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廣州跳樓女孩留下的遺書,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內容讓人唏噓。
在這封遺書中,女孩提到了繁重的學習壓力,現實的家庭狀況,母親對自己的抱怨。通篇充滿了疲憊、無力和絕望。最讓人難過的是,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女孩還是叮囑媽媽“手機不要看太晚,要早睡早起”,懂事到讓人心疼。
最近幾年,出現類似情況,走極端的孩子越來越多。
為什么坐在一同個教室讀書,別的孩子不崩潰?
為什么這么好的生活條件,物質生活,還動不動就抑郁?
為什么這些孩子一天到晚怪學校,怪家長,卻從來不反思反思自己是不是太矯情?
為什么他們不找老師,找家長幫忙,而是選擇走極端,怎么這么脆弱?
面對走極端的孩子,我們有太多太多的疑問。
中科院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輕度抑郁17.2%,重度抑郁為7.4%。四年過去了,這個數字只增不減。
實際上,每一個抑郁,有極端傾向的孩子,都在不斷地向外界求助,找家人幫忙,想抓住任何一
絲的希望。然而不幸的是,父母不僅沒有解救孩子,往往還成為了壓倒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讓他對人生充滿了深深的絕望。
尤其是這幾種家庭,很容易將孩子推向崩潰的深淵。
喜歡教孩子“要懂事”的家庭
女孩在遺書中最讓人難過的一句話是“媽媽,你經常說我用了你太多錢,要是沒有我,你不會變成現在這樣。對不起媽媽,都是我的錯。”
到了最后一刻,這個懂事的孩子還在責怪自己,痛恨自己成為媽媽的負累,認為自己的離去可以為媽媽止損,讓媽媽過得輕松快樂。
《奇葩說》選手肖驍曾這樣評價懂事:“你們別覺得懂事是一個褒義詞,人為什么懂事?是因為環境所迫,沒有別的選擇,他必須懂事。他最好不向我提任何能力范圍以外的要求,他懂事!所以呢,別人家三口是和和美美幸福美滿的一家子,我們家是無比懂事的一家子。”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懂事的孩子快樂嗎?”4000多條回答中,大部分的回答都是“不快樂”。
其實,要求孩子懂事的父母最自私,他們不在乎孩子是誰,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只關心自己的感受,他們會主動忽視孩子的需求與表達,強制孩子順從自己的意愿和要求。
而過于懂事的孩子就會犧牲自己的內在渴望和需要,取悅父母,取悅他人,唯獨忘了自己。懂事就是一個不斷消耗能量的黑洞,一點點吸干孩子的生命力。
喜歡對孩子道德綁架的家庭
喜歡道德綁架的父母是最偽善的。
“我每天這么辛苦都是為了你啊!”“我生病了都不敢請假,就是為了讓你衣食無憂啊!”“媽媽不舍得吃,你吃才能有好身體啊!”
喜歡道德綁架的父母總是不斷和孩子強調自己的犧牲,對孩子賣慘,強調自己的付出,通過各種洗腦給孩子施加壓力,要求孩子懂得感恩,自覺努力。
被道德綁架的孩子一生都不快樂,他們的精神力量已經被父母架空,認為自己就是父母的負擔,他們活得小心翼翼,戰戰兢兢,生怕自己會傷害到父母。
父母一層又一層地給孩子綁上道德的枷鎖,孩子被一根又一根稻草壓彎了腰,最終只能換來悲劇的結果。
把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的家庭
把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的父母是最沒出息的。
可能自己就是普通大學畢業,卻要求孩子考上985、211,甚至是清華北大,每天逼著孩子學習;
自己英語都說不流利,卻要求孩子英語滿分,否則非打即罵;
自己沒能力賺錢,卻要求孩子將來年薪百萬,打好算盤要做富一代的爹;
他們每天得過且過地混日子,卻時刻要求孩子要努力,要爭氣。他們自己沒什么能力,卻對孩子的人生指手畫腳,有著天花板級別的要求。
在這樣家庭中長大孩子壓力巨大,他們努力,進取,因為他們擔心自己讓父母失望;他們內心脆弱,經不起風雨,一點小問題,一個小錯誤就會將他們摧垮。
家,在孩子心里應該是最溫暖,最柔軟的,而不是沒有一絲溫暖的冰窖。
家,是幫助孩子紓解壓力,釋放情緒,為孩子各方面托底的天堂,而不是把孩子榨干的地獄。
其實,現在的孩子已經很不容易了。早上7點到校,晚上10點回家,一天超過12個小時在學校,一刻不停在學習。
朋友家的孩子上初二,國慶假期光卷子就發了50多張。每天都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打卡上交,整整七天,一直坐在書桌前奮筆疾書。
別看中考出題越來越簡單,但是分數越卷越高,2024年中考結束后,多地的蘑菇云分數排布圖讓家長們更加瘋狂了,現在對孩子的要求不僅僅要努力滿分,還要保證每科拔尖。
一到假期,小區里根本看不到10歲以上孩子的身影,因為一大早他們就坐在各大補習班中了。朝八晚九的假期太普遍了。
父母再累,辛苦工作后還有錢賺,孩子們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所有的努力付之東流;
父母996,孩子007;
父母還能讓自己玩玩手機,看看電影,逛逛街讓自己放松一下,孩子只能分秒必爭地努力努力再努力。
最可怕的是,在這個學歷不值錢的時代,大學畢業即失業,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迷茫“我努力學習到底是為了什么”,看不到希望的努力讓人絕望。
當孩子已經被學習壓彎了腰,我們還會再往他的身上加重砝碼,告訴孩子“沒事兒!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
所有人直盯著成績,沒有人看到孩子的心理已經病了。
有一位心理博主寫到“在未成年人抑郁癥的病因里,永遠有中式家長不可撼動的位置,所有人都知道,只有他們本人不知道”。
孩子不會自我調節,也不像大人一樣有多種發泄渠道,大部分孩子只能將壓力和痛苦壓抑在心里。日積月累下,就會導致孩子焦慮,緊張,憂傷,甚至開始自暴自棄。
父母不能只做家庭經濟的頂梁柱,更要做孩子的精神支柱,給孩子提供情緒價值,幫助孩子渡過一個又一個人生的難關。
心中有底氣,身后有支持的孩子,才不會被任何困難打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