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史記》之匈奴列傳,讀到冒頓單于的奪權之路,驚嘆于權力對人性的吸引以及絕對統治權對人性變態的扭曲。
冒頓最初被立為太子,很快其父頭曼單于考慮另立繼母所生的弟弟為太子,把冒頓派往月氏為人質,繼而攻打月氏,想借月氏之手除掉冒頓,幸運地是冒頓成功逃回。此時,冒頓內心一定會恨死其父與繼母,殺死他們取而代之的想法在心中產生了。
可是,頭曼單于見到逃回的兒子,居然父愛之情油然而生,認為自己的種是英勇的。隨之賦予重任,使其統帥一萬騎兵。這樣,冒頓既有殺父的想法又有殺父的條件,奪權的行動開始了。
首先制作鳴鏑。規定鳴鏑所射之處護衛者必須射往,否則將被處死。首先,,帶領精選的護衛者去打獵,冒頓用鳴鏑射往的地方,沒有跟隨射箭的護衛者被斬,這是第一斬。其次,冒頓用鳴鏑射自己的坐騎,猶豫、沒有跟射的護衛者被斬,這是第二斬。然后,冒頓用鳴鏑親射自己珍愛的妻子,猶豫、沒有跟射的護衛者被斬,這是第三斬。最后,冒頓用鳴鏑射其父頭曼單于的坐騎,所有剩余的護衛都射向頭曼單于的坐騎。這樣,冒頓殺父的屠刀終于磨好了。冒頓利用隨父打獵的機會,是用鳴鏑射其父,冒頓所有的護衛者射向頭曼單于。終于冒頓成功地取代其父,登上了權力的最高層。
冒頓的三次斬殺護衛者的過程,是磨滅護衛者人性的過程:
第一斬,先殺怠慢者,立威;
第二斬,打消護衛者的顧慮,消除護衛者殘存的人性;
第三斬,消除護衛者所有的人性,護衛者成了沒有思想、沒有人性,成了機械般執行命令的殺人工具。
面對如此殘忍的冒頓,頭曼單于怎能不敗呢!冒頓訓練殺手的時候,頭曼單于居然一無所知。并不是冒頓保密做的好,而是頭曼單于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居然想殺自己。頭曼單于在政治上是弱智的,明明想殺自己曾經所立的太子,沒成功之后居然給兒子統兵權,而且是完全的信任而且不加監視。否則冒頓單于訓練護衛者的信息不可能不傳到頭曼單于的耳中。畢竟,訓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年輕、殘忍、老練的冒頓單于取代其父成了必然。
王朝的更迭就是在殘忍無情中完成的,跳出這一歷史怪圈究竟需要多少年呢?作為現在的我們該怎么想,怎么做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