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時候起,小區的景觀水道岸邊,釣魚的人多了起來。
這群人構成了一個極其抽象的物種,名曰:釣魚佬。
中國釣魚運動協會數據顯示,全國大約有1.4億名活躍釣魚佬,他們每年至少會參加4次以上釣魚活動。
● 截至目前,抖音上#釣魚相關視頻達到3331.7億次播放
為了釣魚,釣魚佬們有多拼?
不信你起個早,凌晨四五點去樓下走走。恐怕只能遇到兩類人:正在準備早餐的小店主;還有打著手電筒,聞雞起舞或通宵達旦的釣魚佬。
● 真正的釣魚佬在哪里都能釣魚。圖片來源:小紅書@狐先森
不過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對釣魚如此癡迷的釣魚佬并不一定是為了吃魚。
很多時候,“放油不如放流”,才是一名合格釣魚佬的自我修養。
釣魚佬為了釣魚不僅起早貪黑,風雨無阻,他們創造的壯觀場景更是超出我的想象。
南京地鐵S9號線被坐成了久負盛名的“釣魚專列”。
釣魚大爺們凌晨4點起床,從市區換乘機場線,再換乘S9號線到達高淳地鐵站,出了站再換乘公交才能到達目的地。一路可謂精神抖擻,負重前行。
● 真正的釣魚佬在哪里都能釣魚。圖片來源:小紅書@狐先森
當地鐵車廂開門的一剎那,上百位身背漁具的大爺提起水桶,秒開競速模式,直沖電梯口。就為了趕上那一班公交車,第一批到達釣點搶占最佳釣魚位。
還有更令人驚嘆的。11名反叛值拉滿的廣東釣魚佬,膽敢擅自組團坐船,去港珠澳大橋的橋墩里釣魚。直到海事局執法大隊巡航過程中才被發現。
● 港珠澳大橋的橋墩防撞鋼箱內伸出的釣魚竿。圖片來源:新華社
所以,一邊是愛釣魚如命的成癮心理,一邊是至少1.4億的龐大釣魚人口,兩者相乘,結果是什么?
結果就是養活了一個千億規模的釣魚產業鏈。很多普通人都想要進入這千億產業鏈掘金。
有人可能要問,掘金釣魚產業鏈,哪種方式門檻最低?
答案就是去郊外的洼塘承包一個黑坑,也就是建一個付費釣魚場。眾籌一個魚塘也成。
裝修一番,把硬件配置齊全,放下一萬斤魚,就可以開門營業了。比如設100個釣位,這樣的規模,估計成本算下來用不了10萬。
● 黑坑魚塘
黑坑賺錢的玩法主要有兩種:一是收門票,比如每個釣位200元;二是回收釣魚佬們釣上來的魚,轉手賣給魚販子,中間商賺差價。
釣魚圈子里有一句著名的黑話:上岸。只要你釣魚技術足夠好,釣上來的魚就能夠抵消門票入場費。
釣魚圈最著名“上岸”者,莫過于天元鄧剛老師。
人家title著實驚人:抖音超3500萬粉絲釣魚博主,國家一級垂釣大師,中國釣魚運動協會技術推廣總教練,全國水庫“通緝犯”。
● 天元鄧剛
鄧剛老師破圈的成名作,就是戴口罩匿名闖進黑坑魚塘,憑借超高的釣魚技術,用一根破魚竿頻頻釣上大魚。直到黑坑老板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才發現原來是鄧剛老師,于是只能直呼:哎呀,今兒個栽了……
這般爽文情節,也讓天元鄧剛老師在抖音平臺上活成了全民偶像。
根本沒釣過魚的少男少女也愛圍觀鄧剛老師盤黑坑。搓餌、打窩、溜魚……從沒摸過釣魚竿的菜鳥,看多了鄧剛老師的視頻,也能從嘴里蹦出來幾句行業黑話。
釣魚氪金究竟有多瘋狂?你以為圈魚塘、賣門票就是全部嗎?那可能還是讓釣魚佬花銷最省的。
真正讓釣魚成為“破產消費”的,是漁具與釣魚戶外裝備。
釣魚有很多種玩法:飛釣、海釣、路亞釣、臺釣、小物釣……這里面還藏著一條釣魚江湖鄙視鏈。
● 圖片來源:小紅書@ZOTAS
飛釣玩家自詡“技術流天花板”,覺得海釣不過是氪金而已;海釣大佬則曬出天價賬單,認為路亞釣等玩法不過是小打小鬧;路亞釣者覺得臺釣坐在那里太傻;臺釣者又認為傳統釣技術含量不足。
有意思的是,這條鄙視鏈越往上,釣魚佬們的氪金力度越層層加碼。
相比傳統釣,臺釣講究精細化配置,需要依據水域、魚情,配備不同規格的釣竿。
近幾年路亞釣頗為流行,為什么?因為路亞釣玩的就是心跳。
這是一種采用仿生魚餌,通過模擬小蝦、昆蟲等弱小生物來勾引大魚攻擊的釣法,過程中需要頻繁拋竿、收桿。
● 你學會了嗎?圖片來源:小紅書@鄧子釣魚
要是遇上魚線打結、漁輪卡頓,未免太掃興。如何解決?最簡單粗暴管用的辦法就是升級裝備。“臺釣毀一生,路亞窮三代”,這樣的說法確實有幾分道理。
海釣則又是next level。幾十萬元裝備只是入場券,還要加上不菲的船費、油費,總之沒點家底可玩不轉。
飛釣站在鄙視鏈最頂端,難度直接封神,釣魚裝備自然也是最頂級。一根魚竿,5000元起步,一整套釣具,至少花費2萬元。
● 圖片來源:小紅書@Angel阿水
所以釣魚江湖排位賽,表面看比的是技術高低,實際上,錢包厚度也在暗中較勁。
如此氪金的釣魚運動,如此龐大的市場需求,加上中國供應鏈門類齊全,勤勞智慧的國人當然會努力從事生產。
所以,釣魚還“釣”動了好幾個大產業。
山東威海的漁具,湖南臨湘的浮標,江西鄱陽的魚鉤,浙江東陽的魚線……只要是跟釣具相關的零部件,你都能在國內找到相應產業帶進行生
產。
● 圖片來源:小紅書@平山冷燕
以威海漁具為例,威海被稱為“中國釣具之都”,現有釣具生產及配套企業1000多家,從業人員近5萬人。那里不僅承包了全球近一半釣具的生產,“威海制造”更是品質的象征。
值得一提的是,威海企業還有一段突破“卡脖子”技術的勵志往事。
1981年,國內第一支玻璃纖維釣竿在威海誕生。當時正值日本釣具產業向東南亞其他國家轉移,一部分轉到了韓國,威海也憑借自身輕工制造業基礎,承接了部分訂單。
過程中,威海企業奮發圖強,最終憑借質優價美的釣具產品,吞下了韓國企業的份額。
然而,市場需求永遠會倒逼生產企業大升級。千禧年來,從全球來看,輕盈的碳纖維釣竿才是主流,玻璃纖維釣竿已淪為低端產品。
碳纖維,這是一種新型纖維材料,一根碳纖維強度是鋼的9倍,重量卻只有鋼的四分之一,且抗高溫、耐腐蝕,因此廣泛應用于國防、軍工、體育用品等領域。
● 瑞典皇室認證的碳纖維路亞竿
過去很長的時間里,只有美國、日本等少數國家才能生產碳纖維。
二戰后,美國將碳纖維列入對華禁運名單,日本更是將碳纖維生產技術列為機密技術。中國向日本進口碳纖維,給不給,出多少價才給,都要看人臉色。
這時候,威海一家生產釣竿的企業迎難而上,投入碳纖維研發中。
這家企業叫光威集團,計劃將自身業務往釣魚竿產業鏈上游延伸,一旦成功,也是“為國家干點事”。
● 圖片來源:光威集團官網
光威集團技術骨干們夜以繼日地攻克生產工藝,終于,2005年,光威集團自主研發的T300級碳纖維投產,這意味著,我國國防建設的關鍵材料可以自給自足了。
此后,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碳纖維研發生產中,碳纖維制品的價格也被打了下來。
到2025年,中國碳纖維產能已占全球近50%,真是1.4億釣魚佬莫大的福音。
最近,一家主營釣魚裝備的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
這家公司叫樂欣戶外,是全球最大的釣魚裝備制造企業。釣魚椅、釣魚床、釣魚箱、漁具盆、手推車等釣魚裝備產品,全球每賣出5件,就有一件來自樂欣戶外。
● 圖片來源:樂欣戶外官網
與很多威海企業相似的是,樂欣戶外也是從代工起家。2017年,樂欣戶外收購英國知名鯉魚垂釣品牌Solar,開始發力自主品牌。
這一回上市募資,其中一大用途就是開發適用于中國及亞太區市場的新品牌。樂欣戶外計劃在垂直領域深耕,結合中國的供應鏈優勢,生產更多兼具功能與美觀,并滿足典型環境需求的釣魚裝備。
有人可能會覺得,釣魚多么枯燥無聊,坐在那里半天不動,怎么熬得住?
對于釣魚佬來說,釣魚可一點也不枯燥不無聊,那是欲罷不能的熱愛,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原始社會時期,魚類就是人類最容易獲得的蛋白質食物,對于男人來說,捕魚更是每天生活的必修課。
● 你在哪個level?
今天,盡管表現形式發生了變化,“狩獵”依然是流淌在每個男人血液里的本能。
一個愛好釣魚的男人,當他拋下魚線,只要聽到魚切水的聲音,腎上腺素就會即刻飆升,人變得既緊張又興奮。一旦發現大魚上鉤,征服感油然而生。
● 《國內賽事就不要讓外國人上場了吧》
這或許也是許多大佬酷愛釣魚的原因。
早在2007年,有網友就發現馬云現身寧波象山的漁山島,參加海釣比賽。小鵬汽車何小鵬、歡聚時代李學凌、58同城姚勁波等大佬,據說還組了一個海釣圈。
● 馬云愛磯釣
這么多人都愛釣魚,不過釣上來的不一定是大魚。
很多時候,甚至連小魚和蝦米也沒有,而是垃圾、蟲類、各種不明物種……以至于百度貼吧“釣魚吧”成了物種鑒定大本營。
這也是釣魚的歡樂之一。因為它就像買盲盒、開彩票,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會不會抽中Labubu限量版。
事實上,絕大多數釣魚佬都是人菜癮大。除了魚,什么都能釣上來。
但又有什么關系呢?現實生活中本來就沒有超級英雄。
只要努力過,即便苦坐10小時,沒有釣上來一條魚,釣魚佬們仍然可以自嘲,將“永不空軍”進行到底——
“釣不到青魚我就釣草魚,草魚沒有就搞鯽魚,搞不到鯽魚我就偷狗,偷不到狗就抓雞,再抓不到我就摘黃瓜、掰人家玉米。實在搞不到,我就趴在池塘邊喝口水再走……”
釣魚佬的畫像是什么?
由于釣魚對占用時間有硬性要求,傳統意義上的釣魚佬通常只有兩類人:擁有閑暇的老年人,少數世俗意義上“成功”的中年人。
不過情況正在悄然發生變化。中國釣魚運動協會數據顯示,18-44歲釣魚愛好者占比達到56%,中青年人已成為釣魚佬主力軍。
對于許多中年人來說,他們面臨就業、住房、子女教育、養老等幾座大山。積極面對現實當然重要,但也需要階段性地抽身出來,把時間和精力分配給生活。
釣魚則成為極佳療愈方式。既能享受云淡風輕,同時有釣竿在握,可以享受跟魚博弈的真實觸感——在疲于奔命的社會中獲得心靈上的出口,由此也重新找回了存在感。
● 圖片來源:攝圖網
從這個意義上看,誰還不是一名釣魚佬呢?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釣魚具有成癮性。因此這項休閑運動既有積極一面,又有消極一面。我們需要找好平衡點,不可因沉迷釣魚而喪志。文/田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