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我們回來了!”
2024年9月10日,蘋果與華為兩大科技巨頭同日發布新品,引發廣泛關注。蘋果推出了iPhone 16系列及新款Apple Watch,而華為則亮出了全球首款三折疊屏手機Mate XT非凡大師,展現其在鉸鏈、屏幕技術上的突破。
從市場表現看,華為自去年發布Mate 60 Pro后,在中國市場持續優于蘋果,利潤連增四季度,彰顯其內在堅韌。反觀蘋果,iPhone銷量同比下滑19%,市場份額縮水,面臨華為等本土品牌的激烈競爭,不得不降價應對。
兩大巨頭同日發布新品,不僅賺足了流量,也讓消費者得以直接比較選擇。
然而,蘋果近年來頻遭“缺乏創新”的質疑,新品發布后,這一聲音更甚。相比之下,華為在技術創新上顯得更為激進,不斷推出引領行業的新品。
此番較量,不僅是產品的PK,更是兩家公司對產業未來預判的展示。
1、華為麒麟之才如何自給自足
說到新手機,想起“跌跌撞撞、命途多舛”的麒麟芯片,其實,它不僅是華為的心頭肉,更是國產科技的驕傲。曾幾何時,因外部因素,麒麟芯片如同被困城堡的勇士,空有武藝卻難以施展。然而,華為并非等閑之輩,四年多的默默蓄力,只為在這一日,讓麒麟芯片以王者之姿,重新屹立世界舞臺中央。
這場景,是否比好萊塢大片更為扣人心弦?
回望過去,華為Mate系列手機亦曾經歷“停更”之痛,2021年的那次暫停,讓多少人心急如焚,生怕華為就此隕落。然而,華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風雨之后見彩虹”。沉寂,只為更燦爛地綻放。如今,麒麟芯片回歸,華為Mate系列手機亦將恢復一年一更的節奏,且配置頂級麒麟旗艦芯片,怎能不令人興奮?
回想那段日子,華為過得并不輕松。
然而,正是這股韌勁兒,讓華為將不可能變為可能。這種精神,恰如當下流行的“逆襲”一詞。華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越挫越勇”的真諦,讓那些曾經看輕它的人,如今不得不刮目相看。
?華為最近發布了麒麟9100芯片,?這款芯片亦是華為Mate70系列手機的首選芯片。麒麟9100芯片的設計旨在增加華為手機的賣點,包括首發純血鴻蒙系統(HarmonyOS NEXT)以及配備全新的5G功能。為了應對良品率的問題,麒麟9100芯片將有不同版本,其中標準版搭載麒麟9100S,可能是降頻版本,而Pro系列則搭載麒麟9100。
此外,華為還在不斷推出新的麒麟芯片版本,以滿足不同機型的需求,包括麒麟9010、麒麟9010E、麒麟9010L等,這些芯片在CPU配置上采用了多核心設計,包括高性能的泰山核心以及高效的Cortex-A510或Cortex-A55核心。
華為通過不斷推出新的麒麟芯片版本,旨在提升手機的性能和用戶體驗,同時也展示了華為在芯片設計和制造方面的技術實力。
這是在向全球科技界宣告:華為已掌握芯片制造的核心技術,實現自給自足。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句話用在華為身上,似乎再貼切不過。逆襲成功,華為僅用了四年多的時間,卻難過得像過完一生的劫難。
2、華為三折疊屏手機揭秘,AI新技術能否改寫手機使用場景
有博主宣稱“華為好事成雙,矩陣加持!”
讓人不禁猜測:華為大事要發生了?
“大事之一”就是“已經揭幕”的他-“華為Mate XT非凡大師”!三折疊設計、超大折疊屏、精湛工藝,這款產品的問世,并不僅僅是一次技術上的突破,更是“透露 ”華為對智能手機市場未來趨勢的把握。
華為Mate XT非凡大師的成功,首先歸功于華為對創新的執著追求。通過不斷的技術研發與突破,華為成功推出了這款具有顛覆性意義的產品,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于大屏、便攜、高性能的多元化需求,更引領了智能手機行業向三折疊時代邁進。
然而華為Mate XT非凡大師也面臨著不小的市場挑戰,高昂的價格、復雜的設計以及維修成本,都可能成為消費者購買的障礙。
一方面,持續創新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企業需要不斷投入研發,推出具有顛覆性意義的產品;另一方面,企業也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與消費者需求的變化。
對于這款三折疊屏手機的定價,市場上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某博主此前透露這款手機的對標產品為iPad,現階段產量非常少,價格創下新高,隨后,該博主也表示隨著供應鏈的跟進和技術的普及,價格也會逐漸降下來。
而關于其搭載的麒麟芯片,某博主在評論區回復網友時透露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全新華為9系芯片今年就會發布!
在系統方面華為也展現了其強大的創新能力。
基于HarmonyOS NEXT“一次開發多端部署”的特性,一些視頻或應用,在此三折疊屏設備上,能夠自動調整布局,進行屏幕尺寸適配。這一創新有望解決部分折疊屏手機“黑邊”的困擾,為用戶帶來更加沉浸式的使用體驗。
3、華為芯片全產業鏈布局,能否改寫科技版圖
華為不止手機“突圍破局”,而是華為芯片全產業鏈布局已成!
繼蔚來推出5nm車規級芯片之后,更重磅的國產芯片信息來了。這一次,華為就是在向世界宣告:我的芯片已經足夠“安全”。
實際上,海思可能比大家想象還要“厲害”。這是一家在芯片領域幾乎“無所不包”的公司。
5G基帶、Wi-Fi、蜂窩IoT以及手機、平板、車機SOC,這些海思全部都有。除此之外,海思還能造星閃芯片、家電MCU芯片,甚至可以做時鐘、接口、電源管理等消費類電子芯片。除此之外,海思還能制安防、能源、工業、工控等企業級芯片,和具有神經網絡能力的AI級MCU、AI級MPU芯片。簡單來說,海思的性能芯片,能夠與高通、蘋果競爭,亦能夠與英偉達競爭。
華為海思的回歸,不僅意味著芯片制造全產業鏈的掌控,更是華為智駕向中端市場滲透的信號。未來,當華為智駕放到15萬級別,那將是一場真正的市場風暴。
雖然目前來看,成本還沒有降下來,良品率的問題也讓產能沒有完全放開,純物理成本比臺積電同制程芯片高出40%以上。但有了這個開始,后續的改良只是時間問題。
從鴻蒙智行的車機芯片表現來看,華為用7nm制程的芯片,可以與5nm的芯片打個旗鼓相當。但要徹底打通國內5nm產業鏈,只靠華為顯然還是不夠的。最近蔚來曝出5nm車規級芯片流片成功,背后也有海思的身影。很快,后續小鵬、理想的芯片也出來了,比亞迪也開始向更高制程的芯片進軍。這說明一點,國內的芯片產業已經是多點開花,而不是以前的一枝獨秀了。
然而,高價并非華為的名片。
近兩年,華為的智能駕駛技術確實大放異彩。鴻蒙智行推送了V3.3.8智駕版本,這意味著華為“無圖NCA”已經正式落地。但隨之而來的,是華為智駕的高價標簽。問界新M7 Ultra和問界新M5的高起售價,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標配了ADS 2.0。包括阿維塔、極狐等車型,搭載華為智駕的版本同樣價格偏高。這讓很多人對華為智駕望而卻步,認為它只是高端市場的奢侈品。
但巔峰時期的華為,強的不僅有高端旗艦,中端市場同樣強勢。榮耀20系列首銷開售僅5秒銷售額就突破億元,那時候的華為,無論是高端還是中端,都能搭載其高端芯片。雷軍都曾感慨,“一枝獨放不是春”。所以華為從來就不是只能做高端,只是現階段確實芯片產能和良品率受限,成本下不來,不得已只能集中有限的資源全力沖擊高端。
不過隨著海思的回歸,這種局面很快就能打破了。華為已經開始動起來了。全新的深藍S07打出了“左手超級增程,右手乾崑智能”的口號,搭載了華為的ADS SE智駕系統。這也是華為智駕第一次賣到20萬以下。這套系統非常有意思,首先是“戰斗性十足”,只要前車車速低于系統設定速度,基本是逢車必超,而且還會右向超車。至于車道保持、進出坡道等等功能,實現得也非常好。
深藍S07作為“首位帶貨人”也是非常夠格的。銷量夠高,本身性價比也很突出。有了華為智駕的加持,當然還有電池、電驅系統的升級,整個定位也提升了不少。
而華為的另一張牌,則是嵐圖知音。
這款車堪稱新一代國產純電SUV的代表。基于最新的純電架構打造,“得房率”高達71%。B級SUV的身材卻有C級SUV的空間,還擁有901km的同級最長續航和最新的800V碳化硅架構以及5C充電能力。再加上華為智駕的加持,單從產品力來看,嵐圖知音已經全面壓倒特斯拉Model Y。
華為智駕往中端滲透,選擇嵐圖和深藍這兩個合作伙伴還是非常契合的。都說華為只做高端,實際情況是被現實逼的只能做高端,這家企業過去幾年都是在負重前行。
從深藍S07和嵐圖知音來看,華為智駕已經滲透到了20萬級別,其實已經相當平價了。畢竟理想這些新勢力做的智駕也不便宜。不過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當華為智駕放到15萬級別時,那將會是絕對的大殺器。想象一下,“華為+比亞迪”的組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回望過去,華為在芯片領域的歷程充滿了曲折和挑戰。但正是這些挑戰,讓華為更加堅定了自主研發的決心。如今隨著海思的回歸和全產業鏈的布局完成,華為無疑將在芯片領域掀起一場新的風暴。而這場風暴的中心,就是華為智駕。
從高端到平價,從鴻蒙智行到深藍S07、嵐圖知音,華為智駕正在用它的實力和創新改變著行業的格局。未來,當我們再次提及華為時,或許不再只是那個高端市場的領導者,而是一個真正能夠深入人心的科技品牌。
作者|李佳蔓
編輯|胡展嘉
運營|陳佳慧
出品|零態LT(ID:LingTai_L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