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是什么,可能很多人的回答都是不同的。
自古以來,人類文明之所以能夠發展得如此迅速,離不開的是什么——是天才。
人有許多,可能很多人都可以被稱之為天才,但是那種真正的大才卻是少之又少。
有的人只是小聰明,但是有的人卻可以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這一點就相當的難得。
所以世界上不缺少天才,但是最缺的卻是那種,甘愿為人類文明發展而犧牲的天才。
細數當代歷史,每個國家都有那么幾個真正的天才。
英國的天才是牛頓,德國的天才是愛因斯坦,那么中國的天才叫什么呢?
一、真正的天才絕對不是一個領域的天才
無論是牛頓還是愛因斯坦,他們的成就往往都不是集中在一個領域。
同樣錢學森也是如此,他的成就可不僅僅只是在一個領域。
因為他這一輩子,前前后后也是接觸了20多個門類的科學領域。
他最大的過人之處在于,他能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聯系到一起,而且結合得很好。
眾所周知的一點是,錢學森這輩子最大的成就就是兩彈一星,這兩彈就是原子彈和氫彈,這一星指的就是人造衛星。
可以看一下,從核武器到航空航天領域的研究,這涉及到了多少個門類的科學技術。
但是沒想到的是,錢學森竟然都能精通,而且取得了別人無法企及的成就。
當年錢學森在搞研究的時候,那可是什么都沒有,條件那真的是艱苦。
那個時候國家剛剛解放,研究條件不是很好。
但是國家為了讓這些科學家們搞科研,那也是想盡一切辦法,去幫他們提升研究條件。
對于這些科學家們來說,他們搞科研的精神是純粹的,這里面不摻雜一絲一毫的功利因素。
錢學森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帶著自己手下的團隊去搞科研,最終讓兩彈一星成為了現實。
錢學森更令人敬佩的還要數他的無私,他這一輩子就是一個科學家,所以他對于吃喝,穿著根本并不在意。
相反他更是拿出自己科研賺到的費用,用于支援教育,設立專項基金,為的就是讓國家再誕生一些,高質量的科學人才。
所以說,錢學森的純粹令人尊敬,令人肅然起敬。
英國的天才是牛頓,德國的是愛因斯坦,但是要選出一個中國的天才,那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錢學森。
他能在國家最需要他的時候站出來,這一點就很難得。
可以說有一個錢學森,等于擁有了一個科研團隊。
錢學森為近代中國的工業發展,貢獻了很多力量,他的成就與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二、天才沒有天賦真不行
錢學森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天才。
不管信與不信,每一個天才的誕生其實都絕非偶然,要么是基因,要么是有特殊的天賦,否則僅靠自己去學習,真的很難成為天才。
而錢學森就是這樣一個極具天賦的人,他的基因和天賦也足以讓大多數人為之羨慕。
錢學森雖然不是豪門出身,但是家庭條件也是相當不錯的。
老爹家里做絲綢生意,老媽是富商的女兒,所以這也注定了,錢學森這一生與眾不同。
享受到好的教育資源,加上過人的天賦,所以錢學森自小時候起,就跟一般孩子完全不同,他的智慧讓人驚嘆。
知道什么是過目不忘嗎?一個三歲的孩子就能輕松背誦唐詩宋詞,如果覺得這點不算什么,那再加上一些啟蒙的書籍呢?
不僅如此,加減乘除更是心算就可以完成。
當然錢學森的天賦一直延續到了大學,在1929年,他成為了上海交大鐵道機械工程專業的學生。
但是都知道名人的經歷不會這么簡單,同樣對于錢學森來說,他的目標放得很遠。
1934年,錢學森成為了一名公費留學生,這個時候錢學森的天賦真的是相當強大。
航空專業當時就只有那么一個名額,而且錢學森剛開始學的壓根還不是航空專業。
但是他卻能以這個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赴美留學,這樣的水平,一般人肯定是做不到了。
而也正是這個時候,錢學森算是一只腳真正踏進了,航空工程這個圈子。
一年之后,他前往美國留學,這個時候,錢學森真正的傳奇故事才開始。
三、錢學森在美國真的是個寶
美國的科研環境和學術氛圍的確很好。
尤其是在當時的那個時代,想要學習一些先進的學術知識,美國還真就不能不去。
如果是個寶貝,其實在哪都能發光發亮,錢學森就是這個大寶貝。
這人要是開了掛,那么在哪都是無敵一般的存在,在美國的錢學森,那就是開掛一般的存在,一年時間讀碩士,各種課程都能輕松應對。
那個時候他的老師可是世界級的力學大師馮·卡門,而且這個老師對于錢學森這個學生那是喜愛得不得了。
有關火箭發動機的熱力學問題,以及跟火箭相關的一些學術知識,錢學森在這段時間,都有了比較深入的學習。
人家有天賦就算了,關鍵是人家還那么努力,每天都要學習個十幾個小時,白天看書,晚上鉆研課題。
這個時候的錢學森,那進步可以說是飛快。
而且就在這個時候,錢學森還發表了一系列的學術文章,這也讓他成為流體力學領域的重要專家。
錢學森的能力震驚了美國的學術界,他們從來沒發現,這個人竟然這么厲害。
所以在當時的那個時代里,錢學森可以自由進出五角大樓,那個地方可是存放著各種各樣的機密文件。
當時美國火箭和導彈是怎么造的,怎么發展的,以及這一步一步的技術是如何實現的,錢學森都看了個門清。
之所以美國人對錢學森那么放心,說到底還是因為美國人的確很自信。
給了錢學森最好的資源,最好的生活條件,就不信這樣還不能留下他,可他們低估了錢學森對祖國的熱愛。
的確當時的中國受戰爭侵擾,美國卻早已是發達國家,國內的生活條件那沒法和美國相比。
但是即便這樣,錢學森仍舊沒有放棄要回國的想法。
錢學森有多厲害,美國一個海軍部長就曾經說,一個錢學森抵得上五個海軍陸戰師。
其實這個說法也并不夸張,因為他掌握的知識,那的確有這個力量。
再就是到了1949年的時候,新中國成立。錢學森就算在美國待再長時間,他也是中國人啊。
所以此時錢學森也開始打算回國,各種準備都做好了,而美國卻開始出手阻撓。
在美國學習,在美國生活,最關鍵的是,美國的很多機密錢學森都知道了,這怎么能隨隨便便放走錢學森。
所以美國一看,要走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干脆就直接拘留,讓其連逃跑的力氣都沒有了。
可是總是這么囚禁也不是個事,在經過國家的努力周旋后,1955年迎來了機會,錢學森也在這一年回來了。
吃了苦,也受了罪,直到這個時候,錢學森才算是真正的自由。
【結尾】
前段時間在網絡中流傳著一個聲音,那就是很多人都懷念過去的那個時代。
因為那個時代里的學術就是學術,科研就是科研,而專家也是真正的專家。
那個時候的科研很純粹,所有科學家心懷一片赤誠,廢寢忘食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無論環境多差,他們都完全不在乎。
而現在的科研,多少有些變了味道,而有些專家也并非是真正的專家。
以錢學森為代表的科研人員,他們不僅熱愛科研,更熱愛自己的國家,他們會在祖國需要他們的時候,義無反顧的沖上去。
而他們也在中國近代的發展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錢學森的一生堪稱是傳奇,雖然他并不是貧民出身,但是當初他為了回到祖國,也是頂著很大的風險和壓力,受了太多的苦,遭了太多的罪。
不過即便如此都沒能磨滅掉他的意志,最終為我國的國防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這樣的科學家,真的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尊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