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退役軍人到陶藝教學三十余年的辛勤耕耘的守藝人,在 2024 年教師節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實力派陶藝家王希軍榮獲第六屆重慶市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實至名歸。這一殊榮,既是對他多年陶藝教學生涯的高度肯定,更是他未來手工教學的嶄新起點,標志著其在傳承與創新陶藝道路上邁出了更加堅實的步伐。
據了解,重慶市工藝美術大師評選至今已成功舉辦六屆,這一榮譽稱號是授予重慶市工藝美術領域專業技術人員的至高榮譽,更是對藝術家能力和水平的權威肯定。王希軍先生此番載譽,他以軍人的堅毅、學者的睿智、藝術家的才情,在陶藝之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腳印,無疑是其藝術造詣與社會影響力的有力證明。
王希軍正在制作陶器
王希軍,又名王璽鈞,祖籍山東。1983年應征入伍成為一名軍人,1987年入同濟大學學習建筑景觀,1991年回地方建委系統擔任總工助理。1995年被恩師召回同濟大學擔任助教,2000年被評為副教授。2008年在重慶創立陶言畫韻藝術工作室。2009年被藝術院校特聘為陶藝專業教授,同年參與創意設計武漢辛亥革命紀念館主場館和景觀塔,并為廣西百色紀念館創意設計了場館主題雕塑和廣場紅色景觀俘雕柱。2015年為貴州黔南州設計國家級第四屆綠博園景觀大門。2016年為重慶武隆烈士陵園設計制做大型《軍魂》組雕。2023年完成一宗國禮訂單,并榮獲國賓禮藝術家、國際和平藝術家稱號。
《軍魂》組雕
芬蘭總統助理代為總統領取國禮
陶藝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歷史悠久,蘊含著古人的智慧與審美意趣。在綿延近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經過藝術家的巧思和火的鍛造,泥巴被賦予了新生命,與火一道演繹了陶藝之美。王希軍醉心于“玩泥巴”四十余年,期間持續探索,專注創新,讓陶藝在時代中不斷煥發出新的光芒。
“為冰冷的沙石和泥巴重新賦予新的生命,讓美的景觀造型布滿人間每個角落。” 說起陶藝創作的初衷與動力,王希軍的眼眸中閃爍著熾熱的熱愛之光。
從樸實無華的泥土蛻變為兼具使用價值和藝術價值的瓷器,需歷經多道復雜工序,這其中凝聚著王希軍的無盡巧思與深邃智慧,是水、火、土的完美融合。透過他的一件件陶器,我們仿佛能觸摸到他的審美意趣、精神追求,窺見更為廣闊的文化世界。
展望未來,王希軍定會一直把陶藝當作筆,將熱愛當成墨,將中華民族的陶藝瑰寶攜帶至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用心書寫更加精彩的人生故事。相信他憑借自己獨特的藝術才能和執著的熱愛,以獨特的視角和創新的精神,為傳統文化的繁榮發展不斷增添動力,貢獻出自己不平凡的力量,讓陶藝之美在全世界閃耀光芒。(鄭安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