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原諒而不和解,
也可以和解而不原諒。
但是將原諒與和解混淆,
可能會帶來很多的傷害。
在人際關系中,許多人常存在一個誤解,即認為原諒等于和解,或者和解了就意味著已經原諒。
這種誤解,常常發生在家庭與夫妻等親密關系中。
然而,事實上,原諒與和解不是一回事。
原諒是一個情感過程,是人們在理性地確定自己受到不公正對待后,自愿放棄怨恨和相關反應,努力像對待普通人一樣回應冒犯者。
而和解則是指在傷害發生后,兩個人恢復關系,這種恢復可以是充滿愛、友好、和睦、禮貌或文明的:像對待陌生人一樣尊重某人。
我們可以原諒而不和解,也可以和解而不原諒。
但是,將原諒與和解混淆,可能會帶來很多的傷害。
01原諒而不和解
“我已經原諒他了,”小李在與他經常打罵他的父親分開一段時間后說。“我對他沒有任何怨恨,我希望他能過上好的生活。我真的希望。我只是不想或不需要他再出現在我的生活中。”
小李原諒了他的父親,但這對他的親人來說還不夠,他們鼓勵他也解。“如果你已經原諒了他,你應該能夠和他交流,”他的叔叔說。“如果你心里還有他,你就應該幫助他,”他的姑姑說。
然而,每當小李試圖與他父親聯系時,他都會遭到責罵和繼續的傷害。最終,小李切斷了與他父親的所有聯系,并告訴他的家人,雖然他已經原諒了他,但不會和解。
幸運的是,小李能夠堅持自己的決定,保護自己的安全。
可惜,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尤其是當他們不得不違背家人的意愿時。有些人感到壓力要與傷害他們的人和解,當他們這樣做時,他們會受到進一步的傷害;有時,甚至會遭遇更嚴重的后果。
你可能需要冒犯者承認他們的錯誤、承擔責任、表達歉意或做出改變,以便你考慮是否修復關系或和解。這些要求可以保障你在關系中的安全。
但原諒并不一定需要這些。事實上,原諒根本不需要涉及冒犯者;你不需要告訴他們你已經原諒了他們。你能原諒一個沒有悔改之意、沒有改變行為、并可能在未來繼續傷害你的冒犯者嗎?
根據原諒的定義,你可以做到,但你不需要和解。
02和解而不原諒
“她是我的母親,我不愛她,”小王說。“說實話,我甚至不太喜歡她這個人。她傷害了我很多次,我知道她不會改變。但是,我選擇維持表面的和平。”
小王在與虐待她的母親疏遠多年后和解了。她在與母親的相處中設定了明確的界限,以保護自己的安全:她會在家族聚會時見一下她的母親,并通過微信與她簡單溝通;同時,她拒絕與母親單獨相處或進行深入的交流。
小王經常在想到她母親時感到憤怒,她沒有原諒她,也沒有打算這樣做。然而,她能夠保持表面的和解。
小王的家人之前曾對她的疏遠表示不滿——許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當她與母親和解時,她的家人感到欣慰,但也對小王的界限感到困惑。他們希望小王能與母親更加親近,讓母親更多地參與她的生活。他們向小王施壓,要求她原諒母親,認為原諒會帶來更親密的關系。結果,小王試圖原諒她的母親,但她發現自己無法做到,因為她開始感到不安...
小王的經歷也反映出,和解而不原諒的情況是存在的。有時候,人們為了維持表面的關系或者出于其他原因選擇和解,但內心的怨恨并未消除。
03安全始終勝過原諒與和解
在你真正能夠原諒或和解之前,安全是必需的。
你的大腦和身體需要優先考慮你的生存(安全)。因此,如果你感到不安全,原諒與和解就不太可能發生或持續。
如果你希望追求和解或原諒,最好首先專注于建立和維護你的安全。
那些鼓勵他人原諒或和解的人應該明白,原諒和解是不同的,并不總是同時發生。
最終,只有你自己能決定你需要什么經歷,是否尋求原諒,是否和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