-7,孫穎莎長球到中間(全場基本都是中間),陳夢算到一個正手;10-8,陳夢一個側上到中間,孫穎莎直接吃。
——連續幾分的前三板問題,孫穎莎叫暫停了。
暫停之后,陳夢側旋發到中間,孫穎莎劈底線,陳夢反手拉直線到正手失誤——其實這都很險,陳夢大概猜到了位置。
戰略意義上,大概在這里,陳夢應該完全知道孫穎莎前幾下就這些東西了。心理上,她也開始比之前更有數。前四局都是開局領先的拿下局分,后邊兩局,陳夢分別追平了兩分和三分的分差。
到了后邊,或許因為前三板被判斷的差不多,兩邊都打了很多長球直接拼實力——這種情況下,發球一方占點便宜;孫穎莎心態上稍微著急了一些,有一些無謂失誤:例如第五局5:3領先之后的反拉,之后5:4,陳夢相持準備了直線,孫穎莎相持上的有點多。7:7之后,孫穎莎實際打了兩個一樣的戰術,一個發長球反手發力,一個發反手小三角出臺發力。可惜后續9:7,陳夢長球孫穎莎算到了,側身失誤了。9-8,陳夢發長球之后反手發力——也是連續同樣戰術。9-9兩個人相持都擠在中間,陳夢贏了;然后9-10,孫穎莎著急發力失誤了。
第六局孫穎莎還是3-0開局,4-4之后,陳夢開始接發球擰拉。孫穎莎顯然對這個變化有些著急,但是5-4和5-7對手擰起來之后反手發力都失誤了——憋了一場中間,到了自己喜歡的落點,希望一下解決對手。最后兩分,一個陳夢發長球發力,一個擠中間孫穎莎失誤了。
最后談談這場比賽的一些影響。
陳夢正式加入了奧運會衛冕俱樂部:它的成員目前只有馬龍,鄧亞萍,張怡寧,還有陳夢。以純粹的大滿貫而論,陳夢還差一個世錦賽。如果要追求這個目標,陳夢可能需要一個劉詩雯式的世錦賽突破之旅。和奧運會不同,世錦賽對手由弱到強,打七輪,對選手的實力體力,和發揮上限的挑戰大于奧運會——后者更看心態和應付困難的能力。
就算沒有大滿貫,以純粹的成績來說,也可以討論陳夢的奧運會連莊,是不是大于世錦賽奧運會世界杯的組合。無論如何,陳夢的成績已經晉級到歷史最佳的行列,無論之后世錦賽如何。
而對于孫穎莎來說,第二次沖擊金牌失利的痛苦肯定是深切而刻骨的。或許有些時候,夢想就是沒有那么如自己所愿。從運動員的角度,當自己處在世界之巔,就要面對所有人的挑戰。自己技戰術再高,就會有人想辦法用不舒服打你的不舒服。登上頂峰的路不只有年輕的轟鳴,總有意外的曲折和困難無法避免的蝕刻。看著再近的頂峰,往往總比預想的要陡峭更多。
夢想很少如期而至,命運的女神殘酷的傾向,有時候她會索要更多傷痛。或許現在,命運決定把夢想再藏起來一會,希望不會太久。
除了不定期推送獨家原創文章,我們還不定期奉送獨家比賽信息和八卦信息哦:
在公眾號下回復關鍵字“八卦”可獲得一條獨家八卦信息!(多發送幾次關鍵字“八卦”有時候會有多條八卦可看呢!)
八卦和比賽信息從不群發,從不預告,隨時可能有新內容,舊內容不會滾動推送,只有發送關鍵字的朋友才會看到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