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布谷媽媽 來源網易號:布谷媽媽
布妞一歲開始學會走路后,就不愿我們抱她了,非要下來自己走。我們嫌她走得慢,一把抱起她來時,她還要發脾氣。
后來,她能好好走路了,不會走三步跌一跤了。我們以為,雙手終于能解放了。
但事實證明,我們還是想得太天真。
你牽著她走,還沒走兩步呢,她突然從旁邊躥到你面前,舉起雙手仰起頭,一臉無辜地看著你:“媽媽,抱抱。”
抱什么抱?你不是能走路嗎?媽媽抱多累啊,自己走吧。
不行,她死活就是不走了。
見布谷媽態度堅決,她轉頭就抱住爸爸的大腿:“爸爸,抱抱。”
于是,一家三口的散步,變成了爸爸抱著她散步。每次一提到逛街,爸爸的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不行,我可抱不動她。”
身邊很多寶媽也吐槽,孩子明明會走路,為啥一出門,就跟牛皮糖一樣粘在身上不下來了?
孩子就真的這么懶嗎?
后來翻看心理學書籍,布谷媽才發現,事實并不是這樣。媽媽別生氣,知道原因后,你就不忍心拒絕了。
01
“目標校準系統”
依戀心理學有一個詞,叫“目標校準系統”。
每個字都認識,但連起來卻不知道啥意思?沒關系,我來給你解釋解釋。
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就是你和孩子在一個屋子,你忙你的他玩他的,但只要你走開去另一個屋子拿東西,孩子看見后,立馬站起來跟在你屁股后走。
等你回來后,他又屁顛屁顛跟著回來了。
你走到廚房,他跟到廚房;你去臥室,他跟到臥室;你上廁所,他在門口叫喚,甚至還要坐你腿上。
總而言之,他就像尾巴一樣,緊緊跟在你身后。
這種行為,就是他身體內的“目標校準系統”引發的。
“目標校準系統”就好像一個雷達,它將目標鎖定為媽媽(或主要依賴的那個人),并且不斷掃描媽媽的位置和行蹤。
只要媽媽離開他的視線范圍,或者媽媽有要走動的跡象,這個系統馬上就激活了:“警告警告,媽媽要走了,快跟上!”
立馬,孩子手中的餅干不香了,游戲也不好玩了,跟上媽媽才是頭等大事。于是,你走到哪他跟到哪,不離不棄。
這個系統,可能跟生物進化有關。
畢竟,幼崽要在有捕食者的環境中生存下來,他必須緊跟著媽媽。一旦離開媽媽的保護,可能就有生命危險。
02
3歲是分水嶺
我們接著來講,雷達也好,定位也好,這跟孩子要抱抱有啥關系呢?他又不是不會走。
3歲,是孩子的一個分水嶺。
3歲前的孩子,他這個“雷達系統”發育得不是很成熟。也就是說,它會經常“失靈”。
主要表現為以下3種形式。
①“信號有干擾”
你帶孩子出去散步,他走著走著,不走了,非要你抱。
這才出大門兩步,他不可能沒力氣,但他就是不走了。你好說歹說,他就像聽不懂似的,非要你抱。
沒辦法,你一邊把他拎起來,一邊嘟囔:“下次再也不帶你出來了!”
當孩子發現媽媽走時,他會出現“跟隨困難”,就好像雷達信號受到了干擾似的。明明只有幾步路,他就是跟不上。
那怎么辦?
讓媽媽抱吧。
②“斷網”
有一次布谷媽帶布妞在鄉下游馬路,當時她走馬路中間,布谷媽在靠邊的位置。遠遠的,有一輛車過來。
于是,布谷媽朝布妞喊:“有車來了,快過來,來媽媽這。”
但是,她看著我,停在那,就是不動!
布谷媽急了,又喊了兩三次,她卻像被定住似的,只是站著不動。
這孩子莫不是傻?
沒辦法,布谷媽只得走過去,一把將她抱到路邊上來。
“雷達系統失靈”的第二種情況,就是“斷網”了。
當你離孩子有一段距離的時候,你叫他跟上,他卻像突然接收不到信號似的,只是定在那,等你抱他。
這就像電腦卡頓,沒辦法,只能媽媽去抱他。
③“信號差”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雷達”時好時壞,信號時強時弱。
你帶孩子出去散步,他能跟上你一段,但跟著跟著,他就跑偏了,怎么也跟不上。你不得不停下來,等他一會,然后再走。
但沒走多遠,他又跟不上了。這信號斷斷續續的,你不耐煩了,便一把將他抱起來。
3歲以下的孩子,“目標校準系統”發育還不成熟,這個系統使用起來,不是很順暢。
但根據生物的進化、大自然的安排,不管是人類還是動物幼崽,在他們小時候無法完全獨立時,都是由媽媽來帶他們走的。
到了3歲以后,大部分孩子的“目標校準系統”發育成熟。他能在看到媽媽走開時,立馬拔腿就跟上,并且不會跟丟。
不過,由于年齡小,我們步伐又大,一步頂他們兩三步。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會牽著我們的手或拉衣角,確保自己能跟得上。
或者像布妞,會直接停下來抱怨:“你們走太快了,我跟不上!”
而且,有時候他們確實會因為累,或者想要看得更高一點,或者我們走得太快,他也還是會停下來要我們抱抱。
孩子只有到7歲以后,變得相對獨立。這時候,他們可以不用牽著我們,也跟得上了。
知道這些之后,當孩子再攔著要抱抱時,你是不是就不忍心拒絕了呢?
03
3個小技巧
當然,雖然知道孩子是能力不夠,但二三十斤重的人,也不能一出門就抱啊。
畢竟扛著20-30斤重的米去爬山、去逛街,任誰也受不了啊,你說是不?
那我們可以和孩子玩一些小游戲,至少,能讓他堅持走一段路。
①看誰先到那個電線桿
基于每次帶布妞出門,她總是要抱抱,后來布谷媽就學聰明了,你不是喜歡玩嘛,那咱們來玩游戲吧。
“媽媽,我要抱。”
“我們一起來玩游戲吧,看誰先跑到那個電線桿,誰就贏了。一、二、三,開始!”
當然,布谷媽會故意跑得慢一點,還會在后邊不停地喊:“我馬上就要追上你啦,我一定會先跑到那的。”
然后布妞一臉興奮,撒腿就在前跑,追都追不上:“哈哈哈哈,你跑不過我,我會先到的!”
然后,再是前面的垃圾桶、路牌、大石頭等等,一路跑回家。
每次設置的距離,大概在10米左右,太長了孩子也跑不動。而且前提是,我們是在安全的人行道上玩這個游戲,并且一再叮囑,不能跑到馬路上去。
并且,布谷媽離她在一米范圍內,確保遇到什么事情,能立馬跑到她身邊。
②踩影子
如果是晚上出去走,布谷媽還會跟她玩“踩影子”的游戲。
我踩到你的影子了,我踩到你的頭發了,我踩到你的肩膀了。
這個游戲布妞也很喜歡,踩著踩著,就到家了。
③設置目標
如果路途比較遠,孩子也走不動,那我們可以跟他設定目標。
布谷媽就經常跟布妞商量:“我先抱你到前面紅色車子那,然后你下來走,好嗎?”
然后放她下來后,就又設定一個目標:“你走到那棵大樹那里,媽媽再抱你。”
一路上設定目標,孩子心里就有數:“我不用走太遠,媽媽就會抱我。”這樣,他也愿意配合,而不是一路哭著要抱。
這樣交替著走一段抱一段,我們不至于太累,孩子也能自己走走。
孩子明明會走路,卻一出門就要抱抱,這事兒,你是不是也經常遇到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