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調(diào)查糖尿病患者的人數(shù)每年都在增加,而且患者群體在開始不斷的低齡化。
造成這個現(xiàn)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飲食不注意,如果長時間攝入高脂高糖的食物就特別容易患上糖尿病。
對于糖尿病的患者來說,控制飲食和吃藥一樣的重要。
胡叔患上糖尿病已經(jīng)好幾年了,他一直都牢記醫(yī)生的叮囑,從來都不吃豬肉。
因為醫(yī)生告訴他吃豬肉是不利于血糖控制的。
因為胡叔自律的飲食習(xí)慣,他的血糖一直都控制得非常好,這一點連醫(yī)生都對他非常佩服。
前段時間胡叔去參加了一個晚輩的婚禮,回來之后身體就不對勁了,到醫(yī)院一檢查發(fā)現(xiàn)血糖高了不少。
這讓胡叔非常的納悶,自己明明沒有吃豬肉啊,為什么會血糖升高呢?
醫(yī)生告訴胡叔,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不只不能吃豬肉,還有幾種肉能不吃最好也不要吃。
他血糖會升高肯定就是吃了其他的幾種肉導(dǎo)致的。
一、為什么不能吃豬肉
豬肉應(yīng)該是普通人日常吃得最多的一種肉類。
豬肉的價格親民,而且本身還沒有什么特殊的味道,烹飪起來比較簡單方便,是很多家庭都會選擇的一種食材。
但如果家里有糖尿病患者的話,最好是盡可能少地吃豬肉,尤其是要遠離豬肉中的大肥肉。
豬肉是典型的紅肉,肥肉中膽固醇的含量是比較高的。
膽固醇這種物質(zhì)是非常不利于糖尿病患者身體健康的。
除了膽固醇高之外,肥肉里面還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這些東西對于血糖的控制也是有負面效果的。
長期攝入肥肉,不但會導(dǎo)致體內(nèi)膽固醇含量增多,影響到血糖的控制。
而且還會導(dǎo)致患者的體重增加,肥胖可是糖尿病的大敵。
患上糖尿病之后就特別容易出現(xiàn)感染的情況,肥胖的患者更是感染的高發(fā)群體。
讓醫(yī)生束手無策的糖尿病足大部分都發(fā)生在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身上。
所以說患上糖尿病之后,一定要少吃豬肉,要盡可能地不吃肥肉。
如果需要補充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話,可以選擇牛肉或者是魚蝦、禽蛋一類的食物。
這些食物中的膽固醇含量比較低,是比較適合補充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
需要注意的是蛋黃中的膽固醇含量也是比較高的,糖尿病患者要多吃蛋白,少吃蛋黃。
想要真的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就不要貪嘴。
紅燒肉、回鍋肉確實特別香,但是為了身體的健康考慮,還是能不吃就不吃的。
貪嘴一時爽,損傷身體健康可是一輩子的事情,千萬不要因小失大。
二、其他需要少吃的肉類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每天都必須要嚴格地控制飲食,除了豬肉少吃,下面的幾種肉類最好也是少吃或者別吃。
這幾種肉類和豬肉一樣,對身體健康是沒有什么好處的。
1.羊肉要少吃
和豬肉一樣,羊肉也是屬于紅肉的一種,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都是比較高的。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羊肉也是盡量要少吃的。
很多人做羊肉的時候,為了保證口感,會選擇肥肉相間的部分來烹飪,這種羊肉吃起來確實味道很好,但一口下去血糖肯定會飆升的。
而且羊肉大部分時間不是用來燒烤,就是用來涮火鍋。
這兩種烹飪方式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都是非常不友好的。
不但會導(dǎo)致血糖升高,而且可能還會引起心腦血管方面的很多疾病。
別說是糖尿病患者了,就算是健康的人群也不能長時間地去吃烤肉或者是火鍋,對身體的健康非常不利。
2.熏制的肉食要少吃
為了讓肉類的保質(zhì)期變長,很多地方都有做臘肉和做熏肉的習(xí)慣。
這樣做出來的肉類不但能夠長時間的保存,而且還能夠增加肉質(zhì)的口感,被很多人所喜歡。
但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這樣的肉類也是需要遠離的。
因為在腌制或者是熏制的過程中肯定會用到大量的鹽分,高鹽分的食物也是會導(dǎo)致血糖升高的。
更何況腌制或者熏制的肉類當(dāng)中有過量的亞硝酸鹽,這種物質(zhì)進入人體之后發(fā)生反應(yīng)就會生成非常厲害的高致癌物質(zhì)。
所以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要少吃腌制或者熏制肉類的。
3.加工過的肉類
一般來說加工過的肉類包括炸雞、培根、香腸和一些丸子之類的。
對高血糖的人來說,這些肉類常吃的話危害不亞于肥肉。
雖然雞肉屬于白肉的一種,膽固醇的含量比較低,但如果用油炸過的話,就完全不一樣了。
炸雞是高脂高熱量的食物代表,非常容易引起發(fā)胖,簡直就是血糖升高的催化劑。
培根一般都是用豬肉加工成的,肥肉占得份額不小,也是不利于血糖控制的,早餐的時候盡量不要選擇。
相較于前兩種,各種香腸和丸子看上去似乎不是很肥膩,但其實這樣的東西經(jīng)常吃是非常不健康的。
在加工香腸的時候會用到各種的肉類,但大部分都是肥肉和邊角料。
而且為了增加香腸的口感,很多都會添加非常多的調(diào)味料和淀粉。
不管是調(diào)味料還是淀粉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都是需要遠離的。
很多香腸和丸子里面都是含有大量防腐劑的,這些東西對人體的心腦血管健康也是很不好的。
所以這些加工的肉類還是少吃為妙,因為你根本上就不知道它們是用什么加工成的。
三、正確的飲食選擇
前文有提到,糖尿病患者控制飲食的重要性是不亞于日常服藥的,可以說想要控制好血糖首先就要管得住嘴。
把一些不健康的食材排除在一日三餐之外,這樣才能夠更加好的控制血糖,才能夠更好的保持身體健康。
那么究竟什么樣的飲食方法對糖尿病人來說才是正確的呢?
1.食材的選擇很重要
對于糖尿病人來說,一日三餐是必須要保持多攝入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少攝入脂肪和膽固醇。
所以在食材的選擇上可以多選擇比如瘦牛肉、雞胸肉、魚肉、蝦肉和禽蛋類的食物,以及新鮮的綠色蔬菜和雜糧。
這樣基本上就能夠保證每日的膳食均衡營養(yǎng)充分。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要盡可能的少吃一些高淀粉主食,比如米飯和饅頭、面條這些食物要盡可能少吃。
可以用紅薯或者雜糧粥來代替主食,這樣既有利于消化還不會讓血糖升高。
2.烹飪的方法很重要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基本上要保證低糖低脂低鹽的標(biāo)準(zhǔn),所以選擇了合理的食材之后還要選擇正確的烹飪方式。
油炸或者是紅燒的方式都是不建議經(jīng)常性用的。
清淡是糖尿病人飲食的首要原則,所以要盡可能地選擇白灼或者是清炒這樣的方法來烹飪一日三餐,減少脂肪的攝入和鹽分的攝入。
控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想要做好就需要日積月累的保持,和身體健康相比較,口感就不值一提了。
況且保證食物的原味是最高明的烹飪手段,只要用心做出來的食材,味道是一定不會差的。
3.飲食習(xí)慣要正確
選擇了正確的食材和烹飪手段,如何吃也是要注意的。
糖尿病人因為血糖的異常,是特別容易餓的,在糖尿病的三個特征中“吃得多”是最明顯的。
吃得多并不意味著就要暴飲暴食,吃東西一定要節(jié)制,千萬不能過量。
想要控制好血糖,就必須保證三餐規(guī)律,每一頓攝入量合理。
早餐肯定是必須要吃的,而且不能選擇油膩或者是高淀粉的食物。
高血糖的人早餐可以喝一點雜糧粥搭配蔬菜和雞蛋。
午餐可以稍微地多吃一點,但是也不能過量。
晚餐一般最好是在7點之前吃完,吃差不多七分飽就可以了。
有些糖尿病患者半夜的時候會容易出現(xiàn)饑餓感,所以他們晚上會吃得特別多。
這是不對的,晚上吃得太飽不但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而且對腸胃和臟器都很不好。
長期保持這樣的習(xí)慣會損害到身體健康,老祖宗都說過“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
半夜突然出現(xiàn)的饑餓感都是因為血糖不正常變化所引起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到醫(yī)院去檢查,而不是晚上死命的吃。
結(jié)語
糖尿病很麻煩,一旦患上就只能終身服藥,現(xiàn)在還沒有一種辦法能夠完全地治愈糖尿病。
而不管是什么樣的治療手段,都是要在科學(xué)健康的飲食基礎(chǔ)上才可能見效。
如果每天自己不注意食材控制胡亂吃的話,醫(yī)生所有的治療手段都是沒有用的。
因此患上糖尿病了之后,吃肉就一定要多加小心,文中提到的幾種不利于糖尿病患者健康的肉類,能少吃還是要少吃。
管得住嘴,才能控得住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