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毒哥
解碼職場法則
有人問智者:“在痛苦和挑戰面前,我們應如何保持內心的平和?”
智者簡潔答道:“漠視之,便無擾。”
人生一世,困難是主旋律。但有人遇困難積極應對,亦有人被困在過往無法自拔。
困境雖可怕,但用什么樣的心境面對,卻讓你我的幸福感天差地別。
只要凡事不過度在意,很多尖刺,便碰不到自己。
01
不過度在意過往的“愚蠢”
長大,就是不斷犯錯的過程
做錯了事,說錯了話,在所難免。但總有一種人,因為說了一句可能會讓人難堪的話,做了一件所謂的錯事,耿耿于懷。少則糾結三、五天,甚至幾年之后再想起,依舊羞愧萬分,再次陷入內耗和焦慮。
而這種過度在意自己過往的行為,心理學上叫做“反芻思維”。
反芻思維和反省不一樣。
反省更客觀,能讓我們更快地從消極情緒和創傷事件中走出來,進而下次不再犯。
但反芻思維不同,它更讓我們陷入消極的情緒體驗,將思緒定格在那些讓自己難堪的畫面上,進行長久的自我批判。
自然而然,長期處于這種情緒,各種問題也就來了。
1)更容易抑郁
在1989年舊金山地震后對灣區居民的一項研究中,那些自認為傾向于反芻思維的個體,更可能展現出抑郁癥狀和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的跡象。此外,一項針對1300名年齡在25至75歲之間的成年人的社區調查分析顯示,那些有反芻傾向的人,其患抑郁癥的可能性是那些沒有這種傾向的人的四倍。
2)自我控制能力下降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揭示了抑郁癥患者在進行反芻思維時的腦網絡特征,發現抑郁癥患者在反芻思維狀態下,與執行控制功能有關的腦區的中心度指標存在顯著的變化。這項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長期處于反芻思維下,人們控制功能越發不足,比如計劃能力、注意力控制能力、情緒調節能力、決策能力都有下降。
所以,不要過度在意自己黑歷史。要時刻告訴自己,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一旦發現自己陷入反芻思維,要及時喊停。試著放過自己,畢竟那些過往,不值得那么在意。
02
不過度在意“背后的紙條”
上學的時候,我們都見過這樣的惡作劇。
在一張紙上寫上“我是傻X”,然后不經意地貼在某個同學的背上。
直到下一節課,這位貼著紙條的同學走在教室,走在走廊,被人看到,被人嘲笑。
越長大越發現一個真理。
不管你是誰,你可能會得到任何人的非議,即便這個人與你毫無關系。
網絡上,背地里。每個人都會受到非議。但可怕的是,這些就好比那貼在后背的紙條。
但和小時候不同,紙條上的非議充滿惡意,有人被說為人不良,有人被說不管不顧,甚至有人被說以色相換前途。
而面對這些你無可奈何?
明知它存在,但卻沒辦法拿下來。可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有人極力爭辯,擺事實講道理,但不知不覺中落入了自證的被動處境。
而有人看淡一切,你說你的,與我何干?
周杰,就是我們熟悉的爾康,他的身邊充滿著太多的爭議。打保安、舌吻林心如,不捐錢只給災區捐大米。發生在他身邊的事情。總是能引起人們討論。
有一次,他接受了著名主持人易立競的采訪。在被問到如何面對別人在他身上發生的歧義和爭議時,周杰瀟灑地說了一句“因為我受歡迎”。
此言一出,醍醐灌頂。
如果不是被關注,哪有人有時間去非議你。如果自己沒做過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這些非議,大部分出于嫉妒、好奇,或因為競爭關系的存在而四起。
既然如此,又何必過度在意。
只要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出于本心,那些聲音的發出者大部分是不如你的弱者。
這是它們僅有的手段,何其可憐。
即便被冤枉,被構陷又如何?問問對方敢不敢當面對質,能不能拿出實際的證據?
大部分贏的都是你。
03
不過度在意可能出現的困境
面對職場。
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抵觸。不過這些抵觸的原因不同。有人因為討厭,而有人因為害怕。我曾經有過這樣一段時間。
上班之前永遠戰戰兢兢,甚至前一天都在內耗自己,想象著第二天工作會遇到什么困難!會遇到哪些領導的責難!會不得不和那些人溝通!會……
每天都在為還未發生的事情過度擔憂,即便第二天很順利,幻想過的困難都沒出現,
也只是暗自慶幸今天運氣不錯,下班之后,繼續擔憂做好的事情會不會被返工,會不會被罵。
說得好聽點,這是誠惶誠恐,說不好聽點,這就是庸人自擾、杞人憂天。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項實驗:
他要求實驗者把未來一周的煩惱寫下來,投入一個“煩惱箱”中。一周后,他和實驗者一起打開箱子,結果發現,90%的煩惱都沒發生。
04
思維是需要能量的
而我們的能量,在一定時間內,也是有限的。
如果把我們的大腦比作一輛汽車。
當你把80%的能量用于焦慮內耗,只有20%的能量用于前進,自然跑不遠。
可如果你心無雜念,平穩的狀態下,只需要60%的能量就能跑完全程,再花20%的能量就能解決路上的問題。
人應該為未來擔憂,應該為未來思考,但應該有效。比如如何規劃,如何規避,而且也應該有度。
如果單純因為恐懼而擔憂,擔憂的結果只是情緒低落,可能真的沒有什么意義。
有的時候,真正去做,真的去面對,好過一萬次腦袋里的預演。
生活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我們需要在意,但不要過度在意。
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過度在意擔憂本身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可能成為我們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我允許生活中發生不確定,時時刻刻專注于當下的自己,積極的采取行動,學會讓自己放松。
或許能讓我們更輕松地走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