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皆有官方可靠信息來源,已贅述在文章中。
前言
富士康曾憑借著大陸市場的各種優惠政策,在短時間內取得了不小的成功,更讓郭臺銘賺的盆滿缽滿。
然而,面對外面的“誘惑”,果斷放棄中國市場,更是揚言要中國人沒飯吃,直到親眼見證富士康走下坡路,郭臺銘才明白自己被外國人耍的團團轉。
這回富士康終是“賭輸”了,郭臺銘做夢也沒有想到“制裁”會來得這么快。
輕信美國,赴美建廠被坑
2017年,美國為了引誘富士康來美設廠,向其許諾了高達三十億美元的補助,其中還包含了廠房建設成本以及工人薪水補助。
時任美首席執行官特朗普對富士康的進駐表示了極大的興趣,并高度贊揚郭臺銘,而郭臺銘卻忘記了曾經的發家,更是揚言要中國人沒飯吃!
郭臺銘被這樣的誘惑所打動,頭腦簡單的他決定投資一百億美金,在美威斯康星州建立一個大型 LCD生產基地,預期能創造13,000個工作崗位。
郭臺銘毫不在意富士康的離去會給中國及中國臺灣帶來什么沖擊,他確信自己不會被美國所蒙騙。
他相信,如果富士康能夠在美國扎根,就能創造很多就業機會,并且可以解決美國的失業問題,而美國也會把他奉為座上的貴賓。
富士康威斯康星州工廠破土動工 獲得當地政府補貼 新京報 2018-06-29
但事實證明,美國此舉并非單純地想要解決就業問題,它還有一個更為長遠的目標,那就是用這個辦法來誘使郭臺銘離開內地。
然而,美國政府之前許諾的稅務、基建等方面的支持卻并沒有按時完成,再加上威斯康星州主要從事乳品行業,對于電子行業的發展并不熟悉,這就使得富士康在經營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
另外,因為當地產業結構并不完整,技術小工很難找到,年輕人也不想做這種“粗活”,所以制造業對技術工人的量很大。
雖然郭老板千方百計地模仿在內地設廠的模式來實行在美的投資,但結果卻是一次又一次地打擊。
但這一年,當有不少游客來到這里,看著這座承載著無數希望的城市,只有零零散散的建筑,新建的公路上,幾乎看不到人影,僅僅數月時間,富士康的市值就縮水了一千二百億。
再入印度陷阱,合作失敗
印度當地為了振興本土的半導體產業,提出了一百億的補助,而富士康的老板郭臺銘則“敏銳”的捕捉到了其中的“大機會”,他認為,富士康進軍印度,不但可以得到大量的補助,而且還可以進軍半導體產業。
抱著這樣的念頭,郭臺銘興致勃勃地去找印度公司商談合作事宜,印度政府開出了種種優厚的條件,讓郭臺銘仿佛看到了一絲轉機。
可等他真的去了之后,卻看清那些所謂的企業,根本就不具備半導體相關的技術,完全就是個空殼子。
富士康印度投資超100億美元,董事長親赴印度工廠 力證“已婚女性不能組裝iPhone”是誤解 金融界 2024-08-22
但是,當富士康與印度政府達成協議時,富士康宣布從該聯合計劃中撤出,并被拒絕。
富士康在中國內地所建立起來的根基,在郭臺銘過去兩年的“眼光”下,已經消耗殆盡。
印度,留不住富士康 鳳凰網財經 2024-08-12
印度勞工的素質并不盡如人意,大部分勞工在專業技能、訓練程度以及生產力上都有明顯的欠缺。
由于缺乏熟練的操作人員,造成了產品質量不穩定、生產率低等問題,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生產計劃,降低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印的基建缺陷也是富士康發展的主要障礙,因為不穩定的供電狀況導致生產線經常被打斷,從而導致生產延遲,并導致成本上升。
富士康如今的困境
如今的富士康再次將目光投向中國大陸市場,希望能夠東山再起,現實卻給了他們沉重的一擊。
富士康“回歸”,要再造一個鄭州富士康? 投資者網 2024-08-31
當富士康將心飄到外頭的時候,中國內地的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改頭換面的變化,比亞迪和立訊精密等一批國內的代工廠,以高效的管理、先進的技術和優質的服務,逐步占據了一定的市場。
富士康一度被認為是中國大陸制造廠商的霸主,但是富士康的離去給了其它公司可乘之機,使它們迅速成長。
如今市場已被逐步切割,還想又一次回到曾經的戰斗力難度極大,當初富士康并不是因為郭臺銘而崛起,而是被時代的紅利推托出來的結果。
當初富士康搬到內地的時候,因為有很多好的政策,再加上富士康的勞動力成本很低,所以他們的利潤率很高。
當時,大陸有著巨大的人力資源和低廉的人工成本,這給富士康這樣的代工廠制造公司帶來了很好的成長環境。
印度吸引力減弱?富士康“歸來”發展新視野 環球時報 2024-08-10
而且中國還推出了一系列的優惠措施,以吸引外國公司到內地投資、設廠,這些都是富士康發展的有利條件。
如今這股紅利浪潮已過去,中國大陸經濟的騰飛發展,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人口紅利逐漸消失。
而且中國內地的工業正在逐步調整與提升,對代工廠商的要求也在逐步降低,本來能憑借之前累積的實力不敗,但是因為他先是輕信美國,赴美建廠被坑,后又再入印度陷阱,合作失敗。
郭臺銘的教訓與啟示
郭臺銘的經驗完全揭示了他在做生意時犯下的嚴重錯誤,當美國、印度向他伸出“橄欖枝”的時候,他太相信自己可以輕而易舉地模仿中國內地富士康的輝煌。
然而,事實證明,他的這種自信是盲目的,美國和印度的市場環境與中國大陸有著巨大的差異,無論是勞動力素質、產業鏈配套還是政策穩定性,都無法與中國大陸相提并論。
近數十年來,中國的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技術力量日益強大,市場日益壯大,中國曾因富士康而受益,但它并未意識到,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中國總體經濟環境的基礎上的。
如今中國在電子制造、半導體等領域的發展勢頭迅猛,本土企業不斷崛起,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郭臺銘在這個時候選擇離開中國市場,錯過了中國發展的快車。
結語
古往今來,商人逐利,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一個人,卻不能違背自己的原則,否則就會失去人性,走向沒落。今天,富士康因為沒有中國內地的支援而看起來弱不禁風,而國內的本土公司則在蓬勃發展,最終還是敗在了唯利是圖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