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作者/177 7783 7701/編輯】的文章,如有問題可聯系作者
清上焦、通中焦、利下焦。中醫按摩療法可以通過經絡的刺激,更直接地把三焦這張“網”中瘀堵的地方打通,沒事自己在家可以試試。
1、清上焦
上焦病變在中醫理論中,通常指的是人體上半部分,包括心肺及頭面部的一些疾病表現。是風邪與熱邪相合,侵襲人體所致的病變。這種病變多表現為實證和熱證,因為風熱之邪性質屬陽,易致熱象。
所以,對上焦病的治療以“清”為主,即清除上焦的邪氣,清火瀉熱。常選用一些“花”類的中草藥,如薄荷、菊花、金銀花等清熱解毒藥物,沖水代茶飲用。
穴位揉按推薦:尺澤穴、孔最穴、膻中穴,可以清上焦熱。
2、通中焦
中焦病變常表現為氣滯或濕阻,主要影響脾胃肝膽。作為上焦與下焦的樞紐,中焦不通暢,容易導致胃脹、胃痛、嘔吐、腹脹及便秘等癥狀。這些癥狀多因脾胃運化功能失調,以及肝膽疏泄功能失職所引發。
因此,中焦的調理應以“通”為核心。一方面,需注重調節情緒,保持心情愉悅,以促進氣血暢通;另一方面,應避免暴飲暴食,確保脾胃運化功能順暢無阻,從而保持中焦的通暢狀態。
穴位揉按推薦:足三里穴、中脘穴、下巨虛穴,可以健脾利濕通中焦。
3、利下焦
下焦病變多因寒濕下注及肝腎不足所致,常見癥狀包括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等。治療時,重點在于清除體內寒濕,同時溫補肝腎,以恢復其功能。
建議日常保持適量運動以促進排汗,多曬太陽以增強陽氣,避免過度勞累。在飲食方面,可多攝入黑色或具有溫補效果的食物,如黑米、黑豆、黑芝麻以及羊肉等,以助于身體健康。
穴位推薦揉按:命門穴、腰陽關穴、三陰交穴,可以溫腎助陽利下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