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有個“皮格馬利翁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羅森塔爾從一所小學每個年級里隨機挑選了3個班級,宣傳對這些班級的學生進行了一次“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但實際該測驗并不是考察學生知識水平和智力水平。
接著,他又從中挑選一些學生制作成“最具備發展潛力學生”名單,給每個班上都發放了這份“班上最具備發展潛力”的學生名單。
并且囑咐老師,不要告訴孩子,只能他們自己知道。
8個月后, 羅森塔爾驚奇的發現,凡是列入名單的孩子, 考試成績都有了顯著的提高,而且性格變得更外向,自信心和求知欲都更強了。
羅森塔爾認為,可能是研究者的“謊言”對教師產生了暗示,影響了教師對名單上學生的能力評價。
當教師發自內心地相信這些孩子未來不凡,孩子們也會強烈地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喜愛和期望,變得更加自信,從而在各方面有了異乎尋常的進步。
這個效應也叫“期待效應”。
育兒方法千千萬,但“期待效應”確實超實用、有很簡單的。
因為它只需要你真誠的去贊美孩子,就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朝你所期望的方向發展。
哈佛碩士何亮說:優秀的孩子不是逼出來的,都是家長套路出來的。
意大利著名歌劇家恩瑞哥·卡羅素8歲的時候被老師說:“ 你五音不全,不適合唱歌。”
但媽媽告訴他:“ 你很有音樂天賦啊,今天唱得比昨天好,你將來一定會成為歌唱家。”
最后,他真的成了歌唱家。
看見孩子,發現孩子的優點,幫助孩子找到自我價值感,是家庭教育的意義所在。
但夸孩子你真的會嗎?
很多家長拍著胸脯說:夸人誰還不會。我家孩子我一天夸他N遍:“你真棒”。
那有效果嗎?好像效果不大,為啥呀?
因為夸錯了呀!夸孩子可不是簡單的“你真棒”就行了,想知道怎么正確夸孩子,收藏文章往下看。
夸孩子有技巧,這4點要記牢。
1、贊美越具體越有效
《怎么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一書中提過,贊美孩子有效的方式是描述性贊美。
你真棒,你真厲害都是一些空泛的點評性話語,不具體,還容易讓孩子產生“聽覺疲勞”,導致出現夸和不夸沒啥區別。
有效的贊美=贊美的語氣+你看到的+你感受到的。
- 夸孩子具體行為:“今天鬧鐘一響你就起來了,媽媽都有點佩服你。”
- 復述夸細節:“老師說,今天有同學摔倒了,是你送他去的醫務室?”
- 從感受出發:“放學回來你就乖乖寫作業,媽媽很欣慰。”
2、肯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聰明
不要總是夸孩子聰明,讓孩子產生“好的結果”=“自己聰明”的想法。
這樣當遇到挫折時,孩子特別不能接受,甚至會開始欺騙或者說謊來維持自己聰明。
經常肯定孩子努力則不同,努力是掌握在孩子自己手里的,他會知道通過努力可以提升能力。
夸孩子可以改變的,而不是那些先天的,孩子無能為力的。
3、及時給予夸贊
過期的夸贊可沒什么用,父母及時的肯定才是孩子前進的動力。
要做到及時贊美,父母就要多從生活中觀察孩子的動態,即使是細小的進步,也不要錯過喔。
4、贊美要真誠
敷衍式贊美不僅沒有效果,還有負面影響,因為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好在哪?
過度夸贊會讓孩子有點“飄”,覺得自己做啥都很厲害,事實并非如此,導致孩子自我認知不準確。
夸孩子很簡單,但夸好卻要用心,你學到了嗎?
高質量的夸獎勝過低質量的陪伴,如何充分利用好“期待效應”,讓孩子更優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