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馬虎!
初識馬虎,還是紀錄片《棒!少年》中脾氣大大、鼻涕也大大的莽撞男孩,卻用他不服輸的倔強,從農村娃成長為敢打敢拼的棒球少年。
再見馬虎,已經成為了去年暑期強檔《八角籠中》中的主力演員,將一個格斗小勇士演繹得生動傳神,再次沖擊為夢想奮勇拼搏的人生。
而在剛剛公映的運動題材電影《9號傳奇》中的馬虎,不僅繼續開拓他的演藝生涯,而且也重新回歸到棒球運動員的老本行。只是不同于他在前兩部作品中,都是以馬虎的本名出現,此次他飾演的多杰,是青海高原棒球隊野山羊隊的一名“靈魂”隊員。
《9號傳奇》雖然是一部劇情片,但是片中故事和人物是有原型的。野山羊球隊的真身,便是中國第一支高原棒球隊,而多杰人物的原型華旦班瑪,更登上過美國《紐約時報》,他從高原到美國職業棒球聯盟的勵志故事被大篇幅報道。在這個層面看,華旦班瑪更是一個進階版的馬虎。
片中這支棒球隊的隊長角色,曾經是國家棒球隊的王牌投手于坤,因比賽受傷告別戰隊,來到高原的一所中學執教。必須要面對的現實是,這支由農村少年組成的棒球隊,底子薄,基礎弱,技術差,首次在京青友誼賽上,就被遠道而來的北京隊贏了個大滿貫,競技起點不容樂觀。
片名為《9號傳奇》,也確實與棒球隊的9號球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于坤當年的“戰袍”,就是9號球衣。在影片中的9號,不僅僅是于坤曾經的榮譽象征,也代表著一種傳承,因為在后來的比賽中,他親自給主力隊員多杰,穿上了同樣是9號的球衣。
其實,形同父子的這對師徒,又何嘗不是一場跨越了年齡與地域的雙向奔赴呢。于坤受傷后遠赴高原執教,不僅僅是為了延續體育競技精神,也有他對自我內心的逃避。而恰好良駒遇伯樂的多杰,同樣是一路的坎坷,父親生前的熱望,學習成績的壓力,還有與同隊小伙伴們的協作磨合,都讓他的棒球之路異常艱難。因此,野山羊對的這程競技之旅,注定充滿了挑戰。
本片的故事,主要聚焦于這十六位高原放羊娃所組成的野山羊棒球隊,在教練于坤的帶領下,終于在希望杯全國青少年棒球錦標賽上,戰勝了曾經的勁敵——北京德才隊,完成了他們揮棒向天打破命運桎梏的絕殺。
觀影的時候,想起來那句“有人在深溝,有人住高樓”。片中的高原野山羊隊,與北京德才隊,確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對于成長環境優渥的北京娃而言,他們的起點,往往已經是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所遙不可攀的高光時刻。因此,這群從西部高原走出來的孩子,需要付出成百上千倍的努力,才能站上“別人家孩子”的起跑線。
影片中有一個場景讓人印象特別深刻,就是在希望杯野山羊對陣德才隊的比賽中,因為高原的孩子們被打到潰不成軍,也讓德才隊的北京娃們變得傲慢敷衍,也正是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野山羊隊的少年們,差點引發現場的激烈身體沖撞。孩子們的刻苦訓練歷歷在目,技不如人可以輸球,但決不允許在賽場被蔑視,這是對競技體育的羞辱。
由此影片也提出了一個更為深刻的議題,憑什么西部孩子為了改變命運要付出這么多,社會資源的分配問題值得反思。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德才隊終于為自己的怠慢付出了代價。因故無法抵達賽場的于坤教練,通過電話的遙控指揮,終于了逆境崛起的多杰“合二為一”,引導孩子們徹底戰勝了德才隊。在孩子們為勝利而歡呼雀躍之時,對于坤而言,同樣被這群在極端的環境中永不服輸的孩子們所救贖,他的那句“我想贏!”,是說給球隊,更是說給他自己。
整部《9號傳奇》,所講述的不僅僅是這群高原娃的球場廝殺,更是在傳遞一種永不服輸的精神,讓我們所有人從中收獲勵志與感動。這是一部值得所有人去看的競技題材的熱血之作。同樣,也期待我們始終關注與伴隨著的好少年馬虎,會有更光明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