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溟?淺講楷書法帖《十三行》
《十三行》楷書法帖,是王獻之書寫《洛神賦》真跡殘存的一段,筆畫雋秀挺拔,結字蕭散逸蕩,顧盼有致,自“嬉”起,至“飛”字止,合計一共十三行,因此而得名。
《玉版十三行》
《玉版十三行》
元代趙孟頫《松雪齋集》記載,原墨跡有兩本。第一本為晉朝時用麻箋所寫,墨色飛動。宋高宗先收藏九行,后歸賈似道所有藏,賈續了四行,最后由趙孟頫所藏。
第二本是唐人用硬黃紙書寫,后由柳公權題跋兩行,人稱《柳跋十三行》書法遒麗。明朝萬歷年間,杭州出現一石刻(石頭為紫色,古人傳是“碧玉”),在當時叫葛嶺的地方出土,或者出自西湖。前有“晉中書令王獻之書”八個字,后有“宣和”二字印文,筆勢雄秀,有大字氣概。或以為是賈似道家藏墨跡所刻的原石,南宋末年,曹之格曾翻刻入《寶晉齋法帖》中,柳公權題跋的那一本在南宋《越州石氏帖》中有摹刻。今傳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兩種。
圖文/氿波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