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無法保證自己的投資眼光一定正確,對沖式分散投資確實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大部分主流VC得到10倍以上回報的不足5%,然而只要投資的標的公司有一家能成功獲得回報,就可以彌補其他打水漂項目的損失。
門閥政治始于東漢,影響力和控制力于魏晉南北朝時期達到巔峰,其政治前提是選官制度,經濟基礎為土地兼并,主要手段則是多生娃并聯姻。如今資本市場投資失敗損失的是錢,1800年前的亂世,投資失敗損失的是整個家族的命運,而多生娃并聯姻,是分散投資的基礎,系歷代門閥壯大的主要手段。大家族如荀氏八龍,司馬八達,馬氏五常均以人丁興旺著稱,謝奕、王導亦多產子女。
荀氏的荀彧、荀諶兄弟分別為曹操,袁紹集團效力;諸葛家族中的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分別在三大勢力中擔任要職,諸葛亮的子孫在季漢滅亡時戰死,諸葛瑾之子諸葛恪被孫峻誅殺并夷三族,諸葛誕發動淮南第三叛失敗被殺并夷三族,乍一看諸葛家族的分散投資均以失敗告終,然而諸葛誕之子諸葛靚(jing4)在其叛亂時交付孫吳作為人質活了下來,諸葛靚有個兒子諸葛恢,永嘉南渡后效力于司馬睿,終成東晉一代名臣,使諸葛家族再次榮光復興,過程艱難曲折。諸葛恢能受到賞識提拔重用,除了自身肩負沉重家族使命,努力上進以外,還有一層姻親關系給予了其極大支持:諸葛誕的女兒(諸葛靚的姐姐)是瑯琊王司馬伷的王妃,司馬伷系司馬懿庶子,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祖父。
孫策入主江東后,三個女兒分別嫁于顧邵、陸遜、朱紀,吳中四姓僅差張家沒聯姻,只恨少生個女兒。孫權長女孫魯班初嫁于周瑜之子周循,周循去世后再嫁于全琮,而周瑜之獨女嫁于孫權長子孫登,互相聯姻以實現利益共同體的保障。而孫吳政權,又何嘗不是成也士族敗也士族,孫權在二宮之爭中逼死陸遜、流放顧承顧譚,吳中四姓的陸氏、顧氏全面衰落,淮泗集團掌權,但孫權死后,淮泗集團內訌,諸葛恪、孫綝等人先后被殺,264年孫皓即位,重新啟用陸抗、陸凱為代表的江東士族,但隨即又引起孫皓的忌憚。收獲西陵大捷,力挽狂瀾的的陸抗竟受到排擠,郁郁而終。陸抗去世后僅6年,東吳便為西晉所滅。
晉時士族門閥進一步不斷壯大,形成社會階層撕裂并固化,走向病態與糜爛。 這個病態與糜爛與司馬家族的一系列錯誤方針,終給華夏大地帶來一場深重的災難,但也意外地重新徹底洗了一次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