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下棋要跟高手過招,進步得快,所以說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古典家具亦然,從一件藏品出發,深入深挖便會打通整個領域,前提是這一件必須是精品,必須是絕品,必須是值得收藏能用來當教科書的。
人生據此一件,勝過庸品一萬,無悔無憾。
中國的家具都是方的多,圓的少。唯獨香幾是圓的多,方的少。所以,方香幾的重要性超過了圓香幾。
而幾,在古典家具中是小或矮的桌子,如炕幾、卷幾、香幾、茶幾等。這些小型的幾類桌,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實用,它體積小,容易搬動,也易于擺放。同時,小巧的幾子,若做工細致,雕刻精美或結構精巧,更讓人覺得它小巧精致,不僅實用,且美觀耐看,能更好的妝點生活。
這次我們要說的就是一件紫檀裹腿做攢羅鍋棖方香幾,它曾收藏于頤和園,并收錄于田家青策劃編著的《頤和園藏明清家具》一書中。
紫檀裹腿做攢羅鍋棖方幾
——《頤和園藏明清家具》
香幾面邊長41厘米,高85厘米,紫檀木制;通體圓材;幾面方形,四邊攢框鑲心,無穿帶,面側沿呈泥鰍背式素混面;面下為圓棍攢框呈變形裹腿式羅鍋棖;羅鍋棖與腿足交圈圓包圓;四腿下裝有素面屜板,板下裝有圓棍攢直角高拱羅鍋棖,亦與腿足交圈圓包圓。
什么是“圓包圓”?
“圓包圓”是明式圓腿無束腰家具上一種比較講究的做法。北京匠師稱之為“裹腿做”,在蘇作家具產地俗稱“包腳”,它是家具中最能體現圓融的造法。
紅木家具制作工藝圓包圓,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為,圓形的腿足被圓混面的裹腿棖、垛邊所包裹,當然邊抹也要倒棱做成混面。
從側面看,圓形的腿足被圓弧形外輪廓的邊抹、垛邊、裹腿棖一層層包裹。更講究一點的,在垛邊、裹腿棖上還有劈料的造法,即一根料做出雙混面甚至更多的混面,從視覺上增加厚度更增加包裹的層次,再做雙圈形的卡子花,令人贊嘆不已。
一、圓包圓的結構講究。圓方圓并非皆用圓材。垛邊、裹腿棖采用方材做出混面,你看不到的內面還是方材,還有圓形腿足與裹腿棖交接的一小段須削圓成方,以便嵌納棖子。
二,圓包圓的榫卯結構講究。棖子盡端外皮切成45度角,與相鄰的一根格角相交;裹皮留榫,納入腿足上的榫眼;榫子有的格角相抵,有的一長一短。每根垛邊兩端均格角并鑿透眼,腿足頂端長短榫須先貫穿垛邊上的榫眼,然后再與面子四角的榫眼拍合。因此,有裹腿做的腿足頂端的長短榫要長一些。
現代效法古法的圓包圓古典家具,在造型上已盡取古意,但部分家具在制作工藝上倒不夠講究,有“偷手”現象。
比如,垛邊或裹腿棖雙混面不用一根料而用兩根料,并且兩根料之間也不用走馬銷拼接僅用膠粘;還有,裹腿棖盡端不是嚴格的45度角格角相接,也不用榫亦用膠粘或鐵釘,如此等等。只求其表,內在的講究盡失。
圓包圓造法的確是費心費神費工的造法,但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所出家具精美別致,獨具魅力。
銘實器表,箴為德軌。有佩于言,無鑒于水。秉茲貞厲,敬乎言履。義典則弘,文約為美。《文心雕龍》如是說美文,那我們的家具也應如斯,牢記銘箴之言作為鑒戒,審慎地警戒自己的言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