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開出“定心丸”:規范治療+良好心態是關鍵
“早期乳腺癌大部分是可以治愈的,即便出現了復發和轉移,經過規范、合理、個體化的綜合治療,也可以顯著地減輕癥狀,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命?!?0月12日,在江蘇省腫瘤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舉辦的“共繪‘她’精彩 回歸‘她’自在”乳腺癌患者關愛活動上,該院腫瘤內科乳腺癌專家張莉莉主任醫師給廣大乳腺癌患者吃了一顆“定心丸”。同時,她也強調,調整心態,回歸正常的工作、生活對康復大有裨益。
不規范治療,老奶奶7年后出現骨轉移
作為乳腺癌內科治療的專家,張莉莉的患者中,晚期患者占比更高,相較于早期患者,晚期患者的治療難度更大。對此,張莉莉表示,重視乳腺癌的早期篩查至關重要。在早發現的基礎上,接受規范、合理的個性化治療,是提高治愈率的關鍵。
但是,有的患者因種種原因未能接受規范治療。80歲的趙奶奶(化姓)就曾經是一位“不聽話”的患者,在活動現場,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誡病友,一定要規范治療。2007年,趙奶奶查出了乳腺癌,接受了保乳手術和6個療程的化療。按照規范治療的要求,她術后還需要放療,但是,趙奶奶擔心乳腺癌在左側放療對心臟不利,堅決不肯放療;分子分型為內分泌型的她,術后需要接受內分泌治療,吃了兩三個月內分泌藥,她覺得骨頭疼,于是又自作主張把藥停了?!爱敃r感覺自己好得很。”但是,7年后,趙奶奶因胸骨疼確診為骨轉移,這時,她才意識到轉移和之前的不聽話脫不了關系。復發后的趙奶奶成了張莉莉主任的病人,至今已有10年,治療期間,對于張莉莉的醫囑,她100%執行,如今已經80歲的她和老伴過著幸福的晚年生活。
對于需要長期接受內分泌治療的患者,張莉莉在首診時總是會很鄭重地告知,內分泌治療和手術、化療同等重要,治療后雌激素的降低可能會出現潮熱、失眠等癥狀,但是大多數患者是可以適應的。對于部分癥狀特別嚴重的患者,還可以調整治療方案。“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患者有心理預期,不要輕易停藥,從而影響治療效果。”
勇敢接納,80后女博士活得更輕松了
80后博士陳女士(化姓)是一位高校老師,她在活動現場分享了自己患上乳腺癌后勇敢地接納和面對現實的心路歷程?!霸浀奈?,背負著全家人的希望,不允許自己不優秀,極度透支身心健康。父母對我的控制欲也很強,我不能對他們說不,也不能發脾氣……”
“癌癥從某種程度上拯救了我?!标惻空J為,患上乳腺癌后,讓她看清了自己能力的邊界,生活的重心,以及前半生所受的創傷。雖然,手術給身體留下了無法抹去的疤痕,但這道疤痕時刻提醒著她,不要再努力去夠自己夠不到的邊界。如今的她,活得更自在了,擁有了更輕松自然的心靈狀態,也敢于說“不”了。
病友和專家互動
心態重要,抑郁或可增加乳腺癌死亡風險
張莉莉表示,在乳腺癌的康復中,心態的重要性不可小覷。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在乳腺癌診斷后的第1年,抑郁和焦慮的患者數量高達50%,第2年降至25%,之后逐漸下降,在第5年達到15%。一項2022年的研究發現,抑郁與癌癥患者的死亡率增加和總體預后較差相關。抑郁癥狀使癌癥患者的死亡率增加39%,即使是輕微的抑郁癥狀也可能增加25%的風險。這表明心理健康在癌癥患者的治療和康復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張莉莉提醒,患者可以通過以下方法緩解對疾病的焦慮:了解乳腺癌,學習關于乳腺癌的知識,包括診斷、治療選擇和預期結果,知識可以減少不確定感,并有助于更好地參與治療決策;尋求情感支持,與你的親朋好友分享你的感受和需求,也可以考慮參加癌癥支持小組,與其他患者分享經驗,這有助于消除孤獨感并提供理解和共鳴;學會有效地處理情緒,運用情緒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放松練習,來減少焦慮和緊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