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社會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兩鬢斑白,卻散發著獨特的光芒;他們已至暮年,卻依然展現出令人敬佩的擔當。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老年人。
德寬路街道臘樹園的社區活動中心里,時常能看到一群 “銀發” 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們有的在義務為居民們理發,嫻熟的手藝讓前來的人們贊不絕口;有的在耐心地輔導孩子們做功課,用自己豐富的知識為孩子們打開知識的大門。這些老年志愿者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奉獻的意義,匯聚成一道溫暖的 “銀發” 之光。
李軍就是其中的一員,他退休后便加入了臘樹園社區志愿者隊伍。李軍說:“我雖然年紀大了,但還能為大家做點事兒。能幫到別人,我自己也開心。” 李軍樸實的話語中透露出堅定的信念。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寒風凜冽,他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社區的和諧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在環保行動中,也不乏老年人的身影。他們自發組織起來,清理街道垃圾、宣傳環保知識。王霞帶著自己親手制作的環保宣傳海報,走街串巷地向居民們講解環保的重要性。“我們生活的環境好了,大家都受益。我們老年人也應該為保護環境出一份力。” 王霞的行動感染了許多人,越來越多的居民加入到環保隊伍中來。
除了志愿服務,老年人在文化傳承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張晶晶是一位民間藝術家,他致力于傳承傳統手工藝。他免費開設培訓班,將自己的技藝傳授給年輕人。“這些傳統手工藝不能丟,我要把它們傳承下去。” 張晶晶的執著與擔當,讓古老的技藝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
在家庭中,老年人更是承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照顧孫輩、料理家務,為子女們解除后顧之憂。趙平每天早早起床,為一家人準備豐盛的早餐,然后送孫子去上學。“孩子們工作忙,我能幫一點是一點。” 趙平的付出讓家庭充滿了溫暖。
聚 “銀發” 之光,彰顯 “暮年” 擔當。這些老年人用他們的行動告訴我們,年齡不是問題,只要有一顆奉獻的心,無論何時都能為社會、為家庭做出貢獻。讓我們尊重和關愛老年人,為他們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同時也學習他們的奉獻精神和擔當意識,共同為建設更加美好的社會而努力!(吳婷 德寬路街道辦事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