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蒸波火欲流,柳陰深處下輕鉤。麥麩微撒招沉鯽,薯塊斜投逗底鰍。浮影乍沉星漂顫,金鱗翻處浪花柔。一簍清涼歸月晚,暑風隨我入村舟。夏季進入三伏天以后,基本上都是高溫天氣,鯽魚和鯉魚等常釣的魚類都不太好釣了,主要是因為不知道它們躲到什么地方去了。淺水區釣不到,深水區也釣不到,愁壞了很多釣魚人。下面,我來分享夏季高溫天野釣鯽鯉時判斷深淺的技巧。
夏季高溫天野釣鯽鯉時判斷深淺的技巧
一、淺水區魚少。只要白天氣溫超過35℃,水底溫度超過25℃,鯽魚和鯉魚肯定是要游向深水區的,因為鯽魚最喜歡的水溫在20℃左右,鯉魚最喜歡的水溫是25℃左右,鯽魚更加怕熱。白天氣溫過高,鯽魚和鯉魚都會游向水溫較低的水域。所以,夏季高溫天氣時,淺水區很難釣到魚。
夏季高溫天野釣鯽鯉時判斷深淺的技巧
二、深水區魚多。雖然在高溫天氣時魚會趨向深水區,可是,即使魚在深水區,你卻未必能釣到它們,這要看水底的實際情況。如果水底是硬泥底,或者是沙石底,那么鯽魚和鯉魚會下底攝食。如果水底是淤泥底,底部都是各種植物腐敗變質產生的有機質,在高溫天氣時發酵變質,產生難聞的臭味,還會大量消耗水底的氧氣,那么鯽魚和鯉魚就不會下底攝食,而是在水體中層活動,就很難釣到。
夏季高溫天野釣鯽鯉時判斷深淺的技巧
三、活水區魚多。夏季不管多熱、氣壓多低,只要找到活水區,就相當于找到了魚的“避暑山莊”。活水區的水體流動,可把局部水溫拉低 2~5 ℃,直接落在鯽鯉的適溫區間。高溫會加速有機物分解,靜水區溶氧常在 2~3 mg/L 徘徊,而流水區因氣液交換頻繁,溶氧可輕松維持 5 mg/L 以上。魚鰓“呼吸”順暢,攝食欲望自然高。所以,高溫天氣的活水區的魚更好釣。
夏季高溫天野釣鯽鯉時判斷深淺的技巧
四、陰涼處魚多。夏季陽光直射水面,表層水溫可達30 ℃以上。橋下、樹蔭遮掉太陽,水溫能低2~4 ℃,鯽鯉剛好處于它們最愜意區間。陰影區水面蒸發減弱,水體溫差小,溶氧不易流失;再加上橋下常有風洞效應,微流不斷,溶氧比明水高1~2 mg/L,魚鰓“呼吸”更順暢。樹的落葉、昆蟲落進陰影區,形成持續的食物鏈;同時陰影降低魚的視覺暴露,安全感翻倍。
夏季高溫天野釣鯽鯉時判斷深淺的技巧
綜上所述,就是夏季高溫天野釣鯽鯉時判斷深淺的技巧。夏季野釣鯽魚時,窩料里可以添加穿云鯽、魚多巴和魚安素;夏季野釣鯉魚時,窩料里可以添加多巴酒、魚多巴和魚安素。作用是提高窩料的誘魚、促食和留魚效果,非常好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