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民居
需要拐彎抹角,才能把這座老城,說清。也要曲折悠緩,方可在巷子里,走順。
上千年了,土房依然成片地傲立挺立,祖先的膚色,大地般的沉淀。磚房像后生,新鮮又不乏靦腆。樓與樓的親密度和誠信度,讓樓舒展身姿,過街樓,半街樓,懸空樓,樓上樓,樓外樓,高低錯落,如鷹展翅。樓與樓又切割成數(shù)十條細長的巷子,如羽翼上的筋胳,若隱若現(xiàn)。
倘若你沒有鷹的勇氣和銳眼,走入窄巷,如陷入迷宮。而我是在原住民的引領(lǐng)下,深入解惑的。
以土崖為平面,三下四上的樓,都搭得精巧。不只樓房林立,各種花木見縫生長,果樹成蔭。連柱廊四壁,都是花卉飛揚。
螺螄殼里能做道場的,豈止是我們江南人?
每一個庭園,都是一處風景。穿著鮮艷的主人們對來客,笑臉亦如花。
烤馕,土陶,銅器,柳編,甜品,艾德萊斯綢,都有泥土和花香的氣息。
仿佛,這里的春天四季常在。
遠看,多像戴著一頂頂朵帕。
是的,在一個高崖上,一個民族的煙火氣被理所當然地呵護著。
新華社照片
帕米爾高原的云
帕米爾高原上的云,像羊一樣悠閑。
與陽光最近。一身晶亮,一定是天賜的,難怪每一步都氣定神閑。
我本以為登上了高原,就可以親近它們了。或許,還能從它們那里獲取些許的淡定從容。
可它們羊兒似的獨自悠然,對我如同對一棵樹枝,視而不見。
整個天空,都是它們藍色的草原,它們比鳥飛得更自在。
我這棵從內(nèi)地來的樹,只有扎下根,生出幾片綠葉,在空中搖曳出幾分高原的氣息,才能讓它們高看我一眼。
但時間太短,不容我有這樣的福緣。我于是向著它們,嗓音大開。
我對它們的呼喚和詩的贊美,它們司空見慣了,仿佛帕米爾高原上的住民笑吟吟的,對所有的頌詞,都風輕云淡。
我就等著太陽落山,月亮升起吧。那時,月光會把它們帶回供它們棲息的家園。在那里,身份模糊,落差消隱,萬物共同進入一個沒有間隔的溫柔夢境。
原標題:《喀什風物賦》
欄目主編:黃瑋 文字編輯:黃瑋 題圖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安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