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書傳遞溫暖力量
當你停駐在這里
即是一段特別的緣分
不妨靜下來,讀讀“一封家書”
關于愛的表達,一支筆,一封信,用心意去填滿
2013年,皇冠幸福里啟動一個夢想:把中秋節打造成“中國人的感恩節”于是“一封家書”誕生了!借此,讓在外的游子向遠方的親友傳遞內心深處的思念與感恩
今年中秋,團圓將近,不負此約
封家書的故事我們還會繼續
追夢路上,親情相伴不孤單
感恩生命中所有遇見
去圓滿自己的每一份關系
讓世界和諧
中秋節
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中秋節的時間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農歷八月十六。而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中國主要節日之一。
以前古人過中秋節會闔家團圓,一起賞月。因為秋收已畢,祭祀結束,適逢秋高氣爽,滿月當空。而現在時代變遷,中秋節隨著時間似乎正在一步步褪去屬于團圓感恩的意義。很多人都在說:“中秋節越來越沒意思了。”
確實如此,如今的中秋節,似乎已經變成了“維護節”。大家都忙著維護客戶關系,你送我,我送他,他送你,商業的味道,遠遠壓過了親情的味道,中秋節已經變成了“客戶節”。
網上有一個問題:當我們過中秋的時候我們在過什么?
有人回答:吃月餅。有人回答:補瞌睡。有人回答:見客戶。
有人回答:吃大餐。有人回答:看電影。有人回答:小長假。
幾乎沒人回答:親情和團圓。
中秋的意義
那么中秋節的意義是什么?
“中秋節啊,其實就是中國人的感恩節。”
中秋最大的意義就是團圓,一家人齊齊整整坐在一起,嘮嘮生活嘮嘮家常,感恩身邊人和傳遞濃濃的親情。
如今的中秋為何越來越沒意思,是因為我們過的都是外在形式,而忽視了中秋的真正內核。
中秋的外在形式是月餅,但真正的內核其實是團圓。
中秋的外在形式是美食,但真正的內核其實是感恩。
中秋的外在形式是賞月,但真正的內核其實是分享。
當我們去過中秋的內核時,就會發現中秋特別有意思。
我們的心愿
十一年前,我們許下一個小小的心愿:希望將中秋節,變成中國人表達感恩的節日。為了重拾起中秋節日的意義,傳遞感恩的【一封家書】活動誕生,至今已累計80萬封信件從武漢飛往全國各地。
我們曾邀請內部員工給父母寫一封信,把對父母想說又說不出口的心里話都寫在信里。
我們曾對外發起一封家書征集活動,邀大家分享、傳遞那些生活中的感恩故事。
我們曾聯合一些學校,向全校學生征集一封家書,了解孩子生活中感恩的人和事。
我們曾在門店放置郵筒,讓顧客在門店就可以寄送一張張寫滿真情的家書。
也有人很好奇,在如今互聯網的時代,一句問候,一個想念都可以用手機來實現,為什么還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寫一封家書?
我們的確可以用互聯網高科技來傳達信息,盡管這樣操作更方便快捷,但跟真實的文字和信件相比,總感覺少了一份心與心之間的交流,少了一份愛,少了一份感恩的真情。見字如面,一張薄薄的紙經過時間的傳送更能掀起真情實感,讓那些難以宣之于口的感情化為實體。而一封家書,就是表達這份感恩情感的載體。
表達我們的愛與感恩
感恩父母無私用心血養育我成長,否則我無法在萬千世界里展翅翱翔。
感恩愛人理解、信任、支持與關愛,讓我專心奮斗無后顧之憂。
感恩兒女成長與陪伴,給我的生命帶來最有能量的愛與熱情。
感恩師友在我的事業上,給予提拔和解除危難的情誼。
一紙信箋,一聲想念,一個擁抱,一份禮物.....無論哪種方式,請別忘了在中秋節時表達你的愛與感恩。
這也是我們一直堅持不懈每年舉辦一封家書活動的意義所在,2024年,我們的心愿繼續!將中秋節,變成中國人表達感恩的節日,讓更多的人去感恩身邊所有人。
中秋節的月亮是慢慢變圓的,正如你我之間的情誼,是慢慢變濃的。中秋佳節,感恩常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