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郵政還是開啟了人臉識別驗證的新郵征訂方式。
為了能夠給集郵愛好者增添更多的麻煩,郵政也是煞費苦心。比如,原本的集郵聯名卡都是通過實名認證的。如今,郵政一鍵清零,所有的實名認證全部作廢,全部需要重新認證。于是帶著身份證在集郵部門排隊認證的人員在增多。
或許是為了能夠體現人臉識別的“嚴謹性”,郵政的手機人臉識別那叫一個“精準”啊,任何一點點“瑕疵”都難以認證通過。于是有母女在家中整宿都沒有完成人臉識別認證,必須在陽光充足的45角度仰視的情況下才能通過嗎?
郵政的人臉識別技術之差,遠遠落后于各類電商平臺,以及各種銀行APP,沒有之一,只有最差。任何一家銀行的APP人臉識別和驗證都遠超郵政的技術,不知道郵政這套APP的人臉驗證開發是多少年前的產物了?
不僅需要用戶把胳膊伸到老長,都不一定能夠全部頭像進入框內,而且稍微光線暗一點就通過不了;而很多銀行的APP幾乎都是秒過,甚至一些APP,晃動識別一下面部,很快就能夠通過。但是郵政的APP,苦用戶久已。
每一次,到新郵征訂的時候,每一次面對鏡頭的時候,心里頭,總有說不出一種無奈和痛恨,不知道你是否也能感覺到,每一次和你說再見的時候,每一次總是舍不得放棄,就算是,早已經對你不抱什么幻想,但是在征訂的時候,依舊選擇了堅持……
在郵局集郵柜臺,依舊能看到鍥而不舍的用戶在繼續征訂著自己的年冊,但也有很多用戶在抱怨著郵政的人臉識別,抱怨著郵政自己的瞎折騰,抱怨著郵市的低迷,郵政的不作為,依舊保留著對郵政的念頭,征訂一本年冊,為了兒時的堅守和執念。
深秋季節,天氣已經轉涼,一些上了年紀的人苦于郵政的人臉識別,不得不再次來到郵政進行識別征訂。當晨曦透過古老的窗欞,灑在斑駁的墻壁上,那光影的交織仿佛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在歲月的磨礪中,不得不再次進入郵政大廳,為了一份堅守。
曾經的繁華與喧囂,如今已化作淡淡的回憶。昨日的盛勢,如今早已經蕩然無存。曾經市場的火爆,如今也成昨日黃花早已不復存在。
路旁的老槐樹,枝丫在風中微微顫抖,每一片落葉都像是歲月的嘆息,也是對郵政不作為的無聲的抗議。
回首往昔,多少人年少的追憶如煙花般絢爛卻又短暫。那些曾經熾熱的熱情,在歲月的磨礪中漸漸褪色。郵市的無奈又成為多少人轉身離去的一種悲涼。
正如白落梅所說:“終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那些邀約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過年華,但有一天終究會在某個渡口離散。”總有人不堪重負,選擇了離開,尤其是那些耄耋老人的離去,讓這個市場青黃不接,再也難續曾經的輝煌。
歲月不堪數,它帶走了我們的純真與懵懂,留下的是滄桑與成熟。在這漫長的征集過程中,我們品嘗過成功的喜悅,也吞咽過失敗的苦澀。這些經歷,如同一幅幅畫卷,拼湊出了人生的多彩。
五一廣場的起步,南宮的起勢,潘家園的熱絡,馬甸的輝煌都已經成為昨日煙云。昔日的容顏已不再,“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時光匆匆,不曾停歇。郵政市場就這樣自己玩死了自己。
立于街頭,感受秋風乍起,涼意絲絲,不知不覺中,一晃又是一秋。征訂依舊,人員穿梭,有堅守,有放棄,有抱怨,有吐槽,更多的是對一種獨有的壟斷的無奈。
街頭巷尾,那飄落的黃葉宛如時光的信箋,無聲地訴說著歲月的變遷。一晃又一秋,歲月匆匆,多少往事已如煙云消散。當稻城亞丁的實寄變成笑話的時候,我們也知道了各地躺平的一種現狀,郵政如何服務于民,如何真正地讓這個本來是惠及所有民眾的活動和形式變得更加欣欣向榮?
沒有籌備和準備,沒有報備和預案,沒有提前量,沒有相關部門的聯動,就這樣把一個風光旖旎的稻城亞丁原地,一個最好宣傳自己的機會斷然放棄,這就是郵政的現狀?
當夕陽的余暉映照著遠方的山巒,人間宛如一幅金色的畫卷的時候,當希望總是在失望中孕育的時候,不知道在這靜謐的時刻,我們是否還能堅守內心的寧靜,不負這匆匆時光;讓自己的一種喜好能夠貫穿始終,不負年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