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這個新劇,我覺得大家討論的歷史虛無主義的指責太寬泛了,
一寬泛,就不夠落地,就容易變成空對空喊口號。
咪蒙的思路從始至終非常清晰,叫做“女性苦難神圣化,男性苦難解構化”
因為她的目標群體從始至終就沒有變過,就是年輕女性群體,所以她的內容從始至終就圍繞這個群體愛聽的展開。
在過去,她的說法是《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女人你要自私》,要做精致的豬豬女孩。
到現在,無非是讓紅軍說出女性生孩子比中槍還不容易的臺詞。
女性生孩子的苦難比長征紅軍還大,這樣的贖罪券,你還的起嗎!!!
女性苦難必須是神圣的,不能比擬的,你們要付出一切償還的。
男性的苦難,哪怕是先烈的付出,也是可以解構的,玩笑化的。
這一套理論源自歐美女權,你們可以回憶一下芭比是如何解構戰爭的
“男性所謂的戰爭不過是沙灘上的過家家”
哪有那么多戰爭?哪有那么多犧牲奉獻,不都是你們男性鬧著玩
所以麻煩不要再提什么男性為國家的犧牲付出了。
而在韓國的性別戰爭總體戰里,這套理論更是大殺特殺。
因為韓國男性是全民服兵役的,這是非常明確且客觀存在的為國家付出。
于是韓國女權就發揚了這個理論,戰爭不過是男性的游戲,哪有那么辛苦,哪能和女性苦難相比?
雖然你在前線兵營吃土,但你的苦難是過家家不值一提
雖然我坐在后方的空調房辦公室,但你知道被男性看一眼被男性凝視有多痛苦嗎!!!
國家必須得補償女性。
所以現在你們理解韓國換臉事件為什么跑來老中這邊發帖訴苦了,很多人疑問為什么韓國男性無法理解女性的苦難,NONONO,人家完完全全的理解,
——“我將像女性理解男性苦難一樣理解女性苦難”
你要全面戰爭,我就給你全面戰爭。
一些人的呼吁,有點類似于跑到斯大林格勒的戰場上,質問蘇軍為什么不能理解對面的德國士兵。
殺人對不對,不對,但在斯大林格勒的戰場上討論這種問題,就很可笑了。
已經到性別戰爭總體戰階段了,就不要談什么對何錯了,
要么柏林,要么莫斯科,除此之外一切答案都是裝糊涂。
所以許多人覺得咪蒙沒水平只會煽情,這個認知顯然是錯的。
在大部分女權主義者只會念經復讀的情況下,咪蒙從始至終都能把握時代最前沿理論,并結合實際落地,這個功力比絕大部分傳媒人厲害太多了
但是,今天我要說的不止這些。
如果咪蒙只是對于女權理論理解透徹,那其實是不夠的。咪蒙最厲害的地方在于,不僅吃透了西方的女權理論,也吃透了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
前兩天我們剛剛說了電視臺的崩塌,那么新時代的載體是什么呢?短劇毫無疑問有一份。
首先短劇很適合新時代的短視頻平臺,其次短劇這個載體在國外都是新鮮事物,已經有數部戰績輝煌的出海短劇了,也就是短劇不但適應新時代節奏,甚至還帶有文化輸出價值。
打開廣電的官網,看一下他們的媒體信息,你會發現什么?
中非友誼之橋,跑進匈牙利,探索類實驗性作品,除此之外就是鋪天蓋地的微短劇微短劇微短劇。
顯然,為了搶占短劇賽道,為了新時代門票,國家是下了大力氣的,說不準這就是新時代的好萊塢大片,能席卷全球觀眾呢?
所以我相信在這一塊是會有一些傾斜的,至少允許更多探索。
而咪蒙這個,首先是短劇,其次毫無疑問是探索類作品,最后,在其他短劇都拍霸道總裁愛上我情況下,他居然拿出了一個紅軍的故事。。。
我覺得如果我是廣電,沒有原則性問題(女頻標準),真的很難權衡。
因為我肯定是希望大家都來講好紅軍故事的,為此哪怕有一些大膽的探索也能放寬。如果都拿出紀錄片的標準去考究,沒人拍才是最不愿看到的。
現在你們理解,什么叫
——把握時代浪潮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