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會之后,國乒似乎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跡象,這些跡象猶如陰云,若不加以重視,可能會對國乒這一榮耀之師的長遠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世界第一負責拍廣告,世界第二負責奪奧運冠軍。
在商業利益與競技體育的理想追求之間,似乎出現了一種微妙的失衡。
國乒作為中國體育的王牌項目,長期以來憑借著過硬的實力和輝煌的戰績贏得了眾多商業合作伙伴的青睞。
然而,巴黎奧運會前和奧運會后,世界第一的運動員孫穎莎王楚欽忙于拍攝廣告,尤其孫穎莎廣告代言高達七八個。
而世界第二卻扛起了奧運奪冠的大旗時,這難免讓外界產生一些質疑的聲音。
王楚欽更是自奧運會后各種活動馬不停蹄地參加,系統訓練很少,以至于奧運會止步32強。
澳門冠軍賽止步四強,前幾天中國大滿貫止步32強。
一直以來很多球迷喜歡王楚欽,但是現在王楚欽截止到目前為止沒有拿到大賽冠軍。
世界第一的排名都是聯賽冠軍的積分,沒有更有影響力冠軍的加持,王楚欽的世界第一似乎名不副實。
從運動員的角度來看,商業活動固然是對其個人價值的一種肯定,也是現代體育產業發展的必然結果。
但體育的核心終究是競技成績,是在賽場上的拼搏與勝利。
正如顧拜旦所說:“對人生而言,重要的絕非凱旋而是戰斗。”
世界第一的身份意味著在世界乒壇處于頂尖的競技水平,而這樣的頂尖選手本應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備戰重大賽事之中。
過度地參與廣告拍攝等商業活動,可能會分散精力,導致在賽場上的表現不盡如人意。
王楚欽現在就是最好的例子,活動多了,就無法專注于訓練和比賽了。
巴黎奧運會某國乒領導認為“金牌不那么重要,銀牌才更重要”這種觀念的彌漫是一種危險的信號。
在體育的世界里,金牌一直是最高的榮譽象征,它代表著運動員在該項運動中的卓越地位,是無數汗水、淚水和多年艱苦訓練的結晶。
“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這一奧林匹克格言激勵著無數運動員向著金牌奮勇拼搏。
金牌體現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榮耀,更是國家體育實力在世界舞臺上的彰顯。
然而,當銀牌被抬高到比金牌更重要的位置時,這無疑是對競技體育價值體系的一種扭曲。
或許有人會說,銀牌獲得者也付出了巨大努力,他們同樣值得尊重。
這一點無可厚非,但尊重銀牌并不意味著要貶低金牌的價值。
如果這種觀念在國乒隊伍中蔓延開來,會削弱運動員追求卓越、勇爭第一的斗志。
國乒一直以來都是以金牌為目標,以絕對的統治力稱霸乒壇。
一旦這種對金牌的執著和追求被淡化,隊伍的競爭力和凝聚力可能會受到影響,在面對日益強大的國際對手時,就可能會失去以往的優勢。
最后,現在國乒內部還彌漫著一種現象“實力其實不重要,要粉絲多才重要”。
莎頭組合一直備受球迷喜愛,孫穎莎更是憑借奧運會和王楚欽搭檔獲得混雙金牌后,孫穎莎粉絲數量極速增加,短短不到一個月瘋狂漲粉一千多萬。
而且也因為其粉絲群體龐大,以至于但凡和孫穎莎有交集或者比賽的運動員都會遭受莎粉的圍攻。
大家喜歡運動員固然是好事,但不能誰的粉絲多,誰就有絕對控制權。
粉絲多不代表實力就一定強。
體育,尤其是像乒乓球這樣的競技項目,實力是立足之本。
從鄧亞萍到王楠,再到張怡寧等一代代國乒名將,都是憑借著超強的實力在賽場上橫掃千軍。
他們的成功是日復一日刻苦訓練、不斷提升技術和戰術水平的結果。
粉絲數量在現代體育產業中確實有一定的影響力,比如在商業價值的挖掘方面,但絕不能成為衡量運動員成功與否的主要標準。
真正偉大的運動員,是那些在賽場上憑借實力書寫傳奇的人。
就像羅曼·羅蘭所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對于運動員來說,就是在認清競技體育殘酷性的基礎上,依然憑借實力去追求勝利。
如果國乒內部出現過度重視粉絲數量而忽視實力提升的情況,那么隊伍的根基就會動搖,國乒長期以來建立的王者之師的形象也會受到損害。
國乒需要警惕這些不好的跡象,重新審視自身的發展理念。
在適應現代體育產業發展需求的同時,不能忘記競技體育的初心和本質。
要重新平衡商業利益與競技目標的關系,強化金牌意識,堅守實力至上的原則,這樣才能確保國乒在未來的國際乒壇繼續保持輝煌的統治力,續寫屬于國乒的傳奇篇章。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