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董波 通訊員 白志磊 煙臺報道
“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是改革所向、發展所需、民心所盼。今年以來,煙臺黃渤海新區從企業和群眾視角出發,把“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激發經濟社會發展內生動力。
一窗受理 集成辦結 降低企業群眾辦事成本
“以前需要辦完許可證后,再辦理運輸證,至少要跑兩次,現在跑一次就能拿‘兩證’,真方便。”日前,在煙臺黃渤海新區政務服務中心“一件事”窗口,煙臺華通物流有限公司一次性拿到了《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道路運輸證》“兩證”。
物流是經濟的血脈,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環節。為全面提升物流運輸企業的獲得感,煙臺黃渤海新區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立了開辦運輸企業“一件事”綜合服務窗口,將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申請表、道路貨物運輸車輛登記表、經辦人身份證明等7份材料整合至一張表單,對車輛和駕駛員有關證件實行告知承諾,對機動車登記證書等14份材料實行部門數據共享。
改革后,運輸企業可一次性取得道路普通貨物運輸經營許可及運輸車輛《道路運輸證》,申請材料減少66.6%,辦理環節由6個減少至3個,跑動次數由至少跑2次轉變為最多跑1次,減少50%以上,2項業務全部實現“即來即辦”,服務效率大幅提升。
全程網辦 一次不跑 用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
“在手機上填填信息,上傳幾張照片就給孩子完成了小學入學報名,真是太方便了。”近日,王先生對愛山東APP教育入學“一件事”贊不絕口。
為解決以往學生入學報名“跑腿多、材料多、耗時長”等情況,煙臺黃渤海新區在愛山東APP上線教育入學“一件事”,將入學過程中分散的報名、審核、錄取等多個環節進行整合,為教育入學開辟了“綠色通道”,家長登錄并填報必要的基本信息后,便可完成報名。平臺根據家長所填報的信息,自動完成對戶籍、社保、不動產等有關證照數據的調取和比對,并將最終錄取結果推送給家長,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不跑腿”,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誤填、造假和誤判的空間,讓招生入學更加公平、公正、公開。
據了解,煙臺黃渤海新區義務教育階段入學、轉學等業務均已實現“全程網辦”,2024年有13225名學生家長享受到了高效便捷的服務,切實提升了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和滿意度。
服務延伸 就近辦結 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現在服務太到位了,道路運輸證在車輛檢測機構就能辦理,再也不用專門跑去審批服務大廳了。”在完成車輛綜合檢測后,貨車司機王先生在第一時間拿到了審驗后的道路運輸證。
以往,普通貨運車輛在機動車檢驗檢測機構上線檢測后,需要前往行政審批部門才能辦理道路運輸證、年度審驗等相關業務。為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煙臺黃渤海新區利用“互聯網+運政”技術,將普通貨運道路運輸證核發(不含二手車輛)、換發、補發、年審等高頻業務事項前移至機動車檢驗檢測機構,由檢測機構安排專業工作人員代為辦理,實現道路運輸車輛業務“就近辦、快捷辦”,真正做到服務窗口前移,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目前,新區已設立道路運輸便民服務站2處,今年已有699輛車次享受到改革帶來的便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