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高血壓分期,老醫生和老患者都比較熟悉,因為這個高血壓分期早先是有的,診斷高血壓時是要寫上分期的。可是前些年一段時期里,這個高血壓分期被取消了。對于高血壓的診斷評估,主要采用高血壓分級和危險分層。最近,在新發布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修訂版)》里,這個高血壓分期又恢復了。新指南強調,高血壓的防治應基于高血壓的分級、分期和分型的原則進行。
高血壓這個病,本質是心血管綜合征,是由包括遺傳和環境因素在內的多種病因所導致的。所以高血壓的危害就不僅取決于血壓升高的本身,還包括患者所合并的其他心血管病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和/或心、腦、腎和血管并發癥。因此,指南指出,高血壓的治療應涵蓋以下三方面的內容:⑴針對血壓升高本身的降壓治療(分級);⑵針對合并的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和臨床并發癥的治療(分期);⑶針對高血壓的病因的糾正和治療(分型)。
高血壓的分級比較明確,按血壓水平分,血壓越高,級別越高,心血管風險也越高,降壓治療也就要更積極、更及時。
高血壓的分型,主要是為了有針對性地糾正病因治療。
高血壓分期呢,則是要根據高血壓進展到不同階段的情況進行治療,其中就包括了危險分層的相關因素。
新指南的分期,基本延續了以往的分期標準。一期,高血壓,沒有血管和靶器官損害;二期,高血壓,有血管或靶器官損害;三期,高血壓,血管或靶器官出現了并發癥。
在分期的條件里,血管和靶器官損害以及并發癥是關鍵,主要有五個方面。
- 靶器官損害
心臟:出現了心室肥厚。
腦:腦動脈硬化、腦白質病變、無癥狀的腦梗死、微梗死、微出血等
腎臟:血肌酐升高或者估算的腎小球濾過率降低,或者是尿白蛋白增加。
眼:出現視網膜病變和眼底血管病變。
血管:其實血管本身也是高血壓的靶器官。損害的表現包括頸動脈內中膜增厚和/或斑塊;或者脈搏波傳導速度增快,踝肱(踝臂)指數降低。
這些靶器官損害都是有相應的檢查和診斷標準的。
高血壓靶器官損害的早期發現很重要!因為這個時候,患者并沒有癥狀,醫學上說,屬于“無癥狀性亞臨床靶器官損害”。如果及時治療,就可以阻止損害發展,就有可能逆轉靶器官損害,防止發展到臨床并發癥、臟器功能衰竭的高血壓三期。
- 靶器官的并發癥呢?那就是損害到了嚴重的程度,發生了疾病,發生臟器功能減低、衰竭。
心臟疾病:出現心肌梗死、心絞痛,慢性心力衰竭,房顫等。
腦血管病:發生了腦出血,缺血性腦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
腎臟疾病:腎功能明顯受損或者出現蛋白尿 (≥300 mg/24 h),或者合并糖尿病腎病。
外周動脈疾病,外周動脈硬化閉塞了。
視網膜病變,發生眼底出血或滲出,視乳頭水腫等。
另外,還有一個合并癥,糖尿病。
所以,高血壓的分期,是一個縱向的高血壓的進展過程,也便于臨床醫生掌握。在高血壓的不同分期里,除了降壓治療,還要有控制危險因素,保護靶器官、保護臟器功能以及針對并發癥的相應治療。
(原創,版權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