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裸露與惡心并存,重口味的視覺盛宴
《某種物質》(The Substance)無疑是2024年度最瘋狂、最重口味的恐怖電影之一。
它將裸體、血漿、怪物與生理惡心的場景巧妙結合,打造了一場生理與心理雙重摧殘的視聽盛宴。
影片的視覺沖擊力堪比《變蠅人》和《怪形》,它呈現了無數令人毛骨悚然的變形與分裂鏡頭。光是義體與假血漿的運用,便足以令觀眾心生不適。
這部電影毫不避諱地展示女性裸體,尤其是其中大量的抖臀特寫,似乎在刻意挑逗觀眾的感官。
起初,這種視覺上的過度展示讓觀眾感到困惑甚至不適,但隨著劇情的深入,這些鏡頭變得令人作嘔——從美麗的身體到惡心的血肉分離
從性感的妖嬈到怪物般的異化,導演科拉莉·法爾雅一步步引導觀眾走進身體恐怖(body horror)的深淵。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你仿佛能感受到人物對身體的焦慮和痛苦,這種焦慮從皮膚滲入骨髓,直到影片的最后一刻
仿佛你自身也被拉進了這場瘋狂的夢魘之中。無論是被肢解的身體,還是從眼眶中掉出的器官,電影中的一切都沖擊著生理極限。
第二部分:導演與淵源,血腥視覺下的深厚傳統
導演科拉莉·法爾雅作為法國新銳電影人,在其作品中融合了大量邪典電影的元素。
她的處女作《復仇戰姬》已經充分展現了她對暴力美學和性別話題的深刻理解。延續著這一風格,《某種物質》在視覺表現和敘事上進一步突破了極限。
影片明顯受到了美國恐怖片大師的影響。可以輕易從中捕捉到約翰·卡朋特的《怪形》
大衛·柯南伯格的《變蠅人》以及布萊恩·德·帕爾瑪《魔女嘉莉》的影子,尤其是那些扭曲、變形的身體場景,直接致敬了《怪形》中的經典片段。
大衛·林奇的《象人》也深深影響了影片中的怪物設計,法爾雅將這些經典邪典電影的元素融入了現代的娛樂工業批判和對身體美學的反思。
影片不僅在視覺上致敬了好萊塢和邪典電影,還在故事結構上汲取了經典好萊塢的脈絡。
電影的設定——通過注射“某種物質”讓你獲得更年輕、更完美的自我——讓人聯想到《道林·格雷的畫像》中的永恒青春與墮落,而對于衰老與欲望的探討則帶有《彗星美人》中對好萊塢明星隕落的隱喻。
第三部分:幕后的瘋狂與細節,趣味滿滿的血腥創作
《某種物質》背后有許多趣味橫生的幕后故事。首先,影片中的全裸鏡頭不是由演員本人直接出演,并且每個裸體鏡頭導演力求完美經常要拍十幾次。
年輕版女主角瑪格麗特·庫里在拍攝過程中使用了由法國藝術家Pierre Olivier Persin設計的假體,而這些義體精細到令人難辨真假。
《權力的游戲》里面經典的異鬼的形象就是出自于這位藝術家之手
電影中黛米·摩爾飾演年老版女主,她在拍攝全裸鏡頭時深感心理壓力,尤其是在拍攝那段照鏡子的全裸戲時,她多次表示不適,甚至有些鏡頭要拍上十幾遍。
電影的靈感不僅來自于《道林·格雷的畫像》和《象人》,還受到了《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形象的啟發。
導演希望通過怪物與美麗身體的對比,來展示人類對于美的執念和追求。影片中的怪物設計極具象征意義,它不僅表現了身體的衰敗,還象征了人類對美的扭曲理解。
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影片最后的血漿爆發場景。導演為了追求最逼真的效果,在最后一場戲中使用了驚人的36000加侖假血漿,創造了影史上的新紀錄。
血漿的噴涌與人物的內心崩潰交織在一起,將觀眾徹底帶入了視覺和心理的極限。
雖然影片收獲了第77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編劇獎,但觀眾對其劇本的爭議并未停止。
部分觀眾認為影片過度關注視覺震撼,而忽略了情節深度,尤其是對于女性角色的刻畫,顯得單薄且缺乏真正的心理聯系。
盡管如此,影片依舊憑借其前衛、癲狂的視覺風格和大膽的敘事手法在恐怖片領域占據了一席之地。
總結:一場不容錯過的癲狂夢魘
《某種物質》是那種讓你看了后胃里翻騰,但又忍不住繼續觀看的電影。
它通過極端的身體變形、血漿橫飛的暴力場景,以及對女性身體的扭曲展示,讓觀眾陷入深深的生理和心理惡心。
影片不僅僅是在展示恐怖,更是在探討關于欲望、身體和自我認同的復雜議題。
這部影片的重口味和生理惡心可能會讓一些觀眾難以承受,但如果你喜歡極端的視覺體驗,渴望探索人類身體與欲望的極限,那么《某種物質》絕對是一部不容錯過的年度恐怖電影
正如導演科拉莉·法爾雅所說:“這不僅是關于身體的毀滅,也是關于欲望如何毀滅自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