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蘋果皮做皮革包、茶葉梗做杯子、礦泉水瓶做雨衣……在近期的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上,#故宮文創用蘋果皮做小挎包話題頻登熱搜,故宮文創產品又小火了一把。
圖源|微博
從2008年故宮文化創意中心的成立,到2016年故宮IP推出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大熱劇目,故宮這個活了600歲的IP成了“超級網紅”,故宮文創產品徹底出圈,同年銷售額高達10億。
當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從盲目跟風到回歸理性、進一步思考與地球的關系,文創商業開始凸顯其潛力,似乎找到了新的路徑。
文創產品,掀起零廢棄熱潮
博物館文創
圖源| 萬科公益基金會
這次出圈的龍紋·環保手機包,其皮革原料是來源于工業規?;奶O果汁生產環節。蘋果榨汁后,會留下糊狀的果肉,這些由纖維素纖維組成的殘余物可以轉化為紙漿,接著與有機溶劑和聚氨酯混合,再粘合到織物上制成皮革狀織物,這種皮革通常也被制成為Vegan Leather(純素皮革)。從結構上來說,“蘋果皮革”與動物皮革有許多相同的特性,有著其他植物基皮革沒有的小優點,但它的生產過程與動物無關。
據故宮零廢棄項目合作方“抱樸再生BOTTLOOP”微博介紹,這款產品的靈感來源是故宮博物館的礬紅彩描金云龍紋直頸瓶。此瓶為康熙朝創新器形,長頸球腹,裝飾繁縟細膩,尤其是龍的神態刻畫得惟妙惟肖。
利用前沿環保技術,再搭配上故宮特色和中國文化元素,這也是將中國特色文化符號和前沿低碳環保理念融合的實踐成品之一。
據故宮博物院文創事業部鄧宇介紹,故宮這次帶來的是通過回收故宮每日產生的廢棄物,做出的環保文創產品。例如用回收礦泉水瓶做的雨衣和防曬服,用咖啡渣和茶葉末做的茶具等,故宮希望將“零廢棄項目”所倡導的可持續發展,從理念落實到行動。
故宮“零廢棄項目”從2020年開始發起,其愿景是持續追求“將填埋/焚燒處理方式的垃圾減少至無限趨近于零”,而在這一項目的帶動下,故宮文創產品開始往零廢棄方向探索。
在今年3月份國際零廢物日上新的“松福手環”,就是將故宮的落葉作為發酵原料,通過處理制成生物基皮革,經剪裁和人工編織成手環,融入故宮院藏《惲壽平花卉冊》中的松枝圖案,才匠造而成的極具中式美學的時尚單品。
圖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在故宮文創商店的貨架上,有一種兼具“環保范”與“文化范”的商品——“故宮零廢棄”環保文創。
故宮零廢棄環保文創品 圖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它們當中很多是源于故宮的廢棄塑料瓶,運用“化塑為絲”工藝轉化為再生聚酯纖維,經過一道道工序處理,再結合故宮傳統紋樣,加工成眼罩、絲巾、環保袋等33款環保無廢文創。故宮博物院官網稱,截至2024年1月,已有60322只塑料瓶化身成為環保文創產品,相當于減碳1.72噸。
而這些文創也帶著一絲引導消費者“把低碳環保理念帶回家”的意圖,如從古建筑大門鋪首獲取靈感的“瑞獸主題手提環保袋”,在商品標簽上就告知消費者:手提袋由8個故宮PET塑料瓶經過“化塑為絲”的工藝制成,并附有“故宮零廢棄”項目簡介。
文創標簽讓觀眾了解了產品是如何利用回收物再生創造的,當消費者得到一個信號:他們在博物館中正確分類并投放的垃圾經回收后變成了博物館文創產品,如此的正向反饋可能會進一步推動消費者日常低碳生活方式的踐行。蘊含新生活理念的文創,可能會更為持久地保持文化產品對觀眾的影響力。
除了博物院文創,動物園文創也在近年來走紅。
動物園文創
“門票40元,消費400元”,從2020年紅山動物園開始打造紅山文創開始,短短4年時間,文創產品銷售額就從2020年的50萬到2023年上半年的500萬元,而到了2024年5月,更是超過了去年全年營業額??梢哉f,紅山動物園通過文創產品與游客形成強情感鏈接,成功從“門票經濟”向“文創經濟”轉型。
紅山文創產品受到網友們的青睞
紅山文創做對了什么,為什么可以脫穎而出?
紅山森林動物園經營資產管理部部長袁厲說:“ 動物園設計開發文創產品,初心并不是為了盈利,而是想傳達動物保護、生態保護的理念,喚起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尊重。 ”
基于這樣的理念,紅山的很多文創產品在很多細節上頗有巧思,也帶動了更多合作品牌參與其中。
Bamboomates品牌推出的“趴趴”分為普通款和限定款,普通款是透明袋子包裝,而紅山限定款則是半透明的白色可降解袋子包裝。
CASETiFY在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宣布認養美洲豹“里昂”后,在紅山森林動物園區設立了快閃空間,展出了為“里昂”準備的“環保豐容球”——由回收的舊手機殼經過精心打磨制成,不僅耐用,更兼具可持續性。
圖源|時尚廣州
此外,紅山動物園深入年輕消費群體語境,創新開放“動物便便有機肥”等產品,向年輕消費者傳遞了關愛動物、敬畏生命的品牌形象。
動物園文創是有難度的,因為紅山有的動物,別的動物園也有,所以動物園文創如何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這是紅山設計團隊一直思考的問題。為了做好這件事,他們給每個動物都取了專屬的名字,包括志愿者、動物和工作人員之間的故事也會作為文創產品設計的靈感來源。
而前不久,為了可持續踐行得更深,紅山還推出了新的生態環保品牌——“森靈野集”,包括文創產品在內,希望引導生態保護新時尚,即自然友好的、環保的、回收再利用的、節能減碳的、綠色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這一舉動,意味著紅山設計團隊不只是停留在通過文創產品倡導可持續,還進一步創造場景來倡導新生活方式。
書店、跨界復合店的可持續探索
除了文創產品這一細分業態,諸如書店、跨界復合店、藝術場館、DIY手工坊、IP主題店等文創品牌也在可持續戰略上有一些亮眼的表現。
互聯網浪潮的沖擊,大眾閱讀習慣的變遷,都在推動實體書店的創新變革。如臺灣誠品書店、言幾又、西西弗書店等文創品牌,最初是以書店為基本業態走到大眾面前,而后才融入咖啡、文創、展覽等業態,進而成為一種新業態——跨界復合店。
跨界復合店
跨界復合店
由例外服裝品牌創始人毛繼鴻一手打造的方所,是一個集書店、美學、生活、咖啡、展覽空間與服飾時尚等混業經營為一體的跨界復合店。
圖源|方所官網
2011年,方所的廣州首店,在當時乃至如今都是書店行業和文化行業的亮點,從廣府文化生長起來,把文創產品以展代銷的形式加入到空間中,形成極致生活化的買手店。當時的方所絕對是一個前沿的挑戰者,同時顛覆了傳統書店形式和傳統零售形式。當然,現在跨界不是新鮮事了,但方所在對人的消費心理和生活方式探索上沒有停止腳步。
他們時不時聯動一些優質的可持續生活方式品牌做手工DIY沙龍:
圖源|小紅書
除了在環境層面的實踐,在企業社會責任層面,創始人毛繼鴻也頗有可持續發展視角。他曾提出一個構建空間美學的資本“三角形”,“除了金融資本之外,還有社會資本跟自然資本”。他將教育、醫療等政府提供的社會公共服務視為社會資本,將生態環保、物種多樣性等理念視為自然資本, “任何事情只有兼顧三個要素,三個資本互相制約、互相協調,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
國內像方所這樣跨界的文創品牌不多,大多還在探索過程中,而國外類似的創意案例更為豐富,如Oceanário de Lisboa(里斯本海洋館)的可持續商店,依靠文旅流量,結合餐飲+文創+展覽的復合業態,以SEATHEFUTURE作為一種倡議,推動人們對海洋永續的認識、積極促進永續消費和改變社會的行動,來保護海洋物種。
IP主題店,從供應鏈減碳探索可持續
跨界復合店
IP主題店
作為國內最成功的IP主題店之一,泡泡瑪特多次在減塑、減碳領域探索,如2022年包裝內膽替換為可降解的內膽、包裝材料替換為PLA生物可降解的塑料袋。而在運輸環節,則推出了可持續循環周轉箱,逐步替換掉物流玩具包裝箱。
2023年上海PTS國際潮流玩具展上,泡泡瑪特正式發布了首款“碳中和”潮玩產品DIMOO X蒙新河貍手辦。蒙新河貍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古老的瀕危物種,而DIMOO是泡泡瑪特旗下經典IP之一,本身也承載著生物多樣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和意義。兩個IP形象的結合,正是泡泡瑪特和DIMOO WORLD系列創作者AYAN第二年聯手支持“蒙新河貍保護”公益項目的行動。
首款碳中和潮玩產品DIMOO蒙新河貍
據泡泡瑪特稱,在這款DIMOO河貍手辦的制作過程中,他們和合作伙伴遠景科技嘗試了全鏈條減碳:包括采用回收材料、優化制作工藝節能節水、使用可循環利用轉運箱和新能源車打包運輸等。這也是國內第一款拿到權威認證的碳足跡證書的潮玩產品。
而在今年,泡泡瑪特文創禮物POP GIFT與遠景科技的合作再進一步——6月份推出了“零碳正當潮”碳中和文創禮盒。
圖源|新華網
設計團隊將遠景的伽利略風機、智慧儲能系統、綠色充電機器人復刻成迷你手辦,當潮玩IP遇見風機、儲能,潮玩商業也進一步拓展創意新空間,而消費者對環保的認知不再是“口號”,還可以是一種潮流的生活方式。
圖源|新華網
在禮盒設計上,除了包裝功能,還可以是一個展示盒,主材料紙板、木材都是低碳可降解材料。而禮盒外包裝和物流合二為一,大量減少了非必要耗材。
供應鏈減碳往往是企業綠色轉型的突破口之一,但潮玩文創行業的供應鏈是一個復雜的網絡,涉及多個環節和各類供應商。泡泡瑪特目前和供應商在合作減碳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舉措,比如要求供應商使用可再生木質卡板替代塑料卡板,鼓勵供應商使用可降解鋁塑袋、環保油漆、油墨等。
除了在低碳方面的實踐,泡泡瑪特在人才管理方面也不乏思考,比如打造藝術家IP孵化體系,從藝術家的IP創作到產品生產銷售、市場推廣,幫助更多的藝術家IP走向大眾,同時也間接扶持了一批國內青年藝術家。
如今,“可持續”正不斷滲透于文創商業的方方面面,眾多文創品牌們似乎努力圍繞著“環?!薄翱沙掷m”“低碳”“綠色”等關鍵詞,為消費市場帶來更多的創新和創意,以提升消費者的認知、興趣和需求。
可以預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文創品牌不僅需要繼續培養消費者的可持續觀念,還要使產品符合商業運營的基本邏輯、具有商業化價值,才能夠讓“可持續”做到真正的長期持續。
參考資料:
MobTech研究院:《2024年文創行業報告》。
故宮博物院: 國際零廢物日: 向“零”而行,生生不息,故宮“環保文創”低碳上新。
廣州海珠發布: 方所: 城里的老槐樹。
界面新聞: 泡泡瑪特試水“碳中和”手辦,潮玩品牌供應鏈減碳面臨多重挑戰。
新華網: 泡泡瑪特推出“零碳”文創禮物,倡導可持續發展理念。
中國環境網: 潮玩首款碳中和產品發布,泡泡瑪特讓環保更“潮”。
撰文 | Canamy
編輯 | 國佳佳
排版 | 馮莎莎
題圖來源 | 故宮博物院
星標我們,及時獲取一手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