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強東的“兄弟論”,到鐘睒睒被網暴風波,
各種花式剪輯,各種斷章取義,被剪輯成十幾秒的視頻,鋪天蓋地出現,
觀點越偏激、情緒越強烈,流量越強烈
理性和事實的聲音被淹沒了。
很少人關心,原來劉強東10分鐘視頻里,大概有8分鐘在談加薪,
很少人關心,鐘睒睒沒有發聲的20年里,到底做了些什么,
短視頻時代最大的bug,是剪輯可以借著算法的圍城,讓說話的人百口莫辯。
實體企業,原本是不用焦慮流量的,
它的商業模式,是基于十幾年、幾十年的線下積累。
但互聯網時代打開了新的生意場,改變了商業模式
實體企業又難免被卷入流量的漩渦。
流量就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但掌控權壓不在企業和企業家手里。
正如鐘睒睒在接受央視《對話》欄目訪談時所說,
“流量是一個中性詞。
你給它裝什么內容,
裝善它就是呈現善,
裝惡就是發散的惡。”
它可以是上善若水,也可以是洪水猛獸,
特別是被算法駕馭,被商業目的綁架和裹挾的時候,
它決定著潮水的方向,也吞噬了正常的商業行為。
這幾年,有太多太多被流量反噬的企業和企業家。
哪怕像鐘睒睒這么低調,
10年來只接受過兩次公開專訪的人,都被卷進去、被傷害。
于是我們看到,很多民營企業“大佬”們變得沉默了,
但這種沉默,何嘗不是震耳欲聾?
實體企業,不像互聯網企業天生就會玩流量,
它們大多時候是埋頭苦干,不會講故事的,
但不意味著它們本身的故事不性感。
比如農夫山泉,如果你真正看它這幾年的發展,
說實話,它對得起這個“農夫”這倆字。
當我們在冰柜里看到農夫山泉的產品時,
很難想到一瓶水、一瓶茶、一杯果汁背后,
有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的生活因此變得更好。
比如農夫山泉做橙汁產品,
它來到“世界橙鄉”江西贛州后,幾乎把所有“坑”都踩了一遍,
但并沒有及時止損、抽身離去,
而是留下來和果農一起攻克難題,把產業真正做起來了。
橙樹“癌癥”黃龍病具有傳染性,
農夫山泉就帶科研團隊來研究防治辦法,
并保價收購臍橙
因此猖獗一時的黃龍病得以被有效的遏制,
也保證了果農的收益。
橙子遇到霜凍天氣 市場收購價大幅波動時,
農夫山泉就大幅提高贛橙收購價和收購量,
保住了果農種植的信心,也讓這個產業活下來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就這么埋頭苦干了8年,農夫山泉做橙汁至今還沒有盈利
不光是做橙用了8年,還有做茶用了6年,做水花了10年,
賺錢很慢的農夫山泉,卻給上下游供應商主動讓利,
也成為不少落后地區的納稅大戶、帶動就業大戶。
這些性感的故事,隨便一個都可能成為短視頻大爆款,
但為什么農夫山泉很少宣傳?
鐘睒睒有自己的堅持,
他說,“我們以前做很多利他的事情,
但是我腦子里面(認為)如果善欲人見那就不是一種真善,
你如果做好事為了讓他人知道、看見,那就不行,那你就虛偽。”
說到底,還是農夫山泉太老實了,不會利用流量。
在互聯網上,老實很容易被欺負。
很多人說,真理不會缺席,只是遲到了,
但遲到就是一種傷害,是一種損失。
眼下的大環境,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社會活力,
更需要民營經濟的活躍和企業家的信心,
但現在企業家連話都不敢說了,何談創業創新,何談社會活力?
就像鐘睒睒在《對話》訪談中說的,
“如果‘流量’這個詞它帶的信息沒有責任人,
流量在輿論的環境之下不承擔法律責任,那流量一定是種惡。”
不加監管的流量,放任算法的圍剿,
對實體企業就是一種傷害。
保護民營經濟和企業家,到了關鍵時刻,
流量與算法也不應是法外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