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毛澤東軍事文集》和毛主席、朱總、李先念主席、陳云、徐帥《年譜》及《歷史的回顧》等信史/文獻:
公元1936年11月2日,徐陳向軍委并總部報告:現“我方決先向大靖、古浪、平番、涼州行…。”
軍委在“當天/次日”回電示之后,長達一周多、百八十余小時以上的時間,未再收悉到徐、陳電報…。
期間,莫斯科電告黨中央:“決定不從外蒙幫助,改從新疆幫助”;詢問“你們可否占領甘西來接收(軍援)?采用何種具體運輸?”8號,黨中央回復莫斯科:“從哈密運送物資的辦法對于我們主力紅軍已經沒有用處了…。”“我們可以命令他們向哈密方向前進,但要經過五千余里路程,需要許多時間…除非你們能用汽車將物資送到安西,否則…是不可能的。”從此以后,莫斯科、保安之間再無“俄軍援”之電報往來。
11號二十時,毛、周電詢“徐陳部情況”,給出“或西出或東返”二選項。
隔日,徐陳于古浪縣大靖附近召開“西路軍軍政委員會議”:一致同意西出接近新疆。后來,徐帥強調“我們同意西進,是要一鼓作氣插過去”,“拿到俄軍援再回頭來打青馬”。當天下午,徐陳發出《戌文酉電》(11月12日十七時~十九時)報告軍委并總部…。
《戌文酉電》沒有如實反映“西軍會”一致同意的意見,而是著重于“第一步以主力迅速進到涼州地區”,“第二步…主力擬進占甘州、肅州地區”,“現決在甘、涼、肅、永、民創造根據地,不在萬不得已時,不放棄涼、永”。換句話說《戌文酉電》,顯然是悖逆徐帥“一鼓作氣插過去”原則精神的!
更要命的是:《戌文酉電》首次或率先“自己賦予了自已”創造根據地之任務一一再接下來的百三十天左右,這成為徐、陳間的嚴重分歧與對立。
似乎,徐帥完全不清楚落款“徐陳”的《戌文酉電》及其內容……?
黨中央和軍委對《戌文酉電》的答復是“同意向涼州進”一一未見有贊成或支持“在河西走廊創建根據地”的點點意思!
19號,王樹聲、孫玉清兵殤古浪城后,徐陳部折損一翼。大略是在今“武威火車站”一帶,徐、陳間爆發面紅耳赤爭吵。
爭吵了好大一陣子,核心的問題還是:“或者走走停停創建根據地,或者一鼓作氣插過去拿到俄軍援再打回來”之行動方針的抉擇…。
也就在徐陳各執己見、僵著之際,他們收悉到了一封“中央電示”(徐帥謂之“尚方寶劍”),肯定/支持了陳昌浩主張、亦即是《戌文酉電》核心內容或精神。
【注示:有諸多信史、能夠充分的證實:那封“中央電示”非出自黨中央張聞天、毛主席、周總理和朱總司令等筆下,而系張氏個人編撰、偽造的“林育英、朱德、張國燾、周恩來致徐向前、陳昌浩”電報一一筆者擬稍后以專題文章敘釋之。】
獲欽賜“尚方寶劍”的陳氏,不僅排斥/拒絕了徐向前正確的意見,還事實上霸道/壟斷/獨裁/專制了軍事指揮權。之后,四方面軍戰斗力之靈魂人物一一徐帥“邊緣化”了,四方面軍過往之輝煌亦隨之遁形……。
1937年3月14日,依“石窩會議決定”,徐陳離隊東返。
至此,我軍二度欲獲“俄軍援”行動,再次遭遇慘敗!
“五.一”前后,左支隊幸存的四五百人陸續抵星星峽,盛世才的兵、開著俄式的大卡車也到了那里,他們帶來了紅旗、面粉、牛羊肉和蔬菜,但沒有俄制式的一槍、一炮、一彈…。
蘇聯紅軍元帥、前駐華軍事顧問團長崔可夫著《在華使命》敘事:斯大林說“蔣介石有美國和英國的援助,毛澤東是永遠得不到這些大國的支持的”;“照理說,中共對我們更親近一些,主要援助應該給予他們。但是,中共要成為反侵略的主力軍/領導者,還顯得太孱弱了一一中共和紅軍似乎就沒有資格獲得軍援”。
中共軍事顧問李德/奧托著《中國紀事(1932--1939)》敘事:“蘇聯的物質和技術援助,主要對南京政府有利;對中共和紅軍則主要是藥物和醫療設備,以及報紙、雜志、馬列經典著作”;故謂之“武器都交給了資產階級,書籍都給了無產階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