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知名投資人朱嘯虎經常在公開場合,明確表示對大模型賽道的投資不看好,但對一家創業型AIGC公司卻經??滟潯?/p>
“他們產品做得特別效果好,而且馬上能變現。2022年我們投的時候才1000多萬收入,去年5000多萬了,漲了五六倍,都是盈利的,Pika今天根本做不出來的!”
金沙江創投出手的AIGC代表型公司就是Fancytech,一家通過AIGC技術生成視頻營銷內容,服務電商商家投放、企業品牌廣告等場景。
Fancytech目前融資了4輪,朱嘯虎連投3輪,最近一輪B輪發生在2023年9月,融資過億元人民幣。
據公開數據,2024年上半年AI領域的投資占比降至8.58%,相比于之前的11%左右,AI在投資界遇冷。而在這樣背景下逆流而上的Fancytech,成為投資界關注的焦點。
Fancytech這家專注于電商內容智能化服務的公司,創始人李果喜歡經常在朋友圈曬成交的商單。鯨哥曾經歷一場100多人的創始人閉門活動中,朱嘯虎語氣堅定夸贊Fancytech,“投資人最喜歡的就是這樣的AI公司,天天拿單!”
但這家被資本市場寄予厚望的AIGC明星企業,近期卻因其內部運營模式而陷入輿論漩渦。Fancytech創始人李果參加一期播客后,評論區被攻陷,劍指其高強度壓榨實習生,200實習生扛大旗,老板脾氣很差,公司技術不夠人力來湊。
圖注:圖片來源小宇宙博客
AIGC時代,我們曾無數次設想AI會取代人繁瑣的工作,解放人到更有意義的工作上去,實現人與機器互相成就的工作場景,甚至憂心AI會取代人類。
但現在,在Fancytech的這幅畫面,與我們想象中的截然不同。
200實習生挑大梁的真相
“去年10月份,公司確實突然來了很多實習生,釘釘群里每天都會來新人”。
這種現象在Fancytech似乎已成常態。Fancytech員工小文回憶說,“四樓半邊全是實習生,其余各個樓層都有分布”。另一位實習生也證實了這一點,稱公司的實習生隊伍非常不穩定,每天都有新面孔出現。
盡管外界盛傳Fancytech擁有200名實習生,但小文表示這個數字可能有些夸大。據她所知,公司杭州辦公室半邊座位大約有40個工位,整層大概七八十個工位,2、3、4層都屬于Fancytech,這樣算下來200多工位,正式員工也占一部分,實習生可能是超100人規模。
據AI鯨選社了解,一個項目組的配置有一位項目經理,一位運營負責人,至少5個實習生;也有4位“領導”,十個左右實習生(因人員流動太頻繁,具體數字不清楚)的項目配置??傊?,實習生總是占小組大頭的。
圖源:小紅書博主拍攝
一些實習生甚至成為了項目的主力。一位工作了四個月的實習生在簡歷中寫道:"管理超過十人團隊,每日穩定產出內容500+",也印證了網絡上傳言的實習生“扛大旗”的說法。
圖注:圖片來源小宇宙博客
Fancytech實習生的的工作強度和工作量也令人咋舌。據內部人士,實習生和正式員工的作息完全相同,每天從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7點(中午有兩小時午休)。工作量的分配不均衡,有些項目只有一位運營,其他都是公司招募若干實習生來湊數。也不少有實習生表示,沒有轉正名額,所以待了幾天就走了。
不僅實習生如此,正式員工也無法幸免。人事辦公桌上堆滿了勞動仲裁的文件,被裁員工沒有得到應有的賠償,員工們入職時承諾的年終獎也成了泡影。公司會議上,合伙人還對正式員工表示:“如果你們有人要走,或者即將要走,我們不在乎?!?/p>
在這種高壓環境下,意外更是難以避免。Fancytech員工回憶,公司曾有兩名運營人員因過度勞累而暈倒。
然而,公司的反應令人費解:第二天,老板親自坐在運營同事身邊監督了一整天的工作,口頭稱是為了親眼看看工作量到底有多大。而這一天監督的結果卻是,老板說既然有人忙的暈倒了,大家應該都很忙,公司所有員工一起加個班“助興”。
小文也有關注到Fancytech創始人李果這期播客,她調侃道,評論區說的太真實了。
這個朱嘯虎“最喜歡的AIGC”公司,如今部分面臨著與員工之間的信任危機。
AI技術背后的人力工廠?
一家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目光的AIGC公司,技術投入幾何,很多時候是衡量這家公司實力的標準。
朱嘯虎在訪談中透露,“(FancyTech)可能十幾張卡,現在收入高了,所以到一百多張卡”,這些卡能為FancyTech 提供多大的技術突破,就不得而知。畢竟創業公司,無法和大模型公司屯卡數量相比。
目前,FancyTech宣傳的業務模式,是通過AI將人類重復勞動的生產環節給代替,在Fancytech自研的AI技術中,客戶只需要授權其店鋪賬號,公司的AI模型就會自動捕捉數據,生成視頻,并基于用戶數據反饋自動優化視頻質量。
但對于Fancytech宣傳的技術,有內部人員對AI鯨選社表示,公司自研的商品生成表達視頻模型,對于模特身上服飾的要求較高,衣服花色和款式不能太花哨,最好是純色的簡單的款式。即便做到這些,生成的視頻上還是細節和衣服的版型上會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無法做到1:1還原,而這些“微瑕”,都需要后期人工去調試。
但其宣傳的畫外音、特效、字幕等效果確實可以實現,但并非全流程自動,多為實習生介入完成。根據實習生小王他們不僅要寫文案、寫視頻腳本,還需要處理素材,處理好素材后“丟入”大模型,生成視頻,人工上傳審核。如天貓自營的雀巢母嬰奶粉的宣傳視頻,字幕、特效就是AI融合的。
圖源:天貓自營雀巢母嬰宣傳視頻截圖
小文回憶,官方宣傳的基于商品圖生成模特上身圖的功能并不理想。AI生成的臉部、衣服和品牌Logo常常變形,成功率極低。每個圖像通常需要AI進行二三十次微調,才能得到勉強可用的效果。系統還經常崩潰,必須借助其他剪輯軟件進行修飾。
此外,AI生成的人物動作僅有2秒,并且只是簡單的運鏡。動作無法連續,宣傳視頻也是通過人工拼接多個AI生成的視頻制成的。
至于3D掃描技術,市面上許多廠家可以都可以實現。即便如此,AIGC公司人工處理仍然繁瑣:掃描后需手動拍攝300張不同角度的照片,修改瑕疵,填充材質和顏色,進行渲染,并通過AE處理添加幀數和特效。這一系列動作,都需要靠人工來輔助完成。
許多實習生表示工作繁瑣、無意義、學不到新知識,所以選擇離開。正式員工離職后的工作經歷往往也很難被外界認可,小文稱離職的同事“還是靠上一次工作的經驗找到下一份工作”的。
盡管Fancytech商業化戰果累累,但其似乎成為了人們精力的熔爐,不再能“通過AI將人類重復勞動的生產環節給代替”。
在AIGC公司Fancytech,AI們并不具備取代人類的能力,人力型作坊的模式撐起了其目前的所有業務。
靠信念撐起的商業版圖
作為用幾張卡“出道”的人工智能公司,Fancytech的技術實力具有爭議,但其商務變現能力卻不可小覷,這種反差似乎在揭示一個“不言而喻的謎題”。
據內部知情人士透露,Fancytech調整了其組織架構,隔離商務和其他操作部門,并在開會時大張旗鼓地告訴商務,“出去隨便吹,都能做到,就把牛皮吹破!”網上也有員工爆料,“故意隔離商務,讓他們吹AI”。
圖注:圖片來源小宇宙博客
然而,這種策略的負面影響很快就顯現出來,談下來的項目要么任務量過大,要么過于復雜,基礎人員難以完成。為了應對這一困境,加快進度完成任務,公司給每個項目組引進規定數額的實習生。這些實習生被分配到各個項目組,以大規模人力完成本應由AI處理的任務。
這種做法造成了一個現象:員工靠人力超額完成任務,反饋給甲方;甲方誤以為是AI的表現,進而引來更多客戶;公司為了應對增加的訂單,繼續擴大實習生規模,這似乎蒸蒸日上的AI公司發展模式不同。
誠然,就電商商品表現服務來說,200位以運營為名號的實習生輔助AI工作,比公司招募100位剪輯師、100位修圖師的用人成本來的更低。
但許多實習生表示,他們投遞的并非現在的崗位。面試時被告知原崗位已滿,被臨時調至現崗位?,F在看來,這也是公司的“安排”之一。
在互聯網盛時,大家期待很多初創企業可以三年上市。但神話無法繼續的當下,企業追求賺錢、利益或許可以理解。但打著“解放雙手”的旗幟,卻將人困于意義更不大的事情;打著發展AI更好協助人類工作名號,卻本末倒置地將人的工作置于輔助位置上,背離發展AI的初衷。
一個搞笑的番外是,小文說,項目經理告訴她們,偷偷用剪映改視頻,別被空界(CEO)看到。筆者調侃道原來CEO也被蒙在鼓里的時候,小文低下頭“噓”了一下。
她說,空界知道,只是在掩耳盜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