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春和
編輯|洲洲影視娛評
曾經,他的字帖風靡全國,1.3億人跟著他練字,他是8090后學生時代的硬筆書法偶像。
《龐中華字帖》承載著無數人的練字回憶,可當那些寫滿字跡的字帖被塵封,這位曾經硬筆書法界的傳奇人物,如今又有著怎樣鮮為人知的故事?
是功成身退,還是依舊在書法領域默默耕耘?
龐體書法
從西南科技大學地質勘探專業畢業那一年,龐中華剛滿20歲。
1965年,全國大興土木的時候,他響應國家號召,被分配到了華北地質隊。
在艱苦的工作與生活環境中,內心豐富的龐中華堅持鍛煉、讀書、習字并練習手風琴,從未放棄個人愛好。
在嘗試用鋼筆不斷臨摹各類字體碑帖的同時,他感嘆于中華傳統書法的獨特之美,也沉浸于書法世界的橫平豎直。
他心中萌生了出版一本屬于中國人的鋼筆字帖的想法。
在地質隊工作的第3年,他憑借著多年對書法的愛好和研究,在業余時間寫下了《談談書寫鋼筆字》。
這本書稿中凝聚了他對硬筆書法的見解和心得體會,可他自認為優秀的書稿卻在輾轉投稿后,被各大出版社拒稿。
沒有接受過專業書法訓練的他,對于書法的認知全靠自己的琢磨。
在被多次拒絕出版后,他不斷鉆研,對書稿修改,總結教訓,再次投稿。
直到1979年,他遇到了欣賞他的文化學者文懷沙。
好的書稿終于遇見了賞識的伯樂,文懷沙找到中國美術協會會長江豐為他寫序。
1980年,《談談學寫鋼筆字》被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正值改革開放初期,大眾對文化知識有著如饑似渴地渴望。
硬筆書法作為一種既實用又美觀的技能,滿足了大眾對提升自身素養的需求。
書籍一經出版,銷量就突破了1000萬冊。
35歲的龐中華成為了這股文化熱潮的引領者。
自幼家境貧寒,兒時甚至沒有鋼筆,但憑借著對書法的熱愛以及自身的努力和堅持,他成為了令人敬佩的書法家。
這一路走來,他將愛好變成了職業,職業變成了人生追求。
《談談學寫鋼筆字》的大賣,讓龐中華在硬筆書法領域嶄露頭角。
然而,他的書法人生遠不止于此,背后還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書法人生
“龐中華字帖”不僅在市場上大賣,在學生之間也很受歡迎。
在電視廣播等媒體的傳播下,龐中華的硬筆書法如同一股清泉,滋潤了無數人的心靈。
可難道龐中華的成功,只是因為有貴人文沙懷的提拔嗎?
龐中華1945年出生在四川達州大巴山。
土地廟是他的小學學堂,簡陋的教室,貧瘠的教具,是他童年的開端。
在同學們都用土碗裝墨水,拿毛筆在毛邊紙上寫字的時候,班主任袁老師口袋里的鋼筆,讓他心生向往。
他在家里用竹子自制了一支“鋼筆”,在地上練字。
8歲那年,伯父接他到重慶讀書,他才有了人生第一支鋼筆。
一直以來對寫字就頗有興趣的他,在得到夢寐以求的東西后,便愛不釋手勤加練習。
他寫字好,深得語文老師喜歡,老師經常讓他在黑板上寫字示范。
這大大激發了他對書法的濃厚興趣。
不過,學生時代他不僅字寫得好,對詩歌也頗有天賦。
小學四年級時,他沉浸在《唐詩300首》中的起承轉折,也被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所深深打動。
高中時,他的詩歌被《重慶日報》發表。
而除了詩歌,他還鐘情于音樂,從12歲開始學習手風琴。
只是相比于這些,他選擇在練字和研究書法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龐中華字帖”能在全國走紅,背后少不了他全力對書法的琢磨和研究。
1985年,他辭去了地質隊的工作。
在鄭州創辦了“中華鋼筆書法函授中心”,成為專職書法教育工作者。
1987年,他第一次應邀赴日本出席硬筆書法研修大會。
在大會上,他展示了中國硬筆書法的獨特魅力,與日本硬筆書法家們進行了深入交流。
其書法理念和作品受到日本書法界的高度關注,對推動中日硬筆書法文化交流起到了積極作用。
1998年,在中國制筆協會負責人聯絡協助下,龐中華和民營制筆業盛怡公司在廣東韶關成立了“龐中華硬筆生產基地”,開發出從寫蠅頭小楷到碗口般大字的各種新式硬筆。
400多種專著出版發行,總印數累計突破億冊,眾多人受他影響開始練習硬筆書法,于是便有了“1.3億人跟著龐中華練字”的說法。
龐氏硬筆書法,清新秀逸,兼善各體,自成一家,被稱為“龐體”。
龐中華憑借著對書法的執著,在硬筆書法領域取得了斐然成就。
但隨著書法藝術的不斷發展,他的書法也逐漸面臨一些不同的聲音。
書法家田蘊章曾公開表示:
龐中華書法的流行得益于填補了時代空缺,其書法屬于通俗書法,寫的字很穩妥、整齊,能被一般群眾接受。
但從書法的高度來看,高雅程度還不夠,存在一些生硬和俗氣。
面對外界的爭議,龐中華并未停下腳步。
而此時,時代的變革悄然來臨,電腦和手機的普及改變了人們的書寫習慣,硬筆書法開始走向低谷,龐中華也開啟了他的轉型之路。
轉型淡出
電腦和手機的普及,讓工作之間的文件傳遞變得更加快捷方便。
鍵盤和語音輸入代替了傳統手寫的同時,硬筆書法開始冷卻,龐中華也逐漸淡出了公眾視野。
但在數字化的時代里,龐中華并沒有就此放棄硬筆書法的推廣。
他將目光投向了國際市場,傳播中國硬筆書法,讓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化。
2011年,他在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著名學府進行演講,廣受歡迎。
同年,在紐約成立美國國際硬筆書法家聯盟并出任主席。
在他的推動下,這些高校紛紛成立“漢字書法協會”。
除此之外,他還將書法與音樂結合,倡導“快樂書法”的教學模式。
他認為書法和音樂都是藝術表現形式,書法也有自己的節奏和韻律,不同字體也有與眾不同的各種美感。
而他的努力和付出,也讓中國硬筆書法在國際上獲得了更為廣泛的認可和贊譽。
在國際傳播書法文化,他也在國內擔任特聘教授,繼續投身書法教育事業。
當然在不斷教學的過程中,他還會去參加各種書法活動,與書法愛好者交流互動,在探討書法藝術中,不斷學習進步,提高自身書法水平。
如今的他已經80歲,在2025年3月份還走進深圳開放大學,繼續展開“快樂書法之花在開放大學盛開”的專題報告,展示音樂演奏與書法藝術的節奏韻律之美。
現場做書法演示,開展教學,他在繼續自己的書法傳奇,也培養出了更多硬筆書法愛好者。
結語
龐中華的堅持和努力,讓他在書法界創造了屬于自己的一抹瑰麗色彩。
他在書法教育和推廣上的創新,不僅為后來者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想法,也讓人意識到書法藝術的傳承和發展需要不斷創新探索。
部分消息
國家開放大學特聘教授龐中華重訪聯合國弘揚硬筆書法 | 光明網
“中國硬筆書法第一人”龐中華:邊唱歌邊寫字好快樂 | 中國新聞網
龐中華昨向我市捐贈5000冊書法教學書籍 | 雅安市人民政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