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硬控直男的氪金陷阱。
對于動輒頸椎強直,996日常的中國男人來說,只有三樣東西舍棄不掉:茅臺、釣魚、始祖鳥。
位列其中的釣魚,又以其低門檻,純擺爛,高社交的神奇屬性,從一眾裝逼項目中殺出重圍,成為當下社畜們的福報——工作日睜眼都要思想斗爭個千百回,節假日五點起來只為爭一個魚點C位。
什么社恐、i人、內耗,在釣魚佬們的世界,都是不存在的,甭管你是500強高管還是初入職場的小社畜,只要拿上釣魚竿,大家都是親如父子和樂融融一家人。
2017年《中國釣魚產業研究分析報告》顯示,全國約有1.4億釣魚人群。微博#釣魚#話題下閱讀量9.9億;抖音上的#釣魚#話題隨便一搜就有將近2600億次播放。甚至連小紅書這樣的女性為主導的平臺,關鍵字帶「釣魚」的筆記都有44萬+。
并且,釣魚佬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過去一年里,有超過200萬95后在天貓購買漁具,18歲以下消費者同比增長近一倍。京東運動發布的《2023垂釣消費趨勢報告》顯示,近4年26歲以下的垂釣消費群體暴漲4倍。
為內卷所苦的老爺們,在釣魚中找到了渴望已久的佛系躺平,被班味兒熏透的姑娘們,在釣魚里找回了無所顧忌的快樂,而苦于向上突破的中產們,也在釣魚中開辟了全新的隱秘社交平臺——聽說北京昌平某高端釣場,經常能遇到金融地產大鱷…
但俗話說的好,破圈如劈山,作為一個單純的釣魚圈小白想要擠進去這個龐大的藍海,真的很容易迷失在各種「攻略」和「推薦」之中。
很多人入圈時覺得釣魚是低消費休閑。可一旦入坑會發現,即便這么「擺爛」的運動也存在氪金陷阱和鄙視鏈條,用著大幾萬的裝備釣不上7塊錢一斤草魚的怨種比比皆是,釣不上來?升級裝備!
十幾萬的海釣套組,大幾百的釣箱,曬圈比使用價值高的蒂芙尼藍抄網…無限氪金的結果依然是開盲盒般的刺激,要么讓你次次「空軍」(啥都沒釣著),要么讓你砸了上萬搞裝備,釣上來最大的也不過是手指長的白條。
杜少愛兄弟們,所以杜少今兒就和你好好聊聊釣魚這件事。
想成為一個深諳釣魚之樂的釣魚佬,首先要做的就是摒除偏見和鄙視鏈心理,什么 「飛釣更講究技術,所以鄙視海釣;海釣由于花錢較多,鄙視路亞;路亞覺得臺釣傻乎乎地在那里坐一天,所以鄙視臺釣;臺釣覺得傳統釣沒啥技術含量,所以鄙視傳統釣…」
都先放到一邊,說穿了無非就魚竿,魚餌,魚點三件事。把這三點弄明白了,是拿著樹杈子撅的釣竿還是大幾萬的海釣竿,咱們都能體會到釣魚帶給人最初的快樂。
《論語.衛靈公》中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先生說的話總歸有幾分道理。先把要用的東西記住個大概,就算和姑娘們聊閑篇,也不至于露怯。
所有釣魚佬的基礎裝備都涵蓋以下內容,簡單來說就是:
一根趁手的魚竿,就等同于釣魚佬的命,其重要程度相當于老爺們身上的六塊腹肌,輪廓好不好不說,但你得有。
選擇魚竿的關鍵性因素不在于價格,(當然氪金大佬們可以自動忽視這個說法)魚竿一定是在自己的經濟范圍內最得心應手的那一款,一根好的魚竿對釣魚佬們是有Buff加成的,會帶來從實際手感到靈魂體驗的加成。
對于新手來說,你要先明確一下自己腦海中的使用場景,是要做海邊的氪金大佬?還是希望做寧靜水域邊上的小透明?不同的場景選擇對于釣竿會有不同的側重。
用白話說,就是當你想在類似湖海這種廣闊的水域大范圍地開展釣魚活動時,就選長一點的竿,這樣方便你把魚餌投得更遠。相反,如果目標定在小溪小河或者公司附近的魚塘,就可以選短點輕便點的竿,方便你上班摸魚下班繼續和釣魚佬大爺們摸魚。
新手兄弟們一開始別貪多,準備兩到三根練練手感足矣。
? 短尺寸鯽魚竿,新手村裝備
作為初學者,白條、麥穗、小鯽魚是你的垂釣首選,一支3.9米以下的短尺寸鯽魚竿就夠你琢磨,優點在于便于操控,還能靈活應對狹窄水域。
? 綜合竿,野釣利器
釣了一段路邊塘,覺得有能力去野釣了,那么就可以入手一根綜合,推薦4.5米至5.4米的尺寸范圍,既能滿足大部分野釣需求,又不會過于笨重。
? 輕量大物竿,升級開始
白條無法滿足你的時候,輕量大物竿就是你撩騷鯉魚、草魚、青魚的絕佳搭檔,7.2米或8.1米的長度為佳,讓你能夠遠距離作釣,還能減少因魚兒掙扎而帶來的體力消耗,保證釣重的同時,相對輕便的設計讓你即使長時間作釣也不會感到疲勞。
目前市面上主流材質的魚竿包括碳素、復合材料、玻璃纖維等等。
碳素竿是那種需要你和大魚角力的,要拋擲,又要涉水的就看復合材料,就沖著「能釣點東西就不虧的」,玻璃纖維材質的就足夠你霍霍。
接下來說說魚餌。
畢竟這年頭,領導會不會畫餅,直接關系到一個企業招募進來的員工質量。這道理,放釣魚這也通。
粗暴的講,魚餌分四類:
第一是自然餌:例如蚯蚓、紅蟲、你家的蟑螂和麥粒、谷物、碎玉米粒等;
第二是商品餌:不想費勁就去買現成的商品餌,不同的魚不同的餌,按需索取;
第三是路亞餌:最為環保且備受追捧的魚餌,「路亞」是Lure的音譯,意為誘惑,是垂釣的一種玩法,它利用模擬誘餌激發魚的捕獵性,誘導其上鉤。
很多商家用做時尚單品的思路做魚餌,路亞餌單個價格從十幾元到幾百元不等,限量款單價可達上千元,但勝在好看,可以反復利用,真釣不上來了還能擺擺魚餌拍個片子發圈。杜少推薦老爺們選擇例如亮片、軟蟲、飛蠅餌,尤其是亮片,釣白條好用。
第四,就是自制餌:有追求的釣魚佬,在對商品餌嗤之以鼻的同時,都會默默地翻出自己的獨家DIY配方,一人一個配料表,不帶重樣;這也是小白們最容易發揮創意體會烹飪樂趣的賽道。
杜少分享給你一個非常適合新人上手的秘方,這款私藏餌花錢少,上手Easy,容錯率高,走趟家門口的菜市場就能備齊,Listen to 伯伯,你值得嘗試。
1、準備三個白饅頭,一個盆,掰碎了,越碎越好,扔進去;
2、找個釣魚店,買一包牛B鯽(牛b鯽是一種魚餌料,這種餌料分為粉末狀和水狀),倒進去三分之一;
3、倒半杯清水(差不多300ml左右),攪拌均勻,然后放5分鐘,讓饅頭吸水;
4、加入一把面粉,進行收水,攪拌均勻;
5、搓成小團;
齊活,開釣!
山不來找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就去找山。同理,魚不來找你,杜少就帶你去找魚。
選擇對了魚點,對于垂釣的成功性也有很大加持。
魚點從大類上分,就兩種:一個野釣,一個黑坑。這兩種不管哪一個,都切記,第一不要在雷雨天氣垂釣,第二一定不要在電線下面垂釣,至于原因,懂得都懂哈。
野釣,就是在野外自然水域釣魚,一般的河流湖泊都屬于野釣的范疇,當然門口無人看管的野塘也是,這里的魚基本上都是純野生的,沒人管隨便釣。
但需要大家費點心提前做好功課,因為現在很多自然水域為了保護野生魚群,已經明令禁止野釣行為,咱們娛樂放松身心很重要,但遵紀守法更重要,望各位切記,切記!同時需要大家記住的是,野釣開心完了,垃圾也請隨手帶走。
野釣在選擇釣位時,找到「魚道」和「魚窩」是關鍵, 所謂「魚道」,就是魚類在水中活動的必經之路,這些位置往往因為地形特殊,成為了魚類的必經之路。
比如,鏵尖(岸邊向水面突出的部分,形狀像犁的鏵,因此得名)、灣子兩側、寬變窄等地形,都是魚類游弋的必經之路。在這些地方下鉤,事半功倍。
而「魚窩」,則是滿足了魚類生存的基本要求的聚集之地,如水溫適宜、溶氧適宜、安全等。如果食物還比較豐富,那就更理想了。
我總結了幾個適合給老爺們當新手村的地點,供大家選擇:
水草區:在野外釣魚可以選擇在水草區作釣,水草多的地兒,可吃的東西就多,是魚天然的藏身之所。
鏵尖:鏵尖兩側是魚類活動、覓食的「綠色」通道,容易攢魚。
樹蔭下:晴朗天釣魚一定要選擇樹蔭下,因為魚也喜歡陰涼地兒,樹上掉點蟲子小果子什么的,對于小魚而言都是外帶全家桶。
河灣:河灣的水流相對緩慢,相對也更容易沉積食物,豐富的食物和緩慢的水流往往會吸引大量魚覓食.
除了野釣之外,還有一種作釣場所就是黑坑了也就是所謂的「釣場」,有的地方野外水域漁業資源不行,所以就去一些人工經營的魚塘釣魚,這里的魚密度大,當然坑費越高條件越好。
在這里面釣魚,杜少建議大家「正釣」,就是放魚當天釣,不建議「偷驢」,就是兩次正釣之間去釣,因為俗話都說了,「別人偷驢你拔拴驢樁子」本來就是小白,還琢磨著撿別人的漏,沒必要,提前打聽一下,做好功課。
由于人為的干預,所以黑坑屬于那種「貨源穩定」,出不出貨純看技術的試驗場,也很適合小白們拿來練手。
從中年大爺的休閑運動,到年輕人的解壓新賽道,釣魚能火出圈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足夠擺爛。
沒什么繞不過去的儀式感,也沒有非死即生的內卷氛圍——最大的壓力無非是隔壁大爺剛剛上鉤的那條鯽呱子。
富有富的玩法,窮有窮的快樂,上鉤那一刻的驚喜面前,人人平等。
策劃 Editor | 趙姍
作者 Wri ter | 小五
排版 Layout |于明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