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享界S9市場指導價:39.98萬元-44.98萬元。24小時大定2500臺,72小時后,大定數據為4800臺。那么大家覺得享界S9達到預期了嗎?
行政級別轎車賦予的“符號化”意義的客戶不是短時間能夠被搶來的。
華為用了三年的時間,打造了一個豪華車品牌,放在汽車行業歷史上都是沒有過的。
值得夸贊。
但必須認清現實,享界S9作為一款純電豪華轎車,已經不是第一臺挑戰這個級別市場的車型了,蔚來ET7早就進來了。
首先這個品牌的出現時間太短,還不到一年時間。雖然享界S9的展車上得非常及時,在發布會之前很多人就已經上車靜態體驗過了,但是這個時間還是太短。
一款40萬起步的車,你不能指望一年不到的時間,就讓所有人都接受,即使是華為也做不到,甚至鴻蒙智行也就是今年才開始打造的大品牌,消費者的認知塑造是需要時間的。
享界S9的官方定位是行政商務車,這個級別的車應該完全圍繞后排老板位和老板的心理需求來做產品,而實際卻是嘴上說著78S,心里想的都是56E,導致不僅要考慮好坐,還必須要好開。
這就導致享界S9本質上還是給沒司機的人準備的。后排各種配置只是個幌子,大老板肯定不會想坐S9后排。
更現實的問題是,2023年中國行政豪華汽車市場的自主滲透率僅為8.3%,每100輛行政豪華車里面只有8輛是自主品牌。BBA作為行政級豪華汽車的三座山頭,也沒有這么快被越過。
實際初步給人的觀感是車身長度和軸距不夠,比例上少了一些D級的氣勢,車內即使有所謂one box的魔法,空間也并不比78S出色,后排投影幕布距離乘客也過近,整個感覺非常局促。
第一電池包侵占地臺空間導致地臺高,坐后排腿部懸空沒有支撐,這是大部分純電轎車的硬傷。
第二車長軸距數據沒有吹得那么夸張,氣場比奔馳邁巴赫還是有差距。
而S9的低價優勢,對于行政用車來說,并不是優先考慮的因素,甚至不是加分項。老板們不想坐起步價40萬的車,排面不太夠。
大量的智駕內容本身對于傳統D級車來說就是一種雞肋功能。
當然不是說沒用,而是買得起D級車的老板在當下并不成熟的智能駕駛功能和司機面前二選一肯定是會更相信司機,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說這么多智駕功能,那么歸根結底的目標只有一個,即享界S9從來沒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傳統的商務D級車,而是一臺家庭車Max,唯有這樣你才能理解為什么在舒適之外它對商務內容的宣傳和提及要少于智能和智駕。而家庭真的需要一臺D級車么,我覺得這就是另一個值得讓市場回答的問題了。
最終經過幾天時間的聲音沉淀,我個人感覺享界S9還是重新走上了大家庭化和性價比的老路,也就是你別管KOL和官方怎么吹怎么說,問界M7Pro新迭代是性價比,享界S9是家庭車,都沒有在更高的維度釋放野心而是遵循了市場走向進行了一定的調整或者說妥協,我覺得是好事。
享界S9能否成為問界M9一樣的爆款,我覺得有點難。
不如,讓子彈再飛一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