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位于中國南嶺以南
南海之濱,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
是我國第一經濟大省
處在南海航運樞紐位置上
漢代時期
徐聞古港是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
正式翻開了
中西方國與國之間海上交流史的第一頁
是中國的南大門
總面積:17.98萬平方公里
截止到2022年底
共下轄21個地級市、65個市轄區、
20個縣級市、34個縣、3個自治縣
2023年末,常住人口1.27億人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
廣東省最宜居的10座城市,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10:湛江市
廣東省轄地級市,舊稱“廣州灣”
別稱“港城”
位于廣東省西南部
轄4個區、2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
土地面積:1.33萬平方公里
海域面積2.1萬平方公里
2023年末常住人口:707.84萬人
市屬于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境內河流較多
此外還有東西部海區和瓊州海峽
是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
南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
粵西和北部灣城市群中心城市
也是中國首批全國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市、
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是中國西南各省通往國外的主要出海口
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非洲、歐洲
和大洋洲海上航程最短的口岸
湛江市是一座美麗有潛力的海濱城市
城市基礎不斷完善
交通、住房、教育、醫療等領域的
建設正在大力推進
城市注重環境保護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打造美麗的海濱城市形象
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人文氣息
有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間藝術
如雷州音樂、湛江木偶戲等
海鮮味道鮮美無比
早茶、燒臘等小吃也深受人們喜愛
9:潮州市
簡稱“潮”,古稱“海陽”
廣東省轄地級市
汕潮揭都市圈城市
潮州是潮汕四市之一
廣東省的東部門戶城市
下轄2個區、1個縣
市轄區面積3693平方公里
(其中海域面積533平方公里)
2024年常住人口275.4萬人
是海峽西岸經濟區成員城市之一
對外開放旅游城市
閩、粵、贛邊韓江流域的商品集散地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潮州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市有九大戰略性產業集群
單叢茶、畜禽、饒平水產是潮州市千億農業三大產業
現代輕工紡織、現代農業與食品、
新一代電子信息是潮州市的主導產業
曾是及海外貿易的始發地
享有“嶺海名邦”、“海濱鄒魯”之稱
被專家學者稱為“中原古典文化櫥窗”
“世界美食之都”
擁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瓷都”、
“中國食品名城”等36項城市殊榮
中國首座“中國工藝美術之都”、
中國唯一一個“中國民間工藝傳承之都”
擁有豐富的歷史遺跡和人文景觀
這些寶貴的文化資源為潮州的城市建設
提供了獨特的優勢
潮州市通過其深厚的文化底蘊、
經濟發展的推動、環境保護的重視、
人才的支持
共同構成了其宜居的因素
使得潮州成為一座充滿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8:惠州市
別稱鵝城,廣東省轄地級市
珠江三角洲地區中心城市之一
處粵港澳大灣區東岸
是東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
處在客家文化、廣府文化
和潮汕文化的交匯地帶
廣府、客家、潮汕等三大民系在這里共融共生
下轄2個市轄區、3個縣
總面積11347平方公里
2023年末常住人口:607.34萬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自古便是東江流域的經濟、文化中心
在漫長的歷史文明進程中
千年惠州逐漸形成了璀璨多元的文化
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
是客家四州之首
被稱為客家僑都
惠州資源豐富,物產豐饒
地下蘊藏有鐵煤、鎢、鈦等30多種礦務
盛產稻谷、甘蔗、花生、荔枝、柑橙等
沿海出產優質食鹽
山區富藏山珍野味
惠州還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
海岸線長223.6公里
水產品種達640多種
氣候溫和
四季分明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宜居住
基礎設施完善,生活條件便利
美食以海鮮、客家菜和粵菜為主
味道鮮美
是一個人文與風光俱佳的城市
7:清遠市
廣東省轄地級市
位于廣東省中北部
北江中下游
總面積:1.9萬平方公里
為廣東省陸地面積最大的地級市
轄2個縣、2個自治縣、2個市轄區、
代管2個縣級市
2023年常住人口398.67萬
清遠旅游資源豐富
五大類資源各具特色
分布在各景區內的點達58處之多
是廣東省旅游資源大市之一
有“中國溫泉之鄉”、“中國龍舟之鄉”、“中國漂流之鄉”、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宜居城市”等美譽
清遠的氣候四季分明
冬季不嚴寒,夏季不酷熱
清遠市的基礎設施完善
城市建設嶄新且規劃有序
城區依山傍水,北江穿城而過
擁有優美的綠化景觀和清新的空氣
生活節奏相對較慢
物價水平相對較低
文化氛圍濃厚
匯聚了廣府文化、客家文化和壯瑤風情
是廣府文化區域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
交通便捷、教育資源豐富
清遠市因為其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
形成了獨特的飲食習慣
這里的食物以清淡、原汁原味為主
注重食材的新鮮和原生態
是理想的宜居城市之一
6:中山市
古稱香山
因盛產沉香而得其名
廣東省轄地級市,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
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
先后入選”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城市、
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中國氣候宜居市“等榮譽
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處
總面積:1783.67平方公里
轄8個街道、15個鎮
2023年末,常住人口445.82萬
中山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網絡發達
無論是公路、鐵路還是水路
都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方式
方便出行?
擁有相對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
教育和醫療水平均屬國內一流
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和醫療環境
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空氣清新,風景秀麗
不僅有繁華的商業街和美食一條街
還有許多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市內河涌縱橫、公園眾多,自然環境宜人
生活配套設施完善,生活成本適中
是一座宜居、宜業的城市
5:汕頭市
簡稱“汕”,別稱鮀城
位于廣東省東部
總面積:2199平方公里
下轄6個區、1個縣
2023年常住人口:555.75萬
中國重要口岸
粵東、贛東南、閩西南一帶的交通樞紐、
進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
區域性中心城市
史稱“粵東之門戶,華南之要沖”
有“百載商埠”“南海明珠”之稱
中國5個經濟特區之一
潮汕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有潮劇、潮陽英歌等國家級非遺項目
獲得”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
中國品牌經濟城市、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
中國美麗城市典范“等榮譽稱號
汕頭是廣東省的美食之都
擁有許多特色美食
如牛肉火鍋、魚丸、蠔烙等
歷史悠久的城市
擁有許多文化遺產和歷史建筑
自然環境令人陶醉
海洋、山脈交相輝映
氣候宜人,民俗風情濃厚
環境配套,航運發達,交通便捷
物價適中,喝著工夫茶
品嘗著地道美食
處處彰顯著慢節奏
是一座體現著悠閑生活的舒適之城
4:佛山市
簡稱“禪”
廣東省轄地級市、特大城市
中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
珠三角地區西翼經貿中心
和綜合交通樞紐
位于廣東省中部
珠江三角洲腹地
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與廣州共同構成“廣佛都市圈”
推進廣佛同城化合作
打造國際大都市區
與中山共同構成“中佛同城”
與江門共同構建“江佛一家”
佛山是粵港澳大灣區、珠江—西江經濟帶、
“廣佛肇經濟圈”、“廣州都市圈”重要節點城市
全國民營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
總面積:3797.72平方公里
下轄5個區
2023年末常住人口:961.54萬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龍舟龍獅文化名城
是粵劇的發源地
嶺南文化分支廣府文化發源地和興盛地之一
佛山作為制造業重鎮
擁有眾多知名企業和產業園區
為人才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
同時,積極引進高新技術產業
為人才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
佛山的生活環境優美
擁有便捷的交通和豐富的美食
讓居民的生活更加愉悅和充實
?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文化底蘊、
良好的自然環境、完善的基礎設施、
發達的經濟以及便利的交通
讓佛山成為一座宜居的城市
3:深圳市
簡稱“深”,別稱鵬城
廣東省轄地級市、副省級市
超大城市
位于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
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 、
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
未來將全力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作為一個超大移民城市
通過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籌集力度
提升居住品質
探索新時期“住有宜居”目標下
以人為核心的居住空間規劃布局策略
使新市民更具幸福感、安全感
居住區的景觀設計注重現代感和功能性
通過不同高度、形狀和顏色的植物、
地形和建筑物來打造層次分明的景觀
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
作為全球高科技產業的制造中心
不僅推動了深圳的經濟繁榮
也為居民提供了豐富的文化生活和就業機會
深圳還是一座愛書者的城市
擁有深圳圖書館和深圳書城
滿足了居民對知識和文化的需求?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長夏無冬
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氣候舒適度優良率達到了76%
深圳市以其良好的氣候、完善的市政建設、
豐富的教育資源、
高度的經濟發展活力以及優良的生態氣候舒適度
成為了一個宜居的城市
2:廣州市
簡稱“穗”,別稱羊
廣東省轄地級市,廣東省省會
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位于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
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
總面積:7434.40平方公里
下轄11個區
2023年末常住人口:1882.70萬
從秦朝開始
廣州一直是華南地區的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
廣州從3世紀30年代起
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
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
明清兩代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
被譽為“千年商都”
有中國“南大門”之稱
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世界一線城市
自古就是中外文化交融之地
廣府文化發祥地之一
廣州通過逐綠而行的策略
營造了優美的生態環境
使得城市中的綠色圖景
成為居民生活中的美景
這是廣州成為宜居城市的重要因素之一?
廣州對多元文化的接納和融合上?
有著很強的包容性
吸引著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
廣州的早茶文化是當地生活節奏的一部分
每天清晨
無論是上班族還是老年人
都會享受一壺香濃的茶和各式點心
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非常豐富?
廣州擁有強大的經濟發展動力
為居民提供了豐富的就業機會
和良好的職業發展前景
讓廣州成為一座有活力的宜居的城市
1:珠海市
廣東省轄地級市、省域副中心城市
位于廣東省南部
珠江出海口西岸
陸地面積:1725平方公里
領海基線以內海域面積:9348平方公里
下轄3個市轄區
2023年末常住人口:249.41萬
中國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之一
中國內地唯一與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同時陸路相連的城市
重要的口岸城市
設有拱北、橫琴、青茂等5個陸運口岸
九洲港、灣仔港輪渡客運、珠海港等5個水運口岸
是僅次于深圳的中國第二大口岸城市
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積最大、
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
有“百島之市”之稱
珠海為新型花園城市
有“幸福之城“、“浪漫之城” 的稱號
珠海位于珠江口西岸,瀕臨廣闊的南海
擁有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
擁有碧水藍天和優美的自然環境
空氣清新、四季如春、風景怡人
這種地理位置
使得珠海成為一個理想的居住地?
空氣質量一年中有300天以上為優良
珠海是一座包容開放的城市
交通網絡發達
公共交通覆蓋面廣,出行方便
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和節慶活動
展示了廣府文化、沙田民歌等
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魅力
為居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珠海是珠三角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
經濟發展水平較高
人均GDP在全國排名前列
這種經濟發展為珠海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