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即變臉三年累虧3億,連續五年財報披露不準貫穿IPO,現又跨界算力。
文/每日資本論
這家主營水環境治理的上市公司,會成為傳說中的第八大“神水”嗎?
9月10日,上交所向上海太和水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太和水)下發《關于對上海太和水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簽訂重大合同相關事項的問詢函》,指出太和水或存在財務類退市風險,要求說明是否為規避財務類退市風險臨時構造貿易類合同。
當日早些時候,太和水提交公告稱,全資子公司上海微瑆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微瑆)擬向上海嘉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嘉唐)銷售人工智能高性能算力服務器,并提供安裝調試等服務,合同總價為3.43億元,
該合同采購數量為126臺,但公告并未提及所涉高性能高算力服務器的具體型號規格;合同總價約占公司2023年度營業收入的187%。
初看上去這是一樁不錯的買賣,但細心的投資者也提出了疑問:實施此次算力合同的子公司成立僅3月,擔任子公司總經理的“關鍵人物”今年8月才突擊入職……這些細節也很難將太和水具備實施算力合同劃等號,或者又是一出資本故事?
更容易讓人產生聯想的是,太和水自2021年上市以來經營每況愈下。2022年和2023年更是連續兩年凈利潤虧損,2024年半年度其實現營業收入0.75億元,凈利潤-0.2億元,顯然已經拉響退市警報。加之,交易方上海嘉唐成立于2021年11月,注冊資本8000萬元,未實繳出資,參保人數為0……如此種種,不得不令人懷疑背后到底有什么玄機?
敏感的資本市場反應也沒想象的那么熱烈。在太和水公告算力大單的當日,其股價觸及漲停,但很快就回落,之后兩個交易日股價也呈小幅下跌走勢。從太和水歷史走勢來看,目前其股價仍在歷史底部區域徘徊,周線圖顯示其剛剛觸及5周線,上方多條周均線壓制,有待進一步觀察。
公開資料顯示,太和水是由高校教授何文輝于2010年創立,作為水環境生態治理行業的上市公司,太和水的業務主要包括水環境生態建設和水環境生態維護等。2021年2月9日,太和水成功在上交所上市,每股發行價43.3元。
但上市即巔峰。在上市當日創出62.35元的歷史高點后,太和水股價就開始一蹶不振。今年2月7日,其股價跌至最低7.96元/股,跌幅之大令人咋舌。
股價的走勢也基本反映出太和水的業績。在上市之前,太和水的業績呈現持續向好走勢,2016年至2020年,其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由1.87億元、3821.3萬元增長至5.6億元、1.63億元,而且是連續增長。
有意思的是,上市當年,太和水的營收和凈利潤就出現了“雙降”,次年更是直接虧損,而且是持續虧損。
更為諷刺的是,2024年2月,上海證監局向太和水及相關人員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經查明,2017年起,太和水在江西省撫州市承接的夢湖及鳳崗河生態治理項目,未審慎考慮該項目的治理爭議對收入確認的影響,未按有關規定恰當估計鳳崗河項目的完工進度,虛增2018年收入798.96萬元。
同時,太和水2018年虛增收入形成的應收賬款一直存續并每年計提壞賬準備,導致公司公開披露的2018年、2019年年度財務報表以及2020年、2021年、2022年年度財務報告中的壞賬準備、利潤總額不準確。
根據太和水于2024年1月27日披露的會計差錯更正公告,因上述項目的違規收入確認相關事項,公司追溯調整后,相應調減2018年營業收入798.96萬元。此外,公司調減2018年歸母凈利潤619.35萬元,分別調增2019年至2022年凈利潤35.99萬元、143.97萬元、143.97萬元、359.93萬元。
太和水上述虛增收入、相關財務信息披露不準確的行為,違反了《證券法》有關規定,故上海證監局對公司及相關責任人予以警告并分別處以數額不等的罰款。
一個月后,太和水因同樣的原因,收到了上交所下發的《關于對上海太和水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及有關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的決定》,上交所要求公司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改正。
也就是說,太和水用神奇的財務手段,讓太和水變成了業績“神水”。
難怪有網友在股吧里留言表示了擔心:“如果確定合同造假就要退市了,再沒機會翻身了。”有無這種可能呢?
眾所周知,算力的門檻很高,且技術更新換代非常迅速。企業要想進入算力行業,不可能一蹴而就,需持續不斷技術人才培養、研發投入以保持技術領先。此外,建設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需要巨額資金支持。國內的科大訊飛、百度等在算力方面的投入和技術研發都有一個持續性,具備一定的技術實力和市場經驗。
通常,直接跨界算力,除非收購相當有實力的企業,憑借收購方原先的市場和技術儲備轉身成為算力公司外,其他方法成功的概率很低。
那么,太和水能怎么樣“神奇”呢?現在還是未知數。
值得一提的是,9月13日,太和水公告稱,6月15日,太和水5%以上非第一大股東上海華翀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上海華翀)與深圳前海明橋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代表明橋價值精選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下稱,明橋基金)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上海華翀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將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6,726,098 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94%)轉讓給明橋基金。本次協議轉讓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換言之,若交易成功,明橋基金將取代上海華翀成為太和水除實控人何文輝外的第一大股東。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資建議,請注意投資風險。碼字不易,若您手機還有電,請幫忙點贊、轉發。非常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