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過后,一年一度的中國進博會也進入倒計時階段。據悉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11月5日開幕,持續至11月10日閉幕。
作為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7年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朋友圈”越來越大,新面孔、新科技、新觀點匯聚激蕩。以進博會為紐帶,更多外資企業依然看好中國、堅定投資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參與進博會的相關活動中去。
相比上一屆,第七屆進博會迎來了哪些變化?哪些是參展商應重點關注的信息?梅花數據此份前瞻將幫助大家了解主要內容,并梳理本屆進博會的傳播要點,協助企業公關營銷者做好本屆進博會營銷方案。
在本屆進博會中,有哪些新的變化值得關注?參展商應該聚焦哪些關鍵信息?梅花數據提供的前瞻分析將帶您了解本屆進博會的核心要點和品牌傳播建議,以支持企業公關和營銷團隊制定有效的市場推廣計劃。
一、國家展全面擴容
在第六屆進博會的國家綜合展中,其中有64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并由洪都拉斯、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南非、越南等5國擔任主賓國。
而本屆進博會傾向則有所不同。截至目前本屆進博會共有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確認參展,總參展數量超過第六屆。其中,挪威、斯洛伐克、貝寧、布隆迪、馬達加斯加等國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首次參加國家展。
據進博局介紹,今年的國家展將結合雙邊建交年、文化旅游年、人文交流年等,將雙邊合作成果作為重要展覽內容。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計劃在展期內舉辦豐富多彩的雙邊活動,展示對華合作豐碩成果。
二、首次設立新材料專區
從第七屆進博會起,企業展技術裝備展區專門設立新材料專區,為新材料行業打造一個新品首發首展地、最新行業趨勢首推地和國際創新資源共享地。已確定將在新材料專區“首秀”亮相的,有來自美國、日本、德國、新加坡、巴西、意大利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家500強和龍頭企業,以及部分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企業。
此外據進博局介紹,為確保新材料專區辦出水平、辦出成效,將進一步創新辦展模式,在展前精心組織行業交流、招商路演,在展中著力搞好貿易投資的交易撮合、專項對接,為展客商提供更貼合行業發展的優質服務,助力新材料行業更好更快發展。
三、支持第七屆進博會便利措施
6月28日,海關總署發布《2024年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海關通關須知》和《海關支持2024年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便利措施》,以保障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越辦越好”。
另據上海海關副關長葉建介紹,前六屆進博會,海關共監管近3000批次、貨值逾10億美元的各類展品參展。今年,海關繼續大力支持第七屆進博會相關工作,提出了18條便利措施,往屆進博會提出的支持措施得以延續,例如:允許展品在展后結轉到特殊監管區、支持常年保稅展示交易常態化、允許未獲檢疫準入的動植物產品經特許審批后參展等。
葉建透露,海關今年特別新增了一條支持舉措:簡化部分產品參展相關證書要求。即對已消除動植物疫情傳播風險的動植物源性參展食品,可免于提供輸出國家或地區官方出具的衛生證書或動植物檢疫證書。這項措施將有助于更大范圍、更多品類的展品參展,進一步擴大進博會的規模效應。
四、進博會傳播熱度前瞻
展區熱度
根據梅花數據對2023年進博會輿情傳播統計,各展區當中技術裝備展區占比最高,占比達23%、其次為食品及農產品展區,占比達21%,消費品展區占比達18%,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占比16%,汽車展區占比14%,服務貿易展區占比8%。
考慮到今年技術裝備展區再增加新材料專區,梅花數據預計技術裝備展區的依然會是傳播量最大,最受關注的展區。這也代表該展區的參展商在傳播層面的競爭最為激烈,相應企業應作出足夠重視,盡可能將最重量級、最突破性的產品技術展示,在眾多品牌中拔得頭籌,借助進博會放大效應,實現有效傳播。
傳播媒體
進博會作為國家級博覽會一直受到官媒和正規媒體的高度關注和重點宣傳。根據梅花數據統計,上屆進博會輿情傳播中政務官方媒體占比達到45.29%,企業媒體合作方面可加強與官方媒體的合作。
這里梅花數據建議可參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參展商聯盟的7家媒體合作伙伴,分別為:中國新聞社、澎湃新聞、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中國經濟信息社、第一財經、新華網和鳳凰衛視。
危機預警
盡管近幾屆上海進博會均沒有出現較大的企業敏感輿情事件,但企業展會負面在近年來呈上升趨勢,企業仍應做好相應風險應對預案,以下幾類最易引發敏感輿情:
① 技術演示翻車。產品演示環節是線下展覽中最重要的一環,如果演示中出現了故障甚至翻車,對產品性能、企業能力的懷疑將呈幾何倍數的放大。企業應做好反復模擬真實演示環節反復實驗多次,做好充分的準備避免失誤,尤其涉及到智能AI的技術展示。
② 宣傳物料不當。營銷宣傳不當到引發的負面輿情是企業最常見的負面類型,企業在準備進博會宣傳物料時,應仔細審查文字和圖片是否合規合理,尤其要避免出現政治、領土、性別對立、地域歧視、低俗擦邊等內容,影響企業形象。
③ 客戶服務不到位。進博會展出期間可預見會出現大量客戶看展參展,企業在客戶接待中如果不到位不公平的情況,也易引發輿情事件,建議企業提前做好相應接待培訓,尤其要確保現場的持續和對待客戶的公平性,避免類似此前“寶馬冰淇淋事件”發生。
④ 客戶或代理商現場維權。企業應結合自身實際經營情況,與展會工作人員做好準備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線下維權情況,避免引發敏感輿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