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夏天,河南男子孫存良正在家里休息。
突然,屋里進來了一個面目猙獰的男子,他指著孫存良說道:“趕緊給老子把你身份證拿出了,不然老子退不了休,誰也別想好過!”
原來,這個人就是當初頂替了孫存良教師名額的人。
孫存良不想再繼續受人欺負,便果斷地拒絕了他。被拒絕后的男子勃然大怒,繼續罵道:
“你算什么東西?在這個地盤上,就算我把你踹死,都沒人管!你最好識相點!”
這個頂替的人為什么會如此囂張?這件事之后怎么解決的呢?
苦讀書的農村少年
這一切,都要從孫存良的早年經歷說起。
1957年的冬天,孫存良出生在河南的一戶普通農村家庭中。他的父母雖然沒有受過多少教育,卻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
每當夜幕降臨,油燈下父親總會對年幼的孫存良說:"兒啊,好好讀書,將來才能過上好日子。"
父親的話就像一顆種子,深深地種在了孫存良的心里。
于是,孫存良每天更加發奮地讀書。終于,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縣里的高中,成為村里少有的高中生。
1977年,高考恢復。孫存良滿懷希望地參加了考試,可惜與大學擦肩而過。
正當他感到失落的時候,村支書找到他,邀請他到村里的小學任教。
"存良啊,你可是我們村里的驕傲。雖然沒考上大學,但你的學問完全可以教村里的這些孩子們了。"
村支書的話給了孫存良莫大的鼓舞,就這樣,孫存良成為了一名鄉村教師,教授語文和數學。
孫存良的課堂總是充滿歡聲笑語,孩子們都喜歡這位年輕有為的老師。
1980年,孫存良迎娶了同村的吳桂芳為妻。新婚之夜,兩人許下諾言,要共同為教育事業奉獻終身。
婚后,孫存良和吳桂芳先后生育了四個孩子。盡管生活并不寬裕,但孫存良依然滿懷熱情地投入教學。
他常常自掏腰包為貧困學生買學習用品,有時還會帶一些家里種的蔬菜到學校,給孩子們改善伙食。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了孫存良平靜的生活。
從鄉村教師到耕地農民
1921年,國家突然加強了,計劃生育政策的執行力度。孫存良因為超生,被學校開除了。
孫存良失魂落魄地走出校門,仿佛整個世界都崩塌了。
為了維持生計,這位曾經的鄉村教師,不得不重新拿起農具,與妻子一起耕種土地。
幾個月后,孫存良鼓起勇氣,再次來到學校,希望校長能通融通融,讓他重返講臺。
然而,校長遺憾地告訴他:"存良啊,教師名額已經滿了,實在安排不了你了。"
聽完校長的話,孫存良強忍著淚水,轉身離去。
就這樣,孫存良開始了長達半輩子的農民生活。
直到有一天,兒子的一句話,讓原本歸于平靜的他,再次陷入了風波。
意外的重名者
那是1999年的一天,孫存良正在自家的小菜園里忙活。他的大兒子孫強,興沖沖地跑來,手里拿著一張學校的公告。
"爸,你看!你的名字還在學校的教師名單上呢!"孫強指著紙上的一行字說道。
孫存良擦了擦額頭的汗,瞥了一眼公告,淡然一笑:"可能是有人和我重名了吧。"
他沒有多想,繼續埋頭干活。畢竟,他早在幾年前就因為超生被學校開除了。
然而,這個小插曲在孫存良心里種下了一顆疑惑的種子,因為附近的這些村子中,并沒有人和自己的名字一樣。
2001年,縣里要求所有民辦教師去學校填寫統計表格,孫存良決定去填寫表格的時候,順便看看那個和自己同名的人究竟是誰。
可就在他剛剛準備踏入學校的大門時,一個人卻叫住了他。
"老孫,你怎么來了啊?"孫存良一看,原來是以前的同事孫衛星。他告訴孫衛星,自己要去學校填個表格。
就在這時,孫衛星的臉色突然變了,他慌忙地和孫存良說道:“哎呀,你都不在學校工作了,填什么表啊?回去吧,別浪費時間了。”
孫存良覺得奇怪,但還是堅持要去學校填表。
然而,當他把填寫后的表交給工作人員時,對方卻說:"孫存良?這個名字已經有人填過了啊。"
工作人員的這句話讓孫存良愣在了原地,就在這時,匆匆趕來的孫衛星將他拉了出去。
孫衛星把孫存良帶到了一個空教室,從懷里拿出了一疊錢。
"老孫,這是5000塊,你當時的名額后來讓我小舅子南紀成用了。我知道這樣對不起你,但都過去那么多年了,你就別追究了吧?"孫衛星試圖勸說。
聽到此話,孫存良感到十分憤怒。他甩開孫衛星手中的錢,怒不可遏的說道:"我的工作被人頂替了,你覺得5000塊就能解決問題?"
為了捍衛自己的權益,孫存良決定向教育局舉報。
然而,好幾個月過去了,孫存良的所有舉報信都石沉大海。盡管如此,他仍然沒有放棄。但他的行為,卻給家里引來了更大的麻煩。
理直氣壯的威脅
有一天晚上,孫存良正在家里吃飯,突然聽到外面傳來砰砰的敲門聲。他打開門,看到頂替自己的南紀成站在門口,臉色陰沉。
"孫存良,我勸你別再鬧了。"南紀成冷冷地說,"你再鬧下去,對誰都沒好處。"
“不可能,你冒名頂替我的事,無論如何我都要向上級揭發你。你這樣的丑惡行為,一定會受到制裁的”孫存良不甘示弱地說道。
說罷,孫存良還拿出了鋤地的鋤頭,將南紀成趕出了家門。
然而,面對孫存良的拒不妥協,南紀成并沒有善罷甘休。在這之后,他和他的家人開始頻繁騷擾孫存良一家,企圖讓孫存良放棄追究。
這場糾紛一直持續到2010年,那年11月的一個下午,南紀成的父親又一次來到孫存良家鬧事,還用磚頭砸壞了門。
孫存良的女兒嚇得給父親打電話求救,孫存良被迫與南紀成見面談判。
當晚,他們來到了一家小飯店里。南紀成拿出一份協議,承諾只要孫存良不再追究此事,他就每月都給孫存良350元補償。
面對這份協議,孫存良心如刀絞。
他想起這十年來石沉大海的舉報信,想起孩子們受到的驚嚇,為了家人的安寧,他最終還是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走出飯店,孫存良望著漆黑的夜空,不禁苦笑。他曾經是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師,如今卻因僅僅350元就放棄了維權。
就在孫存良以為,這輩子都不會和南紀成一家有任何聯系的時候,一個電話再次攪亂了多日的平靜。
企圖冒領退休金
2018年,孫存良正在院子里修剪果樹,突然接到一個意想不到的電話。
電話那頭,南紀成的聲音傳來:"孫存良,我要退休了,需要你的身份證復印件來辦手續。"
孫存良握著電話的手微微發抖,怒火中燒:"你頂替我的工作,現在還想用我的身份領退休金?絕不可能!"
南紀成的語氣立刻變得陰冷:"你別不識好歹,這些年的補償費可不是白給的。要是你不配合,有你好看!"
掛斷電話后,孫存良陷入了沉思。他意識到,一直被威脅下去不是個辦法,自己已經憋了近20年了,他不想繼續忍下去了。
于是,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孫存良開始精心準備舉報材料。他翻出多年來收集的證據,整理成詳細的文件。
在期間,孫衛星還曾找上門來,試圖以往日的情誼勸說孫存良放棄。
"老孫啊,咱們認識這么多年了,何必鬧到這個地步呢?"孫衛星語重心長地說。
孫存良平靜地回答:"衛星,正因為我們認識這么多年,我更不能接受這種不公。這不僅關系到我個人,更關系到教育的公平。"
2021年,孫存良的堅持終于迎來了轉機。省紀委巡視組進駐當地,孫存良的舉報引起了他們的重視。
經過詳細調查,南紀成頂替教師身份的違法行為被證實。調查結果公布那天,孫存良站在縣政府大樓前,看著公告欄上的處理決定:
南紀成被取消教師資格和退休資格,相關違法違紀人員也受到了相應處罰。
幾個月后,孫存良收到了60萬元的國家賠償。
這筆錢不僅緩解了家庭的經濟壓力,更讓他看到了規劃未來的希望。
結語
這場持續二十多年的抗爭,不僅改變了孫存良的人生,也引發了社會對教育公平的深刻思考。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我們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公平保障機制,確保每一個孩子都有公平的受教育機會,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
信息來源:
澎湃新聞:《另一個“我”:教師超生被“開除”后遭頂替的22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