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折翼天使》專欄。這個專欄是一個充滿溫情與力量的舞臺,我們旨在通過真實而感人的故事,展現殘疾人群體的堅韌、勇氣與夢想。
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郭瑞珊的故事,一個從唐山大地震的廢墟中涅槃重生,用堅韌和勇氣書寫人生傳奇的女子。
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在唐山人沉睡之時,唐山市豐南區一帶突然發生里氏7.8級強烈地震。23秒鐘內,高樓大廈被夷為平地,房屋損害極其嚴重,供水供電系統全部癱瘓。年僅4歲的郭瑞珊,也被壓在一片廢墟之下。
▲大地震后的唐山市一角。
地震之前,郭瑞珊還是一個懵懂的幼童;災難過后,她因失去行走能力,成了救援人員口中的可憐“丫頭”。為了“追趕”小伙伴們,她曾撐著小板凳、拖著身體在地上努力“行走”,卻始終無法同行。那時,她才明白自己與他人不同。
對于地震時的經歷,尚且年幼的郭瑞珊記憶并不多,只依稀記得自己在睡夢中被倒塌的房梁壓住腰部,被救出后一直暫住在臨時的救治點?!澳棠淘诘卣鹬须x世,我的雙腿也在地震中被壓壞。”郭瑞珊說,當時她還年幼,并不知道“不能走路”意味著什么,只知道自那以后,無論去哪兒,總會有人抱著自己。
時間過得很快,郭瑞珊漸漸長大,到了要上學的年紀,無憂無慮的童年也漸漸遠去?!耙驗槲颐靼琢俗约号c別人的不同,知道了殘疾人的意思?!惫鹕赫f,因身體原因,當地沒有小學愿意接收她,而每當她看見別的小伙伴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去上學時,就忍不住羨慕,想要和大家一起。
但因脊柱神經受損,下肢行動受限,郭瑞珊無法獨立行走,只能用手撐著小板凳,拖著身體一步一步往前挪?!拔业男愿衿鋵嵑芫髲姡瑸榱四茏飞闲』锇閭兊哪_步,我就這樣使勁往前‘走’,腳跟擦出傷口,破皮出血也不管,反正我也感覺不到疼?!惫鹕赫f,無論她怎么追趕,始終無法跟上小伙伴的腳步,反而讓自己腳上的傷口逐漸惡化,引起了并發癥,導致她有一段時間經常發燒頭疼。
掀起裙擺,郭瑞珊的雙腿露了出來,有些浮腫,又有些扭曲。她說,幼時的“追趕”讓她腳上的傷口惡化。醫生曾建議她截肢,但都被她和家人拒絕了,“父母他們是希望整個人身體‘完整’,而我則是想著也許有一天我還能站起來?!?/p>
郭瑞珊說,那時候,曾陪伴她的醫療人員已經離開唐山,城市里更多的是前來援建的工程師和建筑工人。因無處傾訴、不敢面對,她將自己關在房間里,一遍又一遍地哭。而只要身體一難受,她就會埋怨周遭的所有,認為全世界都對不起她,對身邊的親人發著脾氣。
直到有一次,郭瑞珊突發高燒,她在中途醒來時,看見的卻是自己70多歲的姥姥在大冬天里,將雙手放入冰水中侵泡,徹底濕透后才拿出來覆在她身上,一遍遍為她降溫、按摩。
“姥姥把我抱在懷里,默默地哭,眼淚掉在我臉上,很燙也很‘疼’?!惫鹕赫f,那一刻,她突然就不委屈了,像一瞬間長大了一樣,不再糾結殘疾這件事。
自學成才的“小才女”
直面殘疾后,郭瑞珊變得振作起來,開始向哥哥、向身邊的朋友借閱課本與書籍。她喜歡在家里,一邊聽著廣播,一邊看著課本。在自學完小學課程后,郭瑞珊又想辦法淘了許多報紙與雜志,嘗試自己寫稿。每當有自己滿意的作品她都會投稿,雖然常常石沉大海,但她仍舊樂此不疲。
在郭瑞珊16歲那年,《中國青年報》錄用了她的文章并刊發了出來。后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唐山勞動日報》、唐山人民廣播電臺等媒體也開始陸陸續續刊發她的文章。一時間,郭瑞珊成了親友口中的“小才女”。而她自己也逐漸變得自信、勇敢了起來。
再后來,郭瑞珊進入唐山市殘疾人職業技術學校求學。她的好學、開朗、樂觀獲得了眾人的喜愛,每當有活動或是會議舉行,她都被選作學生代表上臺演講、表演。
輪椅上的冠軍夢
憑著一股子沖勁兒,1993年,郭瑞珊入選國家輪椅網球隊,成為一名國家級運動員。通過艱苦訓練,4年后,僅25歲的郭瑞珊代表中國參加在日本舉辦的世界輪椅網球大賽,在戰勝了17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后,一舉奪得世界冠軍。
回憶起那段經歷時,郭瑞珊激動不已。她說,自己當初在訓練時,老是在接球時摔出輪椅,為了不耽誤訓練,她只好用寬帶子和繩子把自己和輪椅緊緊捆在一起——腰用寬帶子固定在輪椅上,腿用繩子固定在輪椅上,只有手是靈活的。“人確實沒再摔出輪椅了,只是連人帶輪椅一起摔出去。”郭瑞珊說,就是這樣的硬扛硬打,他們才會在最后戰勝困難、戰勝對手。
投身公益 用愛點亮希望
1997年,已經退役的郭瑞珊借助各地殘聯或公益組織的幫助,開始在全國進行公益演出。每到一處地方,她總會拿著話筒講述唐山大地震的故事,并現場尋找曾經的恩人們,“我能力有限,可能無法做到物質上的回報,但我仍舊想對恩人們鞠躬道謝,為他們唱唱歌。”
▲每次活動結束后,郭瑞珊總會收到觀眾們的來信。
最終讓她停下巡演腳步定居成都的原因,卻是那場舉世震驚的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0級大地震,69227名鮮活的生命定格在了這一刻。
“我想去汶川,去災區參與救援,但實際情況并不允許?!惫鹕赫f,災情發生后,她就想去災區做志愿者,但受自身條件限制,以及震后災區的不穩定等因素,她沒能在地震后及時趕赴災區,只能不斷地聯系災區政府部門,進行志愿協調。“作為唐山大地震的親歷者,我比任何人都懂災民們最需要什么。但我也明白,我不能在關鍵時刻給救援人員帶去任何的負擔?!?/p>
▲郭瑞珊在災區做志愿者時的照片
2009年,通過相關的聯系,最終,郭瑞珊與其他幾名志愿者一同趕到青川,為那里的災區人民做心理輔導。在災區,郭瑞珊認識了一名幸存者,“是一個老阿姨,地震中她失去了8個親人,全家僅剩她一人。”郭瑞珊說,當時老阿姨不吃不喝,只呆呆地坐在可以看到廢墟的地方,怎么勸都不愿意離開,說要在這里等她的親人回來。
回憶起與老阿姨相處的大半個月,郭瑞珊最常說的是自己的經歷,“我告訴老阿姨,我是唐山人,也在地震中失去了親人,還殘疾了,因為愛一直努力活著。我還告訴她,震后重建的唐山已經越來越漂亮了,四川也會變好的?!焙髞恚瑑扇耸旖j后,老阿姨將郭瑞珊當作親人,在她的寬慰、開導下慢慢走了出來。
▲郭瑞珊離開災區,被幫扶大娘淚流不舍
此后的時間里,郭瑞珊依舊坐著輪椅四處奔波。特別是在玉樹地震后,她第一時間與當地宣傳部聯系,想要過去支援。但因當地地處高原,且余震情況不穩定,工作人員婉拒了她,并告訴她,“其實我們這邊現在什么都不缺,就缺精神?!焙髞?,在得知有地震傷員轉運至成都華西醫院治療,郭瑞珊便帶著自己的殘疾人團隊前往醫院看望傷員,“除了關心,更多的是開導,讓他們看看同樣是肢殘的我們,一樣可以樂觀堅強。”
這樣的暖心故事在郭瑞珊的人生經歷中還有很多,據不完全統計,自1997年開始全國性質的公益巡演起,27年里,郭瑞珊以志愿者的身份累計參與了上千場公益活動,更多次“逆行”至震后災區,進行心理撫慰和慰問演出。先后被市區街道社區評為:成都好人榜、優秀志愿者,優秀共產黨員、自強模范、最美黨員、優秀黨員志愿者,學習標兵等稱號。
▲郭瑞珊在廣元市“傳承蜀道文化助殘文創增收”啟動儀式上演講
現在為了幫助更多殘疾人創業增收,郭瑞珊與同樣熱愛鉤針的殘友開辦了“珊珊巧手屋”手工坊,只要有時間了,他們就聚在一起研究花型,交流鉤法,尋找銷路。啟航公益也在成都大運會火種交接儀式、“麻辣天使”網絡營銷大賽培訓儀式、殘疾人勵志巡講等活動中為郭瑞珊提供展示展銷機會,對接銷售渠道。
在一次活動中,郭瑞珊認識了一位殘疾人企業家,他聽郭瑞珊講述了她們創業的故事,當即表示要買3000元的毛線花作品,給他的員工發福利,并以此來激勵員工們。收到貨款后,郭瑞珊帶著殘友姐妹們吃了一頓大餐,然后按每個人鉤的花的數量把錢分給了大家,讓大家實實在在的獲得了收入。
在此,我們也呼吁社會各界,關注并支持像“珊珊巧手屋”這樣的公益項目,為更多殘疾人提供展示自我、實現價值的舞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