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紡織業的技術進展,似乎把循環經濟的愿景又拉近了一點。
很多服裝品牌做夢都想實現“從織物到織物”的紡織品循環:回收舊衣服,循環再造成新衣服。
H&M在網頁上提出的口號,“讓我們實現閉環”
閉環目前尚未實現。但是在營銷渲染之下,很多消費者都已經相信了。不少服裝品牌和上游的纖維材料品牌,在宣傳的時候常常提到“只有15%的紡織品被循環利用”“只有1%的衣物再生成為衣物”等等,仿佛他們的產品真的是從廢紡中再造而來的。
這樣透支消費者的期待是不對的。
如今舊衣服可以循環制造成別的東西,比如無紡布、填充物、紙、建材、花壇、井蓋以及其他離譜的東西,但就是難以重新做成衣服。 同級循環,這似乎是紡織業循環經濟的最后一塊拼圖,它能被找到嗎?
廢紡能制成的地板板材 圖源|纖循新材官網
同級循環確實在特定面料上被小范圍實現了。例如在2019年,瑞典公司Sodra實現了 棉織物的“從織物到織物”閉環 。Sodra真正使用消費后(post-consumer)廢舊紡織品,采用特殊工藝溶解其中的棉,生產出高品質的纖維漿,可以用來重新紡成紗線。如今Sodra有6000噸的再生漿產能。
在那之后,瑞典和日本的一些公司實現了類似的工藝,具備千噸級的再生漿產能。這些再生漿通常會交給中國的頭部纖維廠商(賽得利、唐山三友、新鄉化纖等),與原生漿配比之后,紡成紗線。棉織物的循環再生,目前有三個特點: 產量少,被國外壟斷,價格高。 所以到了終端品牌那里,只分散使用在一些可持續概念產品中。
大宗的廢紡在中國。我們只有實現循環工藝的國產化、規模化,才談得上真的建立循環經濟。
著陸TouchBase挖到了這樣一個好案例,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新的思考、一種振奮人心的體驗。
兩行業交匯契機
錦江酒店(中國區)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下稱“中國紡聯”)從2022年開始,發起酒店業廢紡循環利用試驗。這個項目希望從酒店業的大宗廢紡開始,驗證高價值循環的可能性。最為振奮的進展在于,項目合作方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這是一家上市公司,纖維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成功實現廢舊棉織物的高值化綠色循環利用。目前千噸級廢舊棉紡織品溶劑直紡再生纖維素纖維試驗線正在建設中,預計2024年底投產。
酒店業向來是紡織品的消費大戶。酒店業要用到大量的毛巾、浴袍、床單、被單,它們在行業術語中被統稱為“布草”。布草需要每隔一段時間換新。大批量廢舊的布草需要處理,量大、標準化程度高。
相比 材料成分復雜的 服裝,這些布草更容易進行技術處理。布草回收的需求似乎顯而易見,為什么是當下才付諸實踐?
“從織物到織物”的高價值閉環循環一直難以實現,主要原因在于兩個成本。
一是收集成本:把廢舊紡織品從消費者手上成規模地收上來,并且按照紡織材料分好類,以便后面的技術端針對材料做循環再生處理。
二是技術成本:把舊的紡織品回爐再造,分解成纖維原料——相關的技術專利雖然層出不窮,但往往付出高昂成本得到的再生料,品質不如原生料,在市場中沒有競爭力。
這兩個問題,單靠任何一個企業都是解決不了的。兩個困難互相制約,使得任何一個都無法單獨被解決。
那為什么閉環現在又可行了呢?因為2022年起,至少三個關鍵的時機開始成熟。
首先是國內紡織行業本身的綠色轉型熱望。尤其是上文說到的棉織品再生,它屬于紡織業當中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產業。這是一種“用木頭織布”的工藝:把植物原料(棉、麻、木、竹、草、秸稈等)中的纖維素溶解成分子水平,再重新聚合產生“再生纖維素纖維”(又稱為粘膠纖維 、人造絲、人造 棉)。這個賽道看起來很環保,但它其實在生產過程上是高污染、高耗能的“兩高”行業,急需尋找全面綠色轉型的技術出路。圍繞廢棄棉織品的技術研發和轉型,可能是一個出路。
后面會更具體講到這個子行業 ,為了表述方便,我們權且只用它的俗稱“人造絲”(忽視幾個相關術語之間的區分,還請業內讀者見諒)。
第二個契機是ESG理念的爆發。中國“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目標是在2020年9月提出的。到了2022年,各個行業都已經開始思考自身可持續轉型策略,并且發布ESG報告,包括酒店業、紡織服裝業。
第三個契機,是廢紡循環的制度環境日漸成熟。當年3月,發改委、商務部、工信部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實施意見》。同期,中國紡聯密集推進了很多行業綠色轉型的工作,制定行業規范、搭建技術平臺。
酒店業和紡織業都有動力做一些可持續方面的創新。對于酒店業來說,2022年之后行業開始走出新冠陰霾,重拾增長,并且希望在增長方式上做出創新。加上中國紡聯的牽線搭橋,紡織和酒店行業之間建立起合作的生態。
這個合作當中的分工也很明確。錦江 酒店(中國區) 克服收集成本,提供規?;?、標準化的廢紡原料。新鄉化纖 等合作再制企業 克服工藝成本,開發廢紡的高值利用技術。 理論上,這是一個“從棉質布草,到人造 絲 ”的閉環、高值化利用路徑。
有意思的是,紡織業的閉環循環實驗,總是需要借助跨行業合作的力量。在國內這個項目有錦江酒店的主導,而前述的瑞典公司Sodra本質上是一個林業公司。紡織行業的上游,是化工產業或農林產業,紡織行業的循環經濟,必然要依靠更廣泛的產業轉型。服裝品牌們想要的“閉環”,其閉合之法必然要到服裝業之外去尋找。
酒店業的動機與行動
酒店業和紡織業合作探索布草循環,各自有一些立場考慮。
和如今很多行業一樣,酒店業也在思考自己能夠拿出什么樣的“可持續名片”。關于酒店能夠為可持續做什么,2022年世界旅游及旅行業理事會(WTTC) 會同包括錦江酒店在內的行業伙伴 做了一個匯總,稱為“酒店可持續發展基準”。“基準”一共十二項如下:
酒店可持續發展基準
錦江酒店也是“基準”的積極參與者,但布草循環已經超出了“基準”的范疇。相比于“基準”當中現有的舉措,布草資源化回收的實現需要更高水平的行業領導力。正如中國紡聯環資委王琳主任的評價,說該項目把錦江酒店(中國區)放在了全球學術界、全球紡織行業關注的焦點上。最終的結果,可能導致酒店業和紡織業可持續策略的變化。
雖說意義重大,但可持續不能脫離做生意的本質。 錦江酒店(中國區)旗下近13000家酒店,絕大多數是加盟店。 作為酒管企業而言, 布草回收循環具備投資回報率 是對投資人負責,也是可持續發展之長期價值 。
錦江酒店(中國區)曾在旗下酒店做過調查,發現少部分酒店把廢舊布草改造利用,主要是改成抹布之類的清潔用品;大部分酒店會把廢舊布草賣給低值回收商,甚至干脆扔掉。
廢紡壓塊機的出料口。廢紡的一個常見的粗放利用路徑,是破碎之后壓成圖中這樣的燃料棒,用作燒鍋爐的燃料
錦江酒店(中國區)面臨的第一個任務,找到比老方法回報更高的循環路徑,為酒店和高值回收商之間建立橋梁。 錦江酒店(中國區)最先打通的是物理回收路徑。把布草裁剪、開松,然后制作成質感要求沒那么高的紡織品,比如地毯、帆布袋、拖鞋籃等等。到2023年,“從棉質布草到人造 絲 ”的化學法回收路徑在新鄉化纖的實驗室中被實現,整件事的意義一下子就重大了起來。
具體一件廢紡會走物理還是化學回收路線,取決于它的材質。不同材質的布草對應不同的回收路徑 圖源|《酒店廢舊布草資源綜合利用研究報告》
為了輔助 長期規?;\營,項目組聯合開發 了一個名為“循環布落”的小程序。這個小程序就像順豐取件一樣,有回收需求的酒店在小程序上下單,廢紡的 物流 商就在小程序上接單。
最初錦江酒店(中國區)旗下的 錦江之星、白玉蘭 、7天 品牌共7家酒店參與試點,證明了布草循環的經濟可行性,其投資回報率約為15%。
錦江酒店(中國區)的另一個重要任務,是證明新的循環路徑是真正環保的。 這需要用到紡織品全生命周期的環境數據,由中紡聯和工信部電子五所協助完成。(各個行業協會為行業數據庫、核算規則所付出的努力非常值得了解,但這里暫不贅述。)
全鏈路的環境效益計算表明,新的循環舉措在節能、碳減排、污染物減排上都優于廢舊布草的傳統處置方式。
錦江酒店(中國區)算過一個賬,公司旗下的所有酒店,每年的布草預計有9480噸的回收量。而全國的酒店住宿業,一年產生的廢舊布草約有9.9萬噸。如果按照項目試驗路徑進行資源化回收,酒店實現減碳的當量大約是布草的1/10。
減碳量不算很大,但這還沒完。 如果廢舊布草全部再生成為紗線,對原生紗線形成替代,那么將產生5倍于布草總重的減碳當 量,在紡織業中產生非常可觀的減碳效益。
總之,布草循環既具備經濟可行性,又具備環境效益。 它最終能不能在錦江酒店乃至整個酒店業鋪開,取決于技術產業化的進展。
如今,千噸級布草回收產業的投產已經箭在弦上。
人造絲產業,動機與行動
在 紡織業的再制企業這邊,對布草循環的愿景稍稍不同,更加看重綠色技術的國產化突破,把國內的紡織行業推向更高附加值、更綠色的發展軌道。
人造 絲 產業和廢棄布草之間有一種“相互救贖”的關系。
“用木頭織布”的人造絲技術,其實早在1891年就被發明出來了。人造絲(粘膠) 的產業化有超過一個世紀的歷史。到20世紀下半葉石油基化纖(滌綸、錦綸等)問世之后,人造絲在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究其原因,人造絲比石油基化纖貴,且工藝的污染強度高:為了從植物原料中取得纖維,先要將原料放進高溫強堿溶液中浸煮,然后用硫酸析出其中的纖維素。過程中排放堿性廢水、酸性廢水和含硫廢氣,同時消耗較多的電力。
除了高污染、高能耗問題,由于人造絲最上游是林業,產業的早期發展伴隨著毀林風險。
這些劣勢使得發達國家在20世紀末逐漸淘汰了人造絲產能。如今中國的人造絲產能占全世界的70%, 對其生產企業的環保措施審核也非常嚴格,需要達到綠色工廠的相關標準。
然而,隨著氣候變化危機的降臨,人們開始發現人造絲無可比擬的優勢。 相比棉花,人造絲可以用木、竹、草來生產纖維,不多余占用土地;相比石油基化纖,人造絲又具有可降解性。如果對人造絲生產工藝進行優化,解決環 保 問題,能建立起一個可持續、 更低碳綠色的 生物基 纖維 產業。
人造絲產業的命運柳暗花明。
目前人造絲面料占世界紡織原材料總產量的6%,圖中綠色的纖維素纖維即人造絲 數據來源 | 再生纖維素行業綠色發展聯盟2022可持續發展報告
更環保的工藝在2000年前后實現產業化,其中代表就是萊賽爾。在新工藝條件下,人造絲賽道更是在2022年之后誕生了國內第一批“零碳纖維”產品,例如賽得利旗下的優可絲,同年出現在安踏在2022年ESG報告中。但是相關的核心工藝被外國壟斷,國內還處于追趕階段。而新鄉化纖正是中國自主研發相關技術產業化的重點單位之一。
對于國內的人造絲行業來說,沒有綠色轉型,就沒有增長。 工信部今年更新了對行業規范條件(《粘膠纖維行業規范條件(2024版)》),在維持嚴控立場的同時,鼓勵新的綠色原料、綠色工藝的使用。
今年4月,新鄉化纖的一座新產業園奠基。這個產業園投了3.91億,包含三條中試線。其一是1000噸處理廢舊布草的產線,其二是5000噸的菌草生物質纖維產線,其三是1000噸離子液法再生纖維素纖維產線。(其中,菌草是一種生長在貧瘠土地上、可用于生態修復的草,外觀類似蘆葦。而“離子液法”則是人造絲中最先進的技術路線 之一 。)三條中試線是新鄉化纖“綠色突圍”的三個方向。
廢舊布草中試線所使用的循環工藝,被新鄉化纖稱為“DT溶劑法”。該工藝歷經7年的研發,使用的DT溶劑似乎不同于 粘膠 典型技術路線所使用的溶劑,完全跳過了常規化學回收法中產生污染的工藝過程。 但新鄉化纖并未公開其具體組分。
從結果上看,“DT溶劑法”工藝簡化、過程環保,“徹底顛覆了傳統紡織再生流程”。
新鄉化纖的董事長邵長金曾樂觀地表示,公司計劃到“十五五”期間,用新的工藝全面推進對傳統工藝的替代。
未來將如何展開
紡織業的循環經濟,我們距離“終局”還有很遠,但已經能看到一些通向終局的技術方案。布草循環項目相關方,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1、產線仍需更多的廢紡供應
當下項目技術端的核心任務是實現廢紡利用的中試生產。
據著陸TouchBase了解,僅憑酒店行業現有的廢紡供應,不足以從供應側支持人造絲綠色工藝的全面產業化。廢紡循環項目還需要尋求其他的廢舊棉織品來源。除了需要其他酒店集團的加入外,社會各界的棉織品、制服、校服、飯店桌布等等都值得參與。
希望有更多的棉織品消費企業,參與到循環經濟的行動中。
2、錦江酒店(中國區)的下一步計劃是什么?
錦 江酒店(中國區)向著陸TouchBase解釋道,公司期待能夠通過數字平臺的優化迭代,實現循環鏈路的暢通。對內實現規模化的高效廢舊布草收集,并以標準制度建立,規范廢舊布草管理;對外借由項目多方合作力量,共同探索實現以市場化定價,適合長期運行的商業運作模式。
這將會是錦江酒店引領酒店業可持續變革、提升品牌價值的一個很好的機遇。
此外,錦江酒店(中國區)項目中與中國紡聯、工信部五所在碳數據測算及披露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將持續以數據可信為原則,共同致力于循環經濟語境下的規范信息披露。
3、未來,服裝業能否加入?
服裝業能否加入“閉環循環”?這里,我們好像以一個諷刺的角度回到了文章開頭的話題:很多服裝品牌以實現閉環循環為目標,但服裝品牌可能是紡織業循環經濟中的“后來者”。
致力于“閉環”的服裝品牌著實不在少數,圖為SHEIN的ESG報告中展示的循環模式理念圖 圖源|SHEIN2023年ESG報告
服裝品牌需要提升大宗、標準化廢紡的供給能力。比如消費者建立更好的連接,把舊衣服更低成本地實現再集中。另外,服裝品牌可以用新的技術手段,降低廢舊服裝的分揀成本。
目前RFID技術在廢舊服裝分揀上的潛力已經受到關注。很多品牌已經在衣服里使用了柔性RFID標簽(見下圖),以此實現了零售的智能化——比如你購買過優衣庫,就應該體驗過它的傻瓜式結賬方式。這種技術也可以用到廢舊服裝的分揀中。
服裝零售業RFID技術服務商Checkpoint為一些品牌制作的智能標簽 攝影 | 袁子奇
服裝行業也在等待更具適用性、更魯棒的回收技術。目前棉織物循環工藝的開創者Sodra,已經能做到回收棉纖占70%以上的混紡料,并接受白色、米白色或小比例的印花。循環技術靈活性的提高,能夠為服裝業打開一些行動的空間。
棉只是纖維中的一種。為應對服裝材料的多樣性,回收手段也會是不用技術的組合設計。滌綸循環在未來幾年也將迎來產業化上的突破。例如法國企業Carbios已經用酶方法把PET的聚合物還原成分子(對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首個5萬噸的工業化產線將于2025年投運,并已進軍中國市場。
最后,我們或許不必對“閉環”太過執著。 跨行業的循環是必要的,也是再正常不過的。循環經濟構建需要多個行業合力,在材料的全生命周期尋求最優方案。
參考資料:
可持續發展網:化舊衣垃圾山為金山銀山——深度解讀《關于加快推進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實施意見》。
澎湃新聞:人造絲,小而不美的賽道竟被熱炒?
紡織導報:廢舊紡織品化學法回收技術進展。
新鄉白鷺:喜報!公司榮獲2024金磚國家工業創新大賽總決賽優秀項目獎。
新鄉白鷺:循環驅動,共塑新質生產力丨公司與中國紡聯共同啟動酒店廢舊布草資源化循環利用規模化推廣項目。
再生纖維素行業綠色發展聯盟官網:再生纖維素行業綠色發展聯盟2022可持續發展報告。
中國紡聯環資委:酒店廢舊布草資源綜合利用研究報告。
撰文 | 袁子奇
編輯 | 國佳佳
排版 | 馮莎莎
題圖來源 | 視覺中國
星標我們,及時獲取一手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